《逸周书•世俘解第四十》略议

何焱林

余读《逸周书》,觉其纪武王事之时日,反较纪文王时事杂乱舛错,今以《世俘解》为例,略议之。

世俘者,大俘也,大量俘获人及物也。

《世俘解》为武王克殷后还丰,献周军俘获事。下以粗体字引书原文。

维四月乙未日,武王成辟,四方通殷命有国。

辟者天子也,武王成天下共主,向四方通告,克殷命而有国。

此节清儒、近人议论甚多,有两人之说可一及。

刘师培云:维四月乙未日,案是年即《三统历》所云“伐纣之年也”,即文王受命十三年,武王即位之四年,距入甲申统五百二十一年,……。

何按:伐纣之年为文王受命之十三年,武王即位之四年,是。刘歆三统历甚粗疏,三统之说属臆想。

潘振云:首节用夏正,四月,正阳之月也,《纲鉴》是年为己卯十三年。

潘振称首节四月用夏正,若然,惟一月丙辰旁生魄,若翼日丁巳,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纣等,又用何正?岂有同一年,一个月用夏正,一个月用周正?周正五月,夏正之三月,有先过五月,后过四月之事?

《诗·豳风》,四至十月,周历与夏历同时同名,十一月称一之日,即十一月之日,十二月称二之日,三之日即十三月之日,夏历一月之日,四之日即十四月之日,夏历二月之日,三月则称蚕月,与夏历之物候同。既“夏数得天,百王所同”(《逸周书·周月》),则夏商周以至百代,皆用夏正。

前1122,前1062,前1002三个己卯年中,夏历四月有乙未者,惟前1122年四月初五乙未,与今人所拟武王伐纣年时不类。

惟一月丙辰旁生魄,若翼日丁巳,王乃步至于周,征伐商王纣。

卢文弨改丙辰为丙午,丁巳为丁未。卢云:旧丙午作丙辰,丁未作丁巳,今从丙午十六日,数至二月五日,甲子方合。

何按:卢说不合《书·武成》,不合《班志》“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至周,于征伐商。”而将伐商出师日期推迟至月中。

若望为十五,生魄十六,旁生魄十七,非十六。丙午为十六,一月大,自丙午数至甲子为初四,非初五;一月小,从丙午数至甲子方初五,诸家未说一月大小,不足论。

丁未至戊午十二日,师日行三十里,见于《诗经》。自周至孟津九百余里,如何“既戊午,师逾孟津?”此节及卢释并误。

陈逢衡说:汉《律历志》引《周书·武成》篇:“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

又引《武成篇》:“粤若来二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惟今本世俘解壬辰讹作丙辰,癸巳讹作丁巳。兹特据以改正,则非第与三统合,而于书《武成》时日,亦无不水乳也。

何按:陈引非原著,《班志》为:“至庚辰,二月朔日也。四日癸亥,至牧野,夜陈,甲子昧爽而合矣。故外传曰:王以二月癸亥夜陈。故《武成篇》曰:粤若来三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汉书》又曰:“在周二月己丑晦,明日闰月庚寅朔,三月二日庚申惊蛰。”数至初五,的是甲子。

但这是一段天书,二月癸亥夜陈,经闰二月,再经三月癸亥,已六十一日矣,周军不待人杀,早成饿殍。

今人多以武王伐商,在前1100年至前1000年间,且二月己丑晦,唯前1070(辛未)年,用夏历推合;前1044(丁酉)年,用周历推部分合。

今以元《授时历》推。授时历以元至元18辛巳(公元1281)年11(庚子)月癸亥(3时05分,合0.12845日)朔,推历时,多以0时作朔;初二(甲子7时39分,合1.31875日)冬至。

一、用夏正推前1070(辛未)年伐商:

公元一年亦作0年,有1280+1070=2350,

推辛未年冬至:

-2350×5.2422+206×60=40.83,

离癸亥数40,得癸卯冬至。

-2350×10.87512+866×29.53059+1.31875

=18.27769,

得辛未年11月18日癸卯冬至。自癸卯上数18,得丙戌朔,是年无闰。

推正月朔:

-(2350×12+[2350×10.87512/29.53059]+1+10)×

29.53059

=-(28200+866+10)×29.53059=-858631.43484,

加14311旬周求差,得28.56516,离癸卯数28,得13时34分辛未年朔旦辛卯,初二壬辰,初三癸巳。

求辛未年夏历二月朔:

上式圆括号内10换为9,得

-858601.90425,加14311旬周求差,得58.09575,得二月朔辛酉,初四甲子。辛卯至辛酉三十天,正月大。

上式圆括号内10换成8,得-858572.37366,加14310旬周求差,得27.62734,离癸亥数27,得三月朔庚寅,二月晦己丑,合于《汉书》所说。

上式圆括号内以7换10,得-858542.84307,

-858542.84307+14310×60=57.15693,离癸亥数57,得庚申4月朔。

《尚书·武成》:“厥四月哉生明。”哉生明者,月始生光,初三壬戌。

《尚书·武成》:“丁未,祀于周庙。……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

庚申至丁未,四十八日,四月无丁未。推5月朔:

前式圆括号内以6换10,有

-(28200+866+6)29.53059+14309×60=26.68752。

离癸亥数26,得5月朔己丑。己丑至丁未为19日,越三日为己酉21,庚戌22讹。合于新朝建立,料理诸多事务之需。

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

孔晁以“朔后为死魄”,朔后皆为死魄,既死魄何日?从何日越五日甲子?

潘振云:“甲子,周二月五日也,死魄,晦也。”《班志》:“惟一月壬辰旁死魄”初一耶?如是,既死魄复何日?这一节用语混乱。

现以周历推:

周历唯前1044(丁酉)为周伐商之年,部分合。

丁酉年周历元月在上年丙申(前1045)年,距元至元辛巳为

1280+1045=2325(年),

-2325×5.2422+204×60=51.885,

离癸亥数51,得甲寅冬至。

-2325×10.87512=-25284.654,

加857朔实求差,得23.06163,加至元冬至之1.31875,得24.38038,冬至为元月24日甲寅,上数24,得丁酉朔旦辛卯。

推二月朔:

-(2325×12+[2325×10.87512/29.53059])29.53059

=-28756×29.53059,加14154旬周求差,得58.35396,离癸亥数58,得辛酉二月朔。初四甲子。辛卯至辛酉30日,一月大。孔安国称二月甲子初四,的是。《逸周书》及刘歆称甲子初五,误;清儒持此论者皆误。

推三月朔:

-(2325×12+855)29.53059+14153×60=27.88455,得庚寅三月朔,二月晦己丑。前1100年至前1000年,周历唯此己丑在所设限内。

推四月朔:

-(2325×12+854)29.53059+14153×60=57.41514,离癸亥数57,得庚申4月朔。此月内无乙未。

推五月朔:

-(2325×12+853)29.53059+60×14152=26.94573,离癸亥数26,得己丑五月朔。四月朔至己丑29日,四月小。由己丑数至乙未为为五月初七。

为使乙未在四月,昔人加了一个闰二月,前议古历闰十三月,择月而闰是太初历后事。周初不可能闰二月。

自己丑数至丁未,五月十九。越三日二十一己酉。

《书·武成》:“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此四月,及周四月,皆无乙未,周历加了闰二月,四月实五月,初三方归,初七即登天子位,成辟。立国之仪,太过简单。此乙未可能为丁未之误,二字形相近。也与丁未一样,皆出四月,入五月,这是古人之一种叙事法,只连续言甲子,不标月,如牧誓:“时甲子昧爽”。无何月甲子。

如是,《世俘解》亦用夏历。

清冯山公《解舂集·答阎百诗》:“今观世俘篇: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云云,次丁卯,次戊辰,次壬申,次辛巳,次甲申,次辛亥,次壬子、癸丑、甲寅、乙卯,自二月庚申朔数至乙卯,已五十六日,不冠以闰二月,而下即云:“时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武王朝至,燎于周”,且中间复说尅纣、命伐时日如庚子、乙巳,不标以月,夾杂非体。今断以庚子、乙巳二条移在甲申后,则上下文义一贯,时日俱不误。

至谓自二月庚辰朔,数至乙卯已五十六日,不冠以闰二月,此则古史体本如此也,三代以前俱不纪闰月,则此闰二月即蒙前二月数下,故得有五十六日之多。

何按:冯所列庚子、乙巳等,皆《世俘解》中武王等行事之时日。前叙古历闰十三月,无择月而闰者。冯所谓闰二月,亦属想当然。

《尚书·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

“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

用夏历及周历推《武成》之叙,皆合。但周历不合《洛诰》,不合周初明嚣姚簋铭文。见伐商纪事,不用周历,全用夏历。

《逸周书·周月》:“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夏数得天,百王所同。”

“至于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夏焉。”陈逢衡曰,徐发曰:“此尤见改正不改月之明证也。”

改正不改月何谓?夏正之11月仍称11月,周则称11朋为岁首,过大年?

《班志》:“惟一月壬辰旁死魄。”潘振云:“甲子,周二月五日也。” 如是,周一月,周二月,又当何说?

《周月》有“闰无中气”,“亦越我周王致伐于商,改正易械,以垂三统”等说。

“三统”二字,见于《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此为元王四世孙刘向谏汉成帝语。向子歆有三统历之著,见《逸周书》此篇成于西汉末年,或经西汉人染指。

《克殷解》《世俘解》等,未必成于西周,其杂乱舛错,或经后人染指所致。

(0)

相关推荐

  • 揭露真相:关于武王伐纣的甲子日

    当今虎头蛇尾的"豆腐渣历史工程",出台正好二十年,他们不但将伐纣年搞错,而且把武王伐纣的二月甲子日也弄错,自以为是地定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工程"天 ...

  • 《逸周书·卷七·官人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七·官人解 王曰:"呜呼,大师,朕维民务官,论用有征,观诚考言,视声观色,观隐揆德,可得闻乎?" 周公曰:"亦有六征.呜呼,乃齐以揆之.一曰富贵者观其有礼施,贫贱者观其 ...

  • 《逸周书·卷五·大戒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五·大戒解 维正月,既生魄,王访于周公曰:"呜呼,朕闻维时兆厥工,非不显,朕实不明.维士非不务,而不得助,大则骄,小则慑,慑谋不极.予重位与轻服.非其得福厚用遗.庸止生隙,庸行信贰,众辑群 ...

  • 《逸周书·卷三·宝典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三·宝典解 维王三祀二月丙辰朔,王在鄗,召周公旦曰:"呜呼,敬哉!朕闻曰:何修非躬,躬有四位.九德.何择非人,人有十奸.何一本谋,谋有十散,不圉我哉.何慎非言,言有三信,信以生宝,宝以贵物 ...

  • 《逸周书·卷三·文传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三·文传解 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在鄗召太子发曰:"呜呼!我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我所守,传之子孙.吾厚德而广惠,忠信而志爱,人君之行.不为骄侈,不为泰靡,不淫于美,括柱茅茨,为民爱 ...

  • 《逸周书·卷二·允文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二·允文解 思静振胜,允文维记.昭告周行,维旌所在.收武释贿,无迁厥里,官校属职,因其百吏.公货少多,振赐穷士,救瘠补病,赋均田布.命夫复服,用损忧耻,孤寡无告,获厚咸喜.咸问外戚,书其所在,迁同氏 ...

  • 《逸周书·太子晋解》篇性质探讨

    <逸周书·太子晋解>篇性质探讨 [摘要]<太子晋解>作为<逸周书>中特殊的一篇,受到学界普遍关注,但其性质值得探讨.首先,<太子晋解>虽然存在与赋体相类 ...

  • 《逸周书·谥法解》

    Moon.Hoo 2014-03-16 14:40:10 <逸周书·谥法解> 转自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E8%B0%A5%E5%8F%B7 (以 ...

  • 逸周书命训解第二

    命训解第二 [题解] 命训,关于天命的训教,民之大命乃天所生成,明王当顺天命以牧万民. 天生民而成大命,命司德正之以祸扶.立明王以顺之,曰大命有常,小命日成,成则敬,有常则广,广以敬命则度至于极.夫司 ...

  • 逸周书度训解第一

    [题解] 度训,是对法度的解说. 天生民而制其度,度小大以整,权轻重以极,明本末以立中.立中以补损,补损以知足.爵以明等极,极以正民,正中外以成命.正上下以顺政.自迩弥兴自远,远迩备极终也.明王是以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