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歌诀详解——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伤寒论》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歌诀总括】

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可以治疗外感热病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病及其同证异病的多种病证,是和解少阳治法的代表方剂。全方药物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歌诀详解】

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主方。少阳病为足少阳胆经受邪,少阳经位于半表半里,外临太阳而内近阳明,为表邪传里的枢纽。邪在少阳,“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因此治疗要采用和解的办法。既要透解半表之邪,又要清泄半里之邪,还要防邪深入。

小柴胡汤证的病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邪聚少阳,经气不利;一是胆气犯胃,胃失和降。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邪气内扰,正气奋起抗邪,欲祛邪外出,邪正相争即发热;正不胜邪,正气退缩即畏寒。如此正邪交攻,往来交作,形成了往来寒热这一特征性热型症状。胆经经气不利,郁而化热,故见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脉弦;胆气犯胃,则见不欲饮食、喜呕;胆郁及肝,肝气不疏,则神情默默。从小柴胡汤证的主治证候来看,它属于邪聚少阳这个特殊病位,引起脏腑之间关系失调。治疗时应从和解少阳、调和胆胃立法。

方中柴胡为少阳之专药,清轻升散以透达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黄芩苦寒可清泄少阳半里之郁热,又能清泄胆火。针对胆火上犯,胆热犯胃,与柴胡相配,一散一清,清透并用,外解半表之邪,内清半里之热,共同疏解少阳之邪,为和解少阳的代表药对。半夏、生姜调理胃气,降逆止呕。人参、大枣和甘草,和营卫,益胃气,生津液,扶助正气。一方面可扶正以助祛邪,另一方面可防止邪气入里。邪气犯表,如果正气充沛,邪气当从表而解。此时邪气得以内传少阳,实际上反映出正气或多或少的不足。因此,全方祛邪扶正药物相互配伍,但以祛邪为主。除伤寒少阳证外,本方还可以治疗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若妇人感受风热或风寒之邪,正值月经来潮或月经将净,或产后失血,血海空虚,外邪余热乘虚而入,与正气相搏于血室,亦可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等少阳证。故可以采用小柴胡汤透邪清热,兼和正气。此外,疟疾、黄疸等其他病证,属邪聚少阳者,均可灵活运用小柴胡汤加以治疗。

【应用点睛】

小柴胡汤应用广泛,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神经等各科,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等能够反映出邪在半表半里,或胆热犯胃病机的,均可加减适用,即所谓“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

小柴胡汤

《伤寒论》

【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三两,炙(9g)半夏半升,洗(9g)生姜三两,切(9g)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伤寒邪犯少阳,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故往来寒热;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而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两者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原方“去滓再煎”,使药性更为醇和,药汤之量更少,减少了汤液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致呕。

小柴胡汤为和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却,胃气调和所致。正如《伤寒论》所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若少阳病证经误治损伤正气,或患者素体正气不足,服用本方,亦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而汗出的“战汗”现象,属正胜邪却之征。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临床上只要抓住前四者中的一二主证,便可用本方治疗,不必待其证候悉具。正如《伤寒论》所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2.加减变化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于胸,去半夏、人参,加瓜蒌清热理气宽胸;渴者,是热伤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腹中痛,是肝气乘脾,宜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胁下痞硬,是气滞痰郁,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气凌心,宜去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不渴,外有微热,是表邪仍在,宜去人参,加桂枝解表;咳者,是素有肺寒留饮,宜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4.使用注意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禁用。

(0)

相关推荐

  • 半夏泻心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半夏泻心汤 [組成]半夏9克,黄芩6克,干姜6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黄连3克,大枣12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方歌速记歌诀] 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枣草人参行: 辛苦 ...

  • ​方剂歌诀详解——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  <道藏> 天王补心柏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  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歌诀总括] 天王补心丹能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症见心悸失眠.虚烦神 ...

  • 方剂歌诀详解——真人养脏汤

    真人养脏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真人养脏诃粟壳,肉蔻当归桂木香, 术芍参甘为涩剂,脱肛久痢早煎尝.  [歌诀总括]  真人养脏汤能涩肠固脱.温补脾肾,主治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症见滑脱 ...

  • 方剂歌诀详解——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歌诀总括] 陶节庵所作柴葛解肌汤,用以治疗外邪侵犯三阳经表,恶寒渐轻,热势增重的病证.方中含有柴胡.葛根 ...

  • 方剂歌诀详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 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宣泄此法良. [歌诀总括] 麻杏甘石汤由麻黄.石膏.杏仁和炙甘草四味药组成,用于治疗肺热壅盛引起的气逆喘急,它所体现的辛凉 ...

  • 方剂歌诀详解——桑菊饮

    <温病条辨>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歌诀总括] 桑菊饮由桑叶.菊花.桔梗.杏仁.连翘.芦根.甘草.薄荷组成,均为轻清疏散之品,主治外感风温引 ...

  • 方剂歌诀详解——银翘散

    <温病条辨> 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外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歌诀总括] 银翘散由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薄荷.淡豆豉.甘草 ...

  • 方剂歌诀详解——小青龙汤

    <伤寒论>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歌诀总括] 小青龙汤能治疗痰饮.水饮病,对由饮邪引起的咳喘.呕吐.口渴.下利等都有治疗作用,全方药物由干姜 ...

  • 方剂歌诀详解——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益姜葱, 阳虚气弱人禁用,加减临时在变通. [歌诀总括] 九味羌活汤由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川芎.黄芩.生地 ...

  • 方剂歌诀详解——桂枝汤

    <伤寒论>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歌诀总括]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和炙甘草五味药组成,为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代表方剂.全方以解肌发表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