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白瓷高清欣赏,值得收藏!
德化白瓷的烧制成功,除了当时的瓷工艺人能恰到好处地掌握火焰气氛外,与瓷土原料有着密切的关系:定窑白瓷是用氧化铝含量较高的粘土烧制的,粘土含助熔物质少,故瓷胎不够致密,透光度较差。而德化窑白瓷则是用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瓷土制成,瓷土处理极为精细,瓷土内氧化钾含量高达6%,再加上瓷土中含铁、钛等杂质较低,烧成后玻璃相较多,因而瓷胎滑润致密,洁白如玉,透光度特别好。由于胎质细白,加之氧化铁含量极低,氧化钾含量特高的纯白釉,焙烧时又采用中性气氛,德化窑白瓷釉色显得格外纯净,釉面晶莹光亮,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冻玉,美不胜收,超越了以往任何时候任何窑口的白瓷,一跃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
德化陶瓷源远流长,在中国陶瓷历史上曾经书写过辉煌的篇章,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影响。德化陶瓷在中国当代陶瓷发展中,同样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无论在工艺技术和艺术创作设计方面,都有新的提高和拓展,不仅生产了大量优质的日用陶瓷产品,同时创作了许多的艺术陶瓷作品。
德化窑陶瓷不但为国内佛教活动所使用,还远销海外。上田恭辅的《支那陶器时代研究》中说:"福建德化窑生产的手抱婴孩观音塑像,在日本的基督徒中被当作圣母玛利亚的圣像而大受欢迎,其用量之大,几乎达到惊人的程度。"仅明代崇祯十六年七月,由福州输入的瓷器高达2700多件,多为德化白瓷作品,大部分为观音塑像。德化瓷观音是明代德化瓷器的代表作品,以明代大师何朝宗塑渡海观音为最。不过如唐纳利在书中写道,德化的观音像有些没有什么特点,一模一样缺乏表情变化,很明显是成批数千件生产的,价格很便宜,但平均水平还是高的。
德化白瓷是唯 一一个民窑瓷器受到广泛关注的品种,尤其是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在不受到宫廷支持的民窑,德化白瓷不得不说是中国瓷器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白色瓷器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白色审美需要的结果,而中国白瓷的发达除了瓷器生产技术的原因以外,以白为贵、以玉为德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白如玉、温润如玉是中国历代瓷器的重要追求。唐人赞美邢窑白瓷是“如银似雪”,宋人赞美景德镇青白瓷为“饶玉”,“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
德化瓷器是以1300℃—1400℃烧成,具有白度好,光泽度高,热稳定性强,机械强度大,耐温、耐压、耐磨耐腐蚀等白瓷理化特色,还具有釉色纯净温润、致密度高,透光度好等理化特色。它的胎骨细柔坚致,俗称“糯米胎”,带有晶莹的光泽,釉水洁净匀厚与胎骨结合紧密浑然一体,呈色温润如玉、剔透光滑。器体在光线照耀下,可映见指影,叩之声音清悦悠扬,犹如敲击金属,铿然作响。
明代是德化窑陶瓷生产的的巅 峰时期,这个时期,德化瓷器无论是器物造型、烧制技术、产品质量、生产品种、工艺水平、装饰艺术等方面都远在宋元之上,明代的德化白瓷以其材质的独到之处,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备受西方人的青睐,被誉为“中国白”,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塑艺术,被誉为“东方艺术”,将德化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 无 古 人的境界,成为“天下共宝之”的珍品,明代的德化白瓷釉色莹润,胎釉结合紧密,如脂似玉,色调素雅,被称为中国白瓷的代表。特别是道释人物瓷雕,造型逼真,格调高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被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争相收藏。根据考古发掘调查,德化已发现32处明代窑址, 2001年5月由省考古所、市县文物部门对甲杯山窑址进行联合发掘。出土了一大批器型丰富的“中国白”标本和窑具,对明代德化白瓷的鉴赏及其窑口的鉴定和研究,以及外销瓷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实物参考价值。自明代晚期,德化开始生产青花瓷和五彩瓷,特别是青花瓷,汇入中国外销瓷的大潮中,广销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