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知道这些可以挽救

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如何预防?

2020年10月30日-31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CGC)在珠海市召开。此次会上,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卫昌教授以《中国胃癌流行病学趋势及预防策略》为题,全面解析了中国胃癌的诊疗现状以及预防策略。

全球近一半胃癌新发及死亡病例在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升。但是从目前中国肿瘤流行病现状可以看到,恶性肿瘤位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第二位。除了心脑血管疾病以外,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胃癌则是公众健康面临的重大威胁,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TO IARC)在2018年的全球肿瘤流行病学统计数据(GLOBOCAN 2018)中显示,全球的胃癌新发病例接近100万,是全球第五大常见肿瘤以及第三大肿瘤死因。全球近一半胃癌新发及死亡病例在中国,中国成为了胃癌高发国。

2016年发表在癌症顶级杂志CA Cancer J Clin的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胃癌在所有肿瘤中位于第二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我国胃癌所致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占总体的2.1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了很重的疾病负担。

对中国胃癌的流行病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中国胃癌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老龄化等因素,胃癌的新发及死亡病例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胃癌的防治刻不容缓。

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注意了,

胃癌离你并不远

正常胃黏膜到胃癌的组织病理阶段可用“Correa模式”表示,即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开始,发展为萎缩性胃炎、小肠型肠化生、结肠型肠化生、异型增生,最后发展为胃癌。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共同参与、多步骤演变的复杂病理过程,是环境因素、生活因素、宿主因素、Hp感染等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环境因素:地质、饮用水等环境因素可能通过与遗传背景、宿主免疫的交互作用影响胃癌的发生。
生活因素:高盐饮食、腌熏煎烤炸食品、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肥胖等均能导致胃癌的发生。
宿主因素:以下患者患胃癌的风险增加,即患有遗传学弥漫性胃癌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Peutz-Jeghers综合征、Li-Fraumeni综合征,以及免疫缺陷患者。
Hp感染:首份全球基于人群的Hp患病率评价显示,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口感染Hp,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是Hp高感染的国家之一。大量研究证实了幽门螺杆菌在胃癌发生中的致病作用。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归为胃癌的I类致癌物。
年龄因素:大于60岁的老年人发生胃黏膜萎缩的风险更高,胃癌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此外,研究发现,总体上Hp的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46.3% vs 42.7%);成人高于儿童(48.6% vs 32.6%)。

如何预防胃癌?

一级预防策略

1.遗传因素

宿主的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从遗传因素的角度预防胃癌,可行性很低。

2.环境和饮食因素

加强对饮食的宣传教育,避免暴饮暴食、辛辣刺激食物;少吃熏制、腌制、富含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食物;摄入足够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吸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

提倡公筷和分餐制以减少感染Hp机会。

3.治疗Hp感染

相关研究表明根除Hp降低胃癌发生风险。近期,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单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一级亲属有胃癌史的1838例高风险人群,对入组人群采用三联根除Hp方案进行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9.2年。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根除Hp以后,胃癌的累积发生率明显下降。

另一项前瞻性、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纳入470例内镜切除早期胃癌病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对入组人群进行Hp的根除治疗,观察其1年后异时发生率、3年后随访胃体小弯侧腺体萎缩改善程度。结果发现,早期胃癌病史患者通过根除Hp,可降低异时癌的发生,且改善胃萎缩。此外,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也表明,Hp根除可降低东方国家健康人和胃瘤变患者的胃癌发生率,也似乎能降低胃癌的相关死亡率。

可见,根除Hp能促进消化道溃疡愈合并防止其复发,是消化道溃疡病因学和治疗学上的一次革命。此外,抗Hp疫苗也可以有效预防,但目前尚未在人群中开展大规模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根除Hp预防胃癌的最佳时机是在发生胃萎缩、肠化前;因为胃萎缩的发展过程具有“不可逆转点”,因此及时干预是预防癌变的有效手段。

然而,当前Hp根除治疗仍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研究发现,北京、上海地区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持续增加。对此现象,马斯特里赫特V共识(Maastricht V共识)、多伦多共识(Toronto共识)、中国Hp感染共识推荐“铋剂与其他抗生素组合的四联方案”来治疗HP感染。

表1. 推荐的Hp根除四联方案

二级预防策略

胃癌筛查是胃癌的二级预防策略。《2017年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指出,自然人群中推行早期胃癌筛查措施和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精查策略,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可行且高效的途径;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同时可对相对低风险人群采取适合的随访策略,节约医疗资源。

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40岁且符合下列任一条者: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Hp感染者;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表2. 胃癌筛查方法比较

总结

最后,陈卫昌教授总结道,中国的胃癌发生率、死亡率虽呈现下降趋势,但中国仍是胃癌的高发国家,胃癌造成的疾病负担很重。Hp感染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因此预防、治疗Hp感染是关键;此外,胃癌筛查是提高胃癌诊断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途径。中国胃癌防控的实施策略上,基于充分评估Hp根除的效果,可考虑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相结合的模式。
本文审核

陈鑫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常委兼秘书
中国中西医结合内镜协会GERD学组委员兼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
天津市消化质控中心秘书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作者:CGC报道组 莫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