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智永和魏晋笔法的传承:中国笔法真是在唐朝衰落的吗?

中国书法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东西就是笔法。然而中国传统书法中的笔法,往往被我们的先人蒙上了一层颇为神秘的面纱,如果我们不能透过诸多现象来看本质的话,那么笔法就很难让我们认识透彻了。

宋代米芾曾经在《海岳名言》中论及柳公权时候,说:

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

这里既有对柳公权书法的否定,同时也显示了米芾对于当前书法现状的担忧。

米芾认为前朝唐代时期的书法,完全失去了古法的韵味,从而涌现出了一系列“丑怪恶札”的书法家。 我们暂且不谈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可能性,他符不符合事实,单就“笔法”而言,很多人确实认为笔法已经失传了。

只不过笔法失传的时间,并不是米芾说的唐朝,恰恰是宋朝一代。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熟悉中国文化史的人都知道,魏晋时期,王羲之等人在当时魏晋风骨的文化氛围下,逐渐有了初步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自觉,因此,此一时期的艺术趋于繁盛,中国书法真正诞生的起点也在于此。而魏晋时期,二王最为突出的成就是开创了魏晋笔法。

随后,中国书法史上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二王笔法授受谱系,这个谱系显示,魏晋时期的笔法系统,经过智永禅师的传授,终于不再囿于王氏一门子弟,在隋唐等诸位书法家中广为流传。 但是魏晋笔法系统在唐朝末年遭遇了危机。

唐代末期,战乱频仍,随后的五代十国更是互相交战,文化艺术在那个年代早已经消亡殆尽,贵族艺术中的书法,自然也难逃此劫。

于是,宋朝建立之后,此前一直流传于诸位书法大家中的笔法也消亡殆尽了。所以,米芾的论断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唐朝诸位书法家不应该承担这个责任,要怪也只能怪当时的时局如此,任谁也不能左右。

但是这里面就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魏晋笔法传授谱系真的存在吗? 至少在米芾看来是存在的。

从米芾的诸多书法理论看来,米芾确信这个谱系的存在。比如在论及唐朝书法家萧诚,原文表述如下:

御史萧诚书太原题名,唐人无出其右,为《司马系南岳真君观碑》,极有钟王趣,余皆不及矣。

其中比较关键的地方在于“极有钟王趣”。我们知道,“钟”就是指“钟繇”,“王”指的是王羲之。这两个人都是汉末魏晋时期的大书法家,魏晋笔法的开创者。

史籍记载萧诚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南朝时期萧梁的后裔。唐玄宗时期,人们追慕太宗时代繁盛的书风,学习推崇褚遂良的书法,所以上至大臣,下至百姓,皆以善书为能事。萧诚就是在当时比较杰出的书法家。

欧阳修在《六一题跋》说:“诚以书知名当时,今碑刻传于世者颇少,余集录所得,才数本尔,以余之博采,而得者止此,故知其不多也。”可见对其评价也是相当高的。但是同时因为萧诚的作品后世留存不多,所以较难以评价。

仅就目前可以看到的作品来说,只有《裴大智碑》以及《独孤册碑》比较好,是他书法的代表作。其余作品模仿痕迹太重,不足取法。

所以,米芾如此盛赞的书法家,其实就只是一个模仿者罢了,后世对其争议很大。

如果米芾相信这个笔法传授谱系的存在,那么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人物智永,却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个传授谱系的反例。

关于智永禅师最为著名的一个传说就是他的“笔冢”。作为王羲之家族的后代,智永禅师深深知道自己传承先辈书法的责任,因此智永禅师将王羲之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云门寺上有一个书阁,智永就在这个藏书阁中写了20年的书法,终于,他把书法写好之后,才肯下这个藏书阁。

此后,智永禅师书法的名声就扬名在外了,云门寺的门槛都被踏破了。所以,云门寺必须用铁皮包住门槛才行,后世称之为“铁门槛”,而智永禅师在这20年中写坏了无数支笔,这些笔堆积在一起,就成为了“笔冢”。

后来几个年轻人来学习书法,询问智永禅师如何能写好书法,智永就带他们参观笔冢,但是这几个年轻人似乎不太相信,他们认为智永禅师是在糊弄他们,接着智永举了王羲之和王献之,王羲之以东汉张芝“临池写书,池水尽黑”的事迹激励自己,一生苦练不辍。洗砚曾染黑过庐山的归宗寺、临江的新城山、建康的钟山、浙江的积谷山和山阴等地的五六处池水。王献之学书曾用尽18大缸清水,老衲学书也是靠勤学苦练,才有今日的成就。

可见,智永禅师学习书法的秘诀,并不是像人们传说中说的那样,靠得到了王羲之家族的书法秘诀,如果智永果真有什么秘诀,为什么还要勤学苦练二十年呢?即便是有了这个秘诀,恐怕勤学苦练也是必须的。

所以我们现在有理由怀疑这些笔法传授谱系的真实性。一方面它为我们理解古代书法家的书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将本来并不神秘的笔法问题迷信化了。

所以,我们必须审慎地看待中国书法史上所谓的笔法传授谱系,他们可能确实存在,但是这个谱系所传授的内容不一定是关于笔法的,也有可能在更多程度上他们是师徒关系。而米芾悲哀的地方就在于他将这个问题神秘化了、迷信化了。

如果我们相信笔法传授谱系,那么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其实到宋朝时期,已经断了“正脉”,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隋唐之后,书法逐渐衰落”。

但是宋朝从文化艺术上来说,实际上比唐朝时期取得的成就还要多,还要大。宋朝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是书法能手,而且宋代艺术理论有了很大的进步,《淳化阁帖》的刊刻,成为帖学书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王羲之至圣的地位得以确立。这些恐怕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否定的。

因此,中国书法仍然处在发展之中,不管它现在呈现出何种状态,我们都应该坚信它有一个美好灿烂的明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