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痰”“湿”证候的证素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痰”“湿”证候兼夹证素分布特点、胃黏膜病理表现及Hp感染情况,并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非癌前病变“痰”“湿”证候兼夹证素分布情况对比,分析“痰”“湿”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病例对照法,收集45例就诊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经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诊断,且具有临床症状、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另外收集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非癌前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2.根据朱文锋教授提出的证素辨证原理,将采集病例的四诊资料信息,进行证素辨证,计算出每份病例每个证素的积分,将证素积分≥100分的确定为该证素诊断成立,临床出现的兼夹证分别计入不同证素,如既有痰又有湿则分别计入痰的证素和湿的证素。根据“痰”“湿”证素诊断成立与否,分析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痰”“湿”证候的证素分布特点,胃黏膜病理表现、Hp感染情况等与“痰”“湿”的相关性,并与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非癌前病变)的“痰”“湿”证素分布情况作比较,讨论分析“痰”“湿”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痰”“湿”证候相关病例分别占总数的77.78%和82.22%,在不同年龄段分布不同,以中年(40~60岁)最多,其中“痰”证病患的平均年龄高于“湿”证病患。2.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痰”“湿”证候相关兼夹证素分布特点:(1)“痰”证素诊断成立者,其相关“湿”证素诊断也成立;(2)兼夹病位证素涉及胃、脾、肝、肾、大肠、小肠,以胃、脾、肝为主,病性证素有气滞、气虚、阳虚、热、食积、血瘀、阴虚、血虚,以气滞、气虚、阳虚为主;(3)病性证素气虚与阳虚,阴虚与血瘀,在癌前病变及癌前病变“痰”证之间的分布具有差异性(P<0.05)。3.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与非癌前病变“痰”“湿”证兼夹证素分布对比:(1)癌前病变“痰”证兼夹证素肾、血瘀证素诊断成立的概率大于非癌前病变(P<0.05);(2)癌前病变“湿”证兼夹证素脾、肝、肾、阳虚、热、血瘀、阴虚证素诊断成立的概率大于非癌前病变(P<0.05)。

4.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痰”“湿”证候与Hp感染的相关性:“痰”“湿”证相关病例的Hp感染情况与非“痰”“湿”证相关病例的Hp感染情况具有差异性(P<0.05),“痰”“湿”证相关病例的阳性率高于非“痰”“湿”相关病例。5.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痰”“湿”证候与胃黏膜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癌前病变的胃黏膜病理改变情况在“痰”证相关病例与非“痰”证相关病例间的分布具有差异性(P<0.05),其中“痰”证素积分越高,病变程度越重;而“湿”证相关者与非“湿”证者之间的分布不具有差异性(P>0.05)。

结论:1.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产生发展与“痰、湿”密切相关,且有“痰”必有“湿”,“痰”证多在“湿”证基础上发展而成,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癌前病变,病理产物终由“湿”化“痰”2.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痰、湿”相关者,病位以胃、脾、肝、大肠、肾多见,病性以气滞、食积、血瘀、气虚、阳虚多见。3.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痰、湿”相关者其Hp感染阳性率相对增高,胃黏膜病变程度随“痰”证程度加重而严重。4.提示“痰”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重要的病理产物,尤其肾、阳虚、血瘀证素与非癌前病变不同,因此治疗中更应注意化痰湿祛瘀滞、健脾胃调肝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