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他教给我们:我们是怎么看待快乐的、怎么看待世界的、怎么看待友谊或者爱情的。……我们总是看不见这个世界的真相。维特根斯坦的意思是这样的:哲学通过消除掉这些迷惑,最后看到我们实际上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
——陈嘉映
天才人物最完满的范例。
——罗素
维特根斯坦不是哲学专业出身,哲学史的造诣不深,但他具有极深厚的文化素养, 并以最本真的方式继承了西方哲学爱智慧爱真理的精神,他对人类生存本质的深刻感知,以及他在理智上的特殊天赋,使他在哲学上达到了其他哲学家难以企及的深度。
——陈嘉映
1947年维特根斯坦在Swansea
维特根斯坦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对二十世纪的世界哲学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过,在其在世时,他只正式出版过一本哲学著作,即《逻辑哲学论》。在他逝世以后,他的学生和朋友遵照其遗嘱从他所遗留下来的约2万页手稿和打字稿中陆续整理出版了大量著作,其中最重要者当属《哲学研究》。
2000年,牛津大学出版社与挪威卑尔根(Bergen)大学维特根斯坦档案馆合作,编辑出版了电子版《维特根斯坦遗著集》(Wittgenstein's Nachlass:The Bergen Electronic Edition)。其中包括了维特根斯坦的所有遗留下来的手稿和打字稿。
这套中文版《维特根斯坦文集》主要就是以这个遗著集为基础编译而成的,同时我们也参考了国外已经出版的相关的纸质著作,特别是德国祖尔卡姆普(Suhrkamp)出版社出版的八卷本维特根斯坦《著作集》(Werkausgabe)(1984年版)。
我们的编选目标是“精”,而非“全”。将《维特根斯坦遗著集》全部翻译出版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国外迄今出版的纸质维特根斯坦著作长期以来由不同的编者编选而成,前后没有统一的编选原则,可谓“杂乱无章”。
我们制定的总的编选原则是:选择维特根斯坦不同思考阶段有代表性的或者比较成熟的遗稿;尽量保持原稿的连续性、完整性;不收录维特根斯坦的讲课笔记、口授笔记。按照这些原则,《维特根斯坦文集》拟收录如下作品:
第1卷 战时笔记(1914-1917)
第2卷 逻辑哲学论
第3卷 哲学语法
第4卷 哲学研究
第5卷 数学基础研究
第6卷 心理学哲学研究
第7卷 心理学哲学笔记(1948-1950)
第8卷 最后的哲学笔记(1950-1951)
【节选自《维特根斯坦文集》总序】
分卷介绍和购买链接:
1.《战时笔记(1914-1917)》
维特根斯坦的早期思想
私人部分和哲学部分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哲学:逻辑必须照料自身。
私人:三天前就搁浅了。工作常常被打断,迄今毫无所获。仍然没有获得任何确定的东西。一切都化为泡影了。加把劲做下去!!!
——维特根斯坦,1914.8.22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由两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的一部分是所谓私人部分,记录了维氏参战期间的生活和心理状态,特别是其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
另一部分是所谓哲学部分,记录了他参战期间的纯哲学思考。这两部分本来属于一个整体,它们从内容上也是互相补充的。
2.《逻辑哲学论》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维特根斯坦在世时出版的唯一一本哲学著作
我相信,你关于这本书具有头等重要性的观点是正确的。
——罗素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哲学的正当方法真正说来是这样的:除可以言说的东西,即自然科学命题——因而也就是与哲学没有任何关系的东西——之外,什么也不说……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人们必须以沉默待之。
——维特根斯坦
3.《哲学语法》
在《哲学研究》“定稿”之前
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未完成稿之一
人们只能经由语言来解释所说出的话,正因如此,在这种意义上人们不能解释语言自身。
语言必须是不言自明的。
——维特根斯坦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4.《哲学研究》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开创了日常语言分析哲学
不得不接受的东西,给定的东西——人们可以说——是生活形式。
——维特根斯坦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5.《数学基础研究》
维特根斯坦一生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
三分之一的手稿与此相关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关于数学,这样一种研究是可能的,它完全类似于我们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它不是一种数学的研究,正如另一种研究不是一种心理学的研究一样。在其中,人们不做计算,因此,它也不是比如逻辑斯谛(Logistik)。它可以恰当地获得‘数学基础’研究这个名称。“
6.《心理学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考察语言游戏来分析心理学诸概念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把言说称为‘思维的工具’也并不是完全错误的。但人们不能说,言说的过程是思维过程的工具;或者说,语言是思想的承担者,就像一首歌曲的音符可以被称为是其歌词的承担者那样。“
7.《心理学哲学笔记(1948-1950)》
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哲学评论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如果我对一个人说‘我希望你回来’,如果这种希望仅仅持续了三十秒,那么与持续了两分钟的希望相比,它是不是不那么急迫呢?”
8.《最后的哲学笔记(1950-1951)》
维特根斯坦生前最后的哲学笔记
以尽可能恢复手稿原貌为宗旨
兼顾与《论确定性》《论颜色》等既有选集的对应
“在书中,思想应循着自然的、不留断点的次第,从一个题目进展到另一个题目。”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维特根斯坦简介:
维特根斯坦,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分析哲学创始人。其研究领域主要在数学哲学、精神哲学和语言哲学等方面,曾经师从英国著名作家、哲学家罗素。并被罗素视为“天才人物的最完满的范例”:充满激情、深刻、强烈、咄咄逼人。
路德维希(前排右)与哥哥保罗及姐姐们 (约摄于1890年)
1889年4月26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出生于维也纳名流之家,自小接受文化熏陶。
青年时期本立志成为工程师,却因罗素《数学原理》的影响,放弃航空工程,转事哲学。
1911年转到剑桥,求学罗素。在逻辑领域进行独立探索,进行原子语句的研究。
罗素
1914年一战爆发,维特根斯坦于服役期间写下大量哲学笔记,是为《逻辑哲学论》的底本。
同年11月,被俘的维特根斯坦于狱中对《逻辑哲学论》继续修订。获释后,多方联系出版事宜但因籍籍无名屡次遭到出版方刁难。
1921年,在罗素帮助下该作发表在《自然哲学年鉴》最后一期上。
1922年,此书的德英对照本在英国出版,一经推出即在德国、奥地利、英国产生巨大影响。
1920-1926年,认为“哲学问题在根本上已经最后地解决了”的维特根斯坦跑到奥地利南部的山村作小学教员,生活俭朴近乎困苦。
1926年维特根斯坦离开乡村教师的职位,当过园丁助手。后协助设计并负责实施在维也纳郊区为他姐姐建造一个宅第。
1928年在听了数学家布劳维尔题为“数学、科学、语言”的讲演后,维特根斯坦重新萌发了哲学探索的兴趣。
1929年初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并以《逻辑哲学论》作为学位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同年发表《关于逻辑形式的一些看法》,这是他第二次也是生前最后一次发表哲学文著。
1930年底,维特根斯坦受聘为剑桥三一学院的研究员,从此至1947年退休,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剑桥思考、研究、教课。
1949年维特根斯坦查明患有癌症,生前最后一段时间住在他的医生和朋友贝文家里,继续从事哲学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两天。
1951年4月29日,62岁生日的第4天,维特根斯坦与世长辞。
1950年夏,维特根斯坦在剑桥
在他充满精神创造和灵魂骚动的一生中,维特根斯坦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对自己设置了最高的标准,从而使他的一生充满紧张和痛苦。
在临终之际,他却对守护他的贝文太太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为美好的一生。“
1925年,维特根斯坦与他的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