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作家||【最后的送别】◆殷萍
作者简介
殷萍,安徽省临泉人,热爱文学,愿意诗意生活。
最后的送别
那天上午,天有些热,我匆匆地从集市上挑选了一些瓜果、蔬菜等,便回到了家里。
到家后,我看到三个姑姑都在奶奶身旁陪护着。尽管奶奶一病不起一个多月了,很多食物也早已不能下咽,但姑姑们还是精心地伺候着奶奶,她们在奶奶床头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吃、喝、用的东西。
我轻轻走到奶奶床边,把刚买的西瓜、葡萄等递给姑姑,让她们帮忙喂奶奶吃。奶奶只吃了一点儿西瓜,其他的她都摇摇手拒绝了。奶奶因长时间不怎么吃东西而体力不济,我跟她打招呼,她已说不出话来,只是用手势轻轻地回应我。我告诉她,这么久没来,是因为孩子生病了。她或许已经听不清我在说什么,但她的眼神告诉我,她知道我又来看她了。
其实,八月初,我是来过几天的。那时奶奶刚出院,她身体很弱,只靠喝点汤汁药水来维持生命。很多亲戚、邻居纷纷前来探望,但奶奶大都躺在床上昏睡着。
奇怪的是,有一天,我正寻思着要把孩子送回他们的爷爷奶奶家去。谁知,傍晚,毫不知情、又不怎么说话的奶奶突然把我叫到床边,她喊着我的乳名,说:“还没开学,你和孩子可不要走啊。”我使劲地点了点头,我们娘仨就又住下了。
后来,小妹(小孩的姑姑)来接孩子,我也就一起回去了。本打算很快再回来看奶奶的,所以临走的时候,我就没有跟奶奶辞行。没想到我们回去的第二天晚上,女儿就生病了,我们只好辗转又回到了县城,随后在医院里住了十多天。
直到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六,我才有时间回去看奶奶。这一次,奶奶的身体更差了,她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跟我聊天了,她只能用眼睛跟我“说话”。我明白那眼神里包含着太多太多的信息:牵挂、不舍、留恋、嘱咐……
下午,奶奶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很少呻吟的她先是低声呻吟了几次,后来,她索性绷紧嘴,时而用手捂着肚子,时而用手去拿床头边的小风扇。看着奶奶被病魔折磨得百般痛苦的样子,我和姑姑们万分心痛、焦急,又倍感无奈。我们一会儿尝试着给她喂点儿水,一会儿又让她喝点奶汁类的营养品,但每次她都只能喝一点点。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也不知道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一下午,我的心乱极了,莫名的恐惧、惊慌占据着我整个的身心。我多么盼望出现奇迹啊!
不知过了多久,奶奶不再痛苦地挣扎了,她的脸向里侧着,似乎睡着了。后来,小姑发现奶奶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异样的变化。母亲刚好从后院回来,她用手一摸奶奶的鼻息,顿时带着哭腔对姑姑们说:“娘不行了,她断气了……”姑姑们一听,立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那一刻,我觉得天好像突然塌了下来,惧怕、无助等再次包裹着我,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吓得不知所措。不过,很快,我又缓了过来。我来不及哭喊什么,连忙给父亲和其他的亲戚打电话,让大家尽快赶过来。
那天晚上,包括接下来的几天,不少亲朋好友都来帮忙料理奶奶的后事。
奶奶就这样走了,带着对大姑、四姑等人的牵挂,轻轻地走了。我清楚地记得,奶奶临终那一天似乎只说了一句话,那就是让我大姑和四姑回来。我知道,奶奶经过一番番痛苦的挣扎,意识到自己快不行了,心里还惦记着她的子女们。其实,之前,奶奶病重的时候,五个姑姑都回来了,大姑和四姑也是刚到外地不久。可惜,奶奶走得太匆忙,三个姑姑都不在身边,父亲也在后院忙着。这或许是大家心中的一大遗憾。
至今,我仍然不敢相信奶奶离去的事实。听人说,奶奶还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去世了,所以奶奶很早就当了童养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田里,奶奶都是把好手。奶奶的一生是深明大义、善良慷慨的。奶奶用自己八十多年的时光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本厚厚的“无字书”,这本“书”中的内容有的我已阅读过,但还有很多我需要慢慢找寻、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