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精品作文(八三)让感受重回到本子(《作文指导报》)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泽)

让感受重回到本子

江西省大余中学高二(4)班陈靖

当我重新打开我的随感本,一页页翻过我从小学到高中的日记与随笔,翻到最后,笔迹仍是高一时期,高二就断了时,我感触颇多。但第一念头是:发个说说或日志。这个时候,我有一种不安感,来自于我如此自然的第一念以及随感的断篇。

随之我分析了我个人发说说的心理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某一件事、某一句话触动到我,我心中会产生一些感触,然后我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最后我打好字,发出去。由此可以看出,发说说与记本子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二者的服务对象不同:一个是他人,一个是自己。当然,那些仅自己可见的就另当别论了。假如我有一个感受或启发,我将它记在本子上,是为了给我自己看,像是一座小小的私人花园;若我将它发在空间中,则更多的是给别人看——在我发表说说的同时,我会有一个期待,期待别人看到,并且也有同感,或者是由此可以了解我的另一面。这就像是一座展览馆,里面的一件件作品都含着创造者的一个期望。

然而思想与感受这东西不是应该先成为自己的,然后再成为他人的吗?就我自己来说,我若是发说说,这说说中的内容于我还不如这条说说中的期望,也就是“我希望你感觉到”大于“我感受到”。这让我觉得有些本末倒置。

那么,我为什么常抱有这样一种期待呢?每当我有一种感受,我总是急切地想告知与我有同种感受的人,这样可以说是寻找一种安全感——“原来你也经历过类似的事,原来你有过相同的感受!”这是我想要找到的。我觉得这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我的没自信或者说是一种弱小,所以我才会将寻找共鸣当作我发说说的一个目的。

让我感到不安的,不仅仅是这现象投射出来的弱小的我,还有发说说这种形式让我的语句从心中直接通过手臂传递到指间然后打出来,其中甚至都不用路过大脑。当然也有另外,我可能会去考虑怎样更委婉,怎样可以更好地隐去真事露出感受以及这种表达或内容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我。但考虑这些全是因为他人,而不是为了语句本身。而用笔记录下来就不同,我不用考虑他人怎样看,所以我所考虑地仅仅是为了文字本身。 我会去想怎样表述更清楚,这种感受可不可以用之前看过的哪本书中的话代替,还有一点就是,纸张与笔的结合可以让我更从容一些,我可以在思想打结的时候停笔慢慢想,可以在情绪激动时潦草夸张地书写,可以在之后翻看时修饰或添加。虽然,说说有发表之后再编辑的功能,但仍给不了纸与笔给我的踏实的感觉。

所以,对于我自己来讲,将感受从本子转移到说说上,是一种渴望找到共鸣的迷惘与不安,也是内心的浮躁与急切。虽然如此,“认识到”并不等于“解决了”,转变与恢复是个漫长而充满挣扎的过程。但是,让感受重回到本子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

简评:

这是一篇深入内心、思致颇深的随笔。作者有感于自己逐步丢开纸笔记录生活而以说说与日志代替这一现实,不仅指出二者服务对象的不同——“一个是他人,一个是自己”,还指出发说说不注重自我感受而过份注重别人怎么看这一本末倒置的现象,而这种心理其实源自于自己的不自信,努力去寻找别人的认同。作者从这一现象反思写说说与写日记时不同的心态,深感于自我在现代科技中的迷失,表现出一种回归心灵、寻找自我的渴望。文章不紧不慢,徐徐道来,但充满着理性思考的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