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是真理吗?| 循迹晓讲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百夫长法比乌斯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37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1862年俾斯麦于普鲁士下院的一次演讲
俾斯麦的这句名言对中国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在军迷圈中更是被奉为圭臬,甚至由此衍生出中国人独特的外交理解,就如下图两位那样,认为有了强大的武力就可以定义真理,从而为所欲为。
◎ 俾斯麦看到有人这么理解他的话,怕是会直接气昏过去
我想任何熟悉人类历史发展的人,都清楚这句话的可笑,武力不能解决的事情太多,以至于这句话本身根本不值一驳。
但说出此番豪言壮语的人,有没有真的相信它,践行它,就是一件值得探讨的事了,所以本文将带领大家从俾斯麦的外交方略入手,看一看俾斯麦的外交,真有这句名言那般上头吗?
◎ 普鲁士的有限外交
奥托·冯·俾斯麦,普鲁士勃兰登堡人,出身书香门第、贵胄之家,1847年当选柏林州议员,正式步入政坛,4年后升为大使,开始在外交事业上发光发热,先后担任驻俄、驻法大使。
在此期间,他保持了一贯的暴烈脾气和直率性格,他曾因不满威廉一世未能给他首相之职而拒绝内相职务,请辞驻俄大使,如此乖张的行为与学校给他易暴怒的评价遥相呼应,表明了在他发表著名演说之前,即已从心底里充满对暴力的认同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行事作风。
◎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
但内心的真理并不指导俾斯麦的作为,实际上他在外交事务上异常的理性与谨慎。
在他1862年升任首相之前,普鲁士的外交非常克制,只迫于拿破仑的的强势扩张而参加反法同盟,在拿破仑失败以后,普鲁士再无于欧陆大兴兵事,即便其盟友俄国深陷克里米亚战争,它也保持了中立,在俄国希望它能出席战后和会时,也没有坚持要求参加,只在讨论黑海问题时,因其是《海峡公约》的签订国,在合理合法的加入和会。
如此放任的外交,怪不得1860年的泰晤士报认为其“总要依靠别国,总是依赖别国帮助,从不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出席代表大会,却缺席战争”然而普鲁士软弱的外交并没有被性情刚直不阿的俾斯麦抨击,纵使他1851年就已经从事外交工作。俾斯麦也没有利用职务之便推行狼性外交,而是坚持既定国策。
◎著名的泰晤士报诞生于18世纪末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不过是俾斯麦的权宜之计,因为他在担任首相后即发表演说提出了著名的铁血理论:“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以及名言:“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这一番旨在激起大众情绪的发言很容易给人误导,让人以为这真是行事的真理和准则,但稍有常识的人都该明白,要了解为人做事,不要看他说什么,而要看他怎么做。
◎ 流传甚广的铁血名言
俾斯麦上任后做的最铁血的事便是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
然而若把这三次战争掰开来看,就不难发现普鲁士依旧看重外交。按照人型生物的一贯理解,拥有强势武力之后,真理的定义权就已经在自己这边,无需外交手段,不必等待事态发展到有充足理由,只要拿着统一德意志的真理,就应该直接宣战甚至不宣而战,反正只要打得赢,拳头大,真理就在自己这边,可惜的是俾斯麦并不这么想,接下来我们不妨一场战争一场战争来看。
◎ 普鲁士很重视军队发展,但是却没有想象的那样好战
首先是普丹战争,它源于丹麦在1863年11月签署的新宪法,此法将丹麦实质控制的石勒苏益格公国和荷尔斯泰因公国正式纳入了丹麦的统治,这有违荷尔斯泰因公国的合法权益,因为它居民主要是日耳曼人,还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
面对丹麦的间接吞并,普鲁士才不得已劝服联邦,联合奥地利出兵,于当年圣诞节成功占领荷尔斯泰因公国,逼迫丹麦撤至石勒苏益格公国。按照拳头大就有真理的理论,接下来的走向应该是拳头更大的普奥联军立刻“自卫反击”到丹麦境内,但俾斯麦却没有这么做,而是顿兵原地,要求丹麦废除宪法相关条文,承认旧的条约。
当然,此后双方再度兵戎相见,但这并非因为普奥拳头更大,而是在1864年,丹麦国王宣布废除对旧宪法中针对荷尔斯泰因公国的条款的同时,依旧保持了对石勒苏益格公国效力。
这一举动违反了1460年里伯条约中两公国“永不分离”的规定,在出现这一矛盾后,丹麦王国仍不肯撤军,最终引发了战争,被逐出石勒苏益格。普奥联军二度获胜后,旋即接受外国的调停,与丹麦停火,由此不难看出,俾斯麦的外交策略是现实和关注国际形势的,而非单单用拳头来思考问题。
◎ 普鲁士、奥地利军队进入两个公国都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欢迎
普丹战争的节制在其后的普奥战争中依旧能看到。
在从丹麦手中“解放”荷尔斯泰因与石勒苏益格公国后,奥地利便与普鲁士爆发矛盾,双方都想兼并这两地,俾斯麦尤其如此,但他并没有直接打出重拳,打服对方,而是正当的重申了普鲁士对两地同样拥有管辖权,直到对方凭借更多的德意志联邦成员的支持而首先宣战后,才动用武力。
当战争最终以普鲁士获胜结束后,俾斯麦没有强推真理,对全体反抗的德意志邦国进行无差别吞并,纵使普鲁士国内即刻统一的要求甚嚣尘上,俾斯麦也坚持如此,甚至直言不讳道按照主观意志而不顾时机是不负责任的事情。
最终,普鲁士接受法国的调停,以加入北德意志邦联为前提,维持了奥地利、萨克森王国等势力的存续,仅仅吞并了数个自由市和汉诺威王国。
◎ 普鲁士和奥地利是德意志邦联最大的两个势力
普奥战争没能一举实现德意志国家的建立,这对俾斯麦来说肯定不好受,毕竟他的终极梦想是将德意志诸邦完全统一于普鲁士的意志之下,但俾斯麦更明白枪炮之外,还有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审时度势是必要的,所以德意志的统一还要等到普法战争结束。
◎ 普法战争是最接近铁血政策的一次战争了
这次战争确实最接近俾斯麦铁血理念,因为他早就盘算着打这场仗,而且逼迫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甚至反攻到法国的本土,但即便如此,俾斯麦依旧要用密电激怒法国,让对方主动宣战,而不是仗着强大的武力为所欲为。
从这三次战争的发生到结束,我们不难看见俾斯麦的理性思维,可见他本人就算动用武力,也深知武力不能解决一切,武力之外的规则依旧需要遵守。
◎ 德意志帝国的“和平”外交
俾斯麦在三次战争中尝到了甜头,终于在1871年统一德意志各联邦,建立普鲁士王室为核心的德意志帝国。
按照人型生物的理解,这个时候的俾斯麦应该变本加厉的使用武力,但事实却截然相反,直至1890年俾斯麦辞去首相之位时,德意志帝国的外交政策反而非常克制、理性,重视沟通和条约。
◎ 德意志帝国建立,威廉一世加冕
这在对待俄罗斯盟友的问题上就能看出,1873年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缔结三国同盟,但在1877年爆发的俄土战争中却保持中立,并没有为了帮助盟友而轻言动武,最后更是成为了两国的调停者,虽然德国的调停让俄罗斯不满从而退出同盟,但俾斯麦没有试图用武力强留俄罗斯,更没有因为盟友的背约而武力报复对方,而是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保持外交和平。
俄国的离开让原本的三国同盟瓦解,俾斯麦握有硕大的拳头却仍不放心,在1879年赶紧新签了德奥同盟条约,继续稳固同奥匈帝国的同盟,又于1882年拉拢意大利,次年拉拢罗马尼亚进入同盟。
◎ 俾斯麦更喜欢通过握手而非拳头去交涉
到了80年代,德意志帝国大力发展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可谓形势一片大好,大炮应该是这时德国的唯一外交语言,然而俾斯麦还是没有滥用武力。
1884年德国于非洲大肆扩张殖民地,通常也是采用签署条约成为保护国的方式,在扩张运动不可避免的与英国发生冲突后,双方对于矛盾的解决并没有落入比比谁拳头大的地步,而是坐下来商讨利益划分,最终在1890年签订《赫尔果兰-桑给巴尔条约》,划分好各自在东南非的势力范围。
◎ 红色部分为德属殖民地
由此种种可以看出,俾斯麦对外交和条约的信赖要超过直接武力干涉,他的外交政策远没有他的演讲那么热血上头。
◎ 政治上的妥协
俾斯麦对外不能铁拳治理,他应该在国内试图用铁拳贯彻和定义他的真理,尤其是他本人无比的厌恶国内那些反对他的左派和媒体,曾经称其为喀提林分子(这是罗马共和末期一位著名的阴谋家,以阴谋颠覆的恶名闻名于世)要坚决打击他们,甚至认为报纸是印在纸上的胡扯,但纵然如此他依旧参考了左派的诉求,制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让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劳工立法的国家。
因为他明白纵使他拥有国家机器的铁拳,也不能真正定义真理,靠它解决国内的矛盾。
◎ 一点不铁血的李鸿章会获得东方俾斯麦的称号,足以说明俾斯麦的外交特点
说到这,很多人可能会痛恨俾斯麦的虚伪,对别人说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但是这恰恰是政治的需要,政治的核心在于妥协和平衡,如果他真迷信武力进行铁腕统治,那一定会让国内外形势变得一团糟,而他选择妥协和沟通,才让德意志的崛起变得平稳。
而那些既没有真理也没有大炮的愚昧之人,则只记得他那热血喷涌的发言。
PS:“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句话到底是不是俾斯麦说的,是有争议的,但并不影响这句话在中文互联网上的传播,通过检索可以发现,这句名言最早出现于2005年5月的天涯社区国际论坛发布了一篇网文《真理就在大炮射程之内——“紫石英”号事件之回顾》。
如果这是这句名言在中文互联网上的最早出处,那么,可以判断是有人故意把这句话安在了“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头上,借他人之口来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