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命名做出过哪些贡献?

我国近代科学家、化学启蒙者徐寿(江苏无锡人)与英国人傅兰雅合作翻译了《化学鉴原》等不少著作,比较系统介绍了十九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的化学知识。元素周期表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常用表,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徐寿将元素周期表引入到中国。

国外的元素周期表翻译成汉语,难度是比较大的,要准确还要让人一眼就知道这个元素属于什么系的元素。他翻译的准则是以化学元素的英文名称的首字母代表这个元素的发音,在汉字中找相同音的汉字,这个汉字又能代表每个元素这个系的特色,但是找能够代表元素的汉字是一个大问题。(徐寿像)

在寻找系列汉字的时候,朱元璋的家谱帮了徐寿一个大忙,让他成功为这些元素找到了对应的汉字,为啥呢?

朱元璋如何帮助了徐寿翻译工作?

朱元璋有26个儿子,第九子和第二十六子夭折没有后代,第八子潭王(牵扯朱元璋时期的胡惟庸案)自焚而死,也没有后代。

朱元璋给自己的后代安排了辈分,每个儿子都有辈分字规定,必须按照规定来,譬如燕王朱棣的后代的辈分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这是姓名的第二个字是规定的辈分,从朱元璋的孙子辈开始执行,崇祯是“由”字辈,明朝就亡国了。

朱元璋孙子辈名字的第三个字按照五行来安排的,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就是按照木、火、土、金、水,轮到那个辈分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带有辈分规定的偏旁部首,譬如朱厚熜(嘉靖帝)、朱载垕(隆庆帝)、朱翊钧(万历帝)、朱常洛(明光宗)、朱由校(明熹宗)和朱由检(明思宗),他们的名字完全按照朱元璋当初的规定来执行的。

朱元璋家族人口繁衍众多,所用的字为了不重合出现同名字的情况,创造了不少汉字。

徐寿在翻阅资料,查找相对应的汉字时,发现了朱元璋的家谱世系,找元素对应汉字的事情迎刃而解。(朱元璋后代带金字偏旁的名字表格)

看一看名字最后一个字是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金属元素的名称呐?再看看朱元璋带火字偏旁部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是不是非常熟悉呐?这是有机化学的名称。

徐寿在朱元璋的家谱世系中得到启发,很快将元素周期表翻译成汉字版本,有些字是家谱中没有的,徐寿就用相同的造字法创造汉字代表元素名称。

徐寿一生主要是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府工作,致力于翻译图书、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教育事业。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瞅着这题目,咱就乐,这叫啥?这就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这事谁能想到,咱大明的洪武大帝开头就是个目不识丁的主,老朱家的朱字摆到眼跟前,他压根就不认识,估计他还乐呵呵的问你:“这是个啥字?”

但您可千万别门缝里瞧人,把人给看扁了。架不住人家好学啊,后来这家的才学不比一般人差,要不咋能把强大的大元朝一脚踢回大草原喝西北风,能一家伙把咱汉人梦寐以求的燕云十六州收到怀里?

说道这里,俺就想提一下燕云十六州的事。

燕云十六州这事自打石敬瑭为了自己那点子眼跟前的利益,把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之后,这都好几百年了。

这石敬瑭那脸皮厚的比城墙拐弯都厚实,爬地上给人契丹人当儿子,有名的儿皇帝,撅着个屁股和那宋江有的一比。

最后被契丹和那压根就瞧不上他的刘知远夹当中间,他那爹契丹人派人来要吐谷浑之鼎,结果这东西在刘知远手里边,石敬瑭连个气都不敢出,最后活活给憋死了,送他俩字——活该,还高祖,他也配!

一个连尾巴也没有的猴,戴了一顶破帽子装人就算了,还装成了皇帝?

哎!发了一点子牢骚,大家伙别嫌弃,咱接着说朱元璋的事。

所以咱就一直在说,朱元璋虽然称不上千古一帝,但那也是只差半个脚丫子的事,就一个字——牛!

而题主说的这周期表的事,真的和朱元璋有很大的关系,没有朱元璋的先见之明,咱现在瞅见的元素周期表,指不定还是啥样子呢,就那些个字更加的乱。

元素周期表的事

话说这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当年老门冥思苦想的很久,他就把当时已知的六十三种元素进行了重新的排序,把性格相似的元素凑一列,然后又把这一列一列的元素凑一起,这就形成了最初的元素周期表。

这元素周期表有一块就是空白的,就是这空白的让科学家们又找到了很多未知的元素。

所以要学习现代科学的化学,这周期表就是咱绕不过去的坎,因为这表就是化学最基本的语言。

那么咱大华夏要想和世界接轨,咱就得把这化学元素周期表给翻译过来。

说到这里,估计有人说了:“这太简单了,咱音译过来不就成了吗?那有那么麻烦!”

您要是抱着这思想,您也只能是和俺一样蹲在书本后边,当个马后炮的角色。真要按照您的说法,您这压根就是给咱大华夏添乱不是,后来的人非骂死你不可。

毕竟现在的元素周期表要记下来,当学生得都一张苦瓜脸,这还得加上有各种各样的顺口溜外加特点进行辅助记忆的。

您这来个音译,好吗?大家伙口语就不咋地,这不没事找事吗?乐疯了的只有哪些英语学习好的,其他人您还是洗洗睡吧!

所以最初翻译这元素周期表的徐寿当时就想到了这个问题,翻译的时候,必须遵守这么几个原则。

一,必须准确,别跑偏了。

二,让人瞅上一眼这字,就知道这元素是啥系的。这不就有了金字边,土字边,三点水,气字头的,金木水火土这就得全部都用上。

三,还的好读,不能和人家原来的发音扯的太远,不然咱和世界对接挂钩的时候,这就得出问题,不能把这个问题留给后边的人解决。

所以这字的发音确定是以化学元素英文字母的首字母来代表这汉字的发音。

说道这里,俺的说一句,咱得感谢这第三条啊,就因为有了第三条,咱在背周期表的时候,可省了好大的麻烦。

在这里,俺得说徐寿的前瞻性:“谢谢了!”

所以按照这个办法,先是确定发音,发音确定好之后,按照这个发音找汉字,而这汉字的标准就是能够体现这个元素是哪个系的。

这找汉字可就麻烦了,毕竟咱大华夏的汉字老多了,同一个发音,没有八十,他也有一百。

开头这事,可把徐寿给难受坏了,这真不好找啊!

就在这个时间点上,朱元璋瞅见了,看着徐寿那脑门子都快挤成面团了:“这有啥难的?瞅瞅这个!”

徐寿拿过去一瞅,这一家伙可开心坏了。

您要问,朱元璋给徐寿提供了啥玩意?其实就俩字——族谱,还是朱元璋自己家里的族谱。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咋朱元璋的族谱和这事就扯上了关系?”

话说朱元璋这人虽然开头人家没啥文化,毕竟家底子薄,您别说上三辈,就是再上三辈,他也是贫农,压根就上不起学,不然他老爸也不能给他起个朱重八的名不是。

搁那会老百姓家的娃,这名都是个数字而已,不是当天的日期,就是爹妈的岁数加起来的数字。您要穿越到元朝瞅瞅老百姓那户籍,一水全是数字,张士诚开头还叫张四九呢?

后来架不住朱元璋人家自学,这不就成才了吗?所以给自己的孩子起名,这就有了讲究。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中老九和老二十六夭折,还老八因为搅和到了胡惟庸的案子里,自焚而死。这三人没有后,其他每个人都有一条辈分字的规定。

您比方说太子家的: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朱棣家的: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大家伙都知道后来朱棣造反,把太子家的给推了下去,大明的皇位开始在朱棣家里流传,一直传到了崇祯——朱由检,中间这个字就是第十个字。

这是辈分字,那么朱元璋还规定,孩子们的名字必须是三个字,这最后一个字,必须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的程序来,也就是说第三个字的偏旁这辈孩子们带了木,下一辈就得带火,再下一辈就得带土,接着带金,最后带水,然后接着在来一圈,就这么起。

原理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这事弄到最后,架不住时间太过久远,老朱家的人繁衍的人丁多了点,这免不了就要出现相同名字的,这咋弄呀?结果老朱家到也实在,直接自己个造字,这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

而徐寿得到了朱元璋的族谱,就拿着这元素周期表对应的找老朱家人名中的最后一个字,您还别说还真找到了。

按照老朱家给娃起名字的原则,最后实在找不到,徐寿自己用相同的方法造字,最后就整理出了咱现在看到的元素周期表。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朱元璋虽然不懂化学,但他给子孙起的名字却构成了一张“元素周期表”。

这可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还要提早几百年,使朱元璋成为了古代的“化学教父”。


朱元璋:元素周期表的起名法

朱元璋是怎么跟元素周期表扯上关系的呢?这还得说到他给子孙定下的命名规矩。

按照朱元璋的设想,以后老朱家起名时

  • 第一个字,必然是“朱”字;

  • 第二个字,按照朱元璋给每个儿子规定的辈分起名。例如,当时还是燕王的明成祖朱棣,得到的辈分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像是朱棣的儿子就是高字辈,如明仁宗朱高炽;朱棣的孙子就是瞻字辈,如明宣宗朱瞻基。其他以此类推。

  • 第三个字,要以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作为偏旁,循环使用,组合成新字。


许多带钅(金字旁)的新汉字就这样出现了。这些新字,亦未来元素周期律的金属元素的汉字。

举几个有趣的例子好了:

朱元璋的十世孙朱效锂,乃太祖第二十一子沈简王朱模之后。锂(Li)即碱金属的元素。

朱安汞、朱在钠,这是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的后人。钠(Na)也是碱金属的元素;至于汞(Hg),虽然不是以金为偏旁,却是以五行中的水为偏旁。

朱成钴,这是朱元璋十三子代简王朱桂。钴(Co)元素,也在元素周期表上,是一种过渡金属。

…………………………

这些例子是举不完的。还有:朱慎镭、朱同铬、朱成钯、朱恩铜、朱恩铈、朱徵钋、朱寘镧……等等,你想要什么元素就有什么。

明朝宗室为了不和底层的庶民同名,就只能编排出一张元素周期表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