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医学之“眩”篇

仲景医学之“眩”篇

有主症为“眩”者,有兼症为“眩”者,共收集11个方证,如下:

1: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

【原文】:

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朮甘汤主之。

【原方原量】: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朮甘草(各二两,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2:真武汤

【原文】:

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原方原量】: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白朮(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3: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原文】: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原方原量】: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朮(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4:《近效方》朮附子汤

【原文】: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近效方》朮附子汤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原方原量】:

白朮(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右三味,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5: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原文】: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原方原量】: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牡蛎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6:甘草干姜汤

【原文】: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原方原量】: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7:泽泻汤方

【原文】: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原方原量】: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朮(二两)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8:小半夏加茯苓汤

【原文】: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原方原量】: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9:五苓散

【原文】: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原方原量】:

五苓散方
  泽泻(一两一分) 猪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朮(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
  右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10:茵陈蒿汤

【原文】: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原方原量】: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11:葵子茯苓散

【原文】: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原方原量】: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焦军营——焦氏中医

(0)

相关推荐

  • 陈慎吾讲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65.风与痹证辨 [原文]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讲义] <内经>言风病往往与痹合论,盖风乃阳病,脉多浮缓,痹为阴病, ...

  •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笔记

    卷上·奔豚气病脉证治八20201026 (论二首 方三首) ♥20♥19♥♥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 ...

  • 陈慎吾讲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全)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65.风与痹证辨 [原文]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讲义] <内经>言风病往往与痹合论,盖风乃阳病,脉多浮缓,痹为阴病, ...

  • 【《金匮要略》398条 白话文】精二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1--17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18--44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45--59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60--64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65--74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

  • 陈慎吾讲妇女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女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374.产后三病 [原文]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 ...

  • 仲景医学之“腹痛”篇

    仲景医学之"腹痛"篇 一:小柴胡汤 [原文]: 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 ...

  • 仲景医学之“心下悸”篇

    仲景医学之"心下悸"篇 1:桂枝甘草汤方 [原文]: <伤寒论>64条: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原方原量]: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 ...

  • ​耕铭医轩|仲景医学体系的“慢热型”魅力

    ​耕铭医轩|仲景医学体系的"慢热型"魅力 李小碗: 疾病分类和症状鉴别诊断的细化病位有利于精准用药,但实际上我感觉就像姚老说的历史上没几个人懂表证一样,也很少有人懂正邪交争的&qu ...

  • 仲景临床篇:经方临床应用二十六例!

    这是我一篇30多年前的临床病案总结,经谷振声教授审阅并提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当时在努力运用方证辨证的方法,发表于此仅供参考. -   娄绍昆 十年前,我开始接触中医.在翻阅中医书籍的过程中,听说< ...

  • 仲景临床篇:经方临床应用二十六例

    这是我一篇30多年前的临床病案总结,经谷振声教授审阅并提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当时在努力运用方证辨证的方法,发表于此仅供参考. 十年前,我开始接触中医.在翻阅中医书籍的过程中,听说<伤寒>&l ...

  • 仲景本意:最全伤寒金匮方证相应篇!

    经方学苑推荐搜索 伤寒 金匮 方证 桂枝汤:治上冲头痛发热恶风者:凡桂枝汤证,病者常自汗出,小便不数,手足温和,或手足指稍露之则微冷,覆之则温,浑身热,微烦,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腹直肌挛急,必现于右侧 ...

  • 卷五、六 1,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篇

    钦定四库全书 御篡医宗金鉴卷 五.六 详校官太医院吏目 臣 宋桂 编修 臣 仓聖脉覆戡 总校官中书 臣 朱 钤 校对官中书 臣 毛凤仪 誊录监生 臣 余嘉颖

  • 卷五、六 2,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篇

    . 四库全书 御篡医宗金鉴卷五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全篇目录     小柴胡汤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黄连汤     大柴胡汤

  • 卷五、六 4,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篇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医宗金鉴卷五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辨少阳病衇证并治全篇 少阳主春其气半出地外半在地中,人身之气亦     如之,故主半表半里也,半表者谓在外之太阳也,     半里者谓在内之太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