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四题之三 || 皓首穷经今非昔
如果说基础教育是育苗,那么高等教育就是助力栋梁之材的养成了。栋梁之材的养成,高校教师,作用巨大。人们都在传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见在理性上在场面上,人们已经普遍认同这个道理。
可是揆诸现实,却有许多不如意。
撇开那些仍然把大楼重于大师的校政当事者不谈,就高校师资而言,对得上“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目前看来还不是很乐观。
说起这个话题,有些“不吐不快”。我觉得,中国高校老师最明显的不足,并不在于其教育理念和态度——几乎每个老师都想教好学生,他们尽心尽力,他们不辞辛劳。但尴尬之处在于,许多老师太过“书斋”了,缺乏一种和社会、时代的紧密联系。他们如此辛苦,也不过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再“搬运”给学生。从书本到书本,很多理论不落地不实践不反证,是否符合社会实际?是否适应时代需求?这个答案,那就全靠学生们毕业后头破血流地去验证了。
我曾认真与几位经济学教授探讨,他们之前都是专门研究并讲解计划经济的,现在应时代之变,他们站上讲台,口若悬河地给学生们讲市场经济。讲企业,讲营销,讲资本运作,几本高头讲章,就是树立课堂权威的利器。我问他们,真的理解市场经济吗?真的能在实践中好好运用理论知识,使之落到实地发挥作用吗?倘若他们得到一个小摊,是否能玩得转?还是摆不了几天就得宣告“破产”?那几位教授,仿佛明天真要被迫离开讲台去“练摊”,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嗫嚅不能言。
同样,教伦理学的,也存在着一个和现实进程不同步的问题。社会、家庭、不同群体等等,有多少伦理问题,分支多么细,精研下去该有多么深!但是,讲台上如许滔滔言辞,给人的感觉是假装看不到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一味割裂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只是就理论讲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省力是省力了,哪里有什么实际效果呢?
教心理学的亦如此。因为我国对普通心理学的研究相对滞后,各种专业心理学发展更为不配套,靠着普通心理学的几条几款,硬要套在各种专业心理学头上,哪能“一招鲜、走遍天”呢?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效果与催眠差得了多少?
那么,到底要怎样做,才能让高校教师有所改变,打通他们的“任督二脉”,真正提升专业素养,为更好地培育人才做准备呢?也许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一下国外高校的做法:许多教经济学的大学教授,同时也在大企业有兼职,自己研究和推广的理论是否真正有效,可以立竿见影。千万不能学纸上谈兵而失了街亭的马谡,必须落地实践,在真刀真枪搏杀中锻造真知灼见。
高校是出人才的地方,这是有双重含义的:既是指对学生的培养,也是对“培养者的培养”。高校教师从书斋走向市场,从“半空”走向“大地”,才是真正对人才培养负责任的态度。
什么时候,我们真正重视了“实践”,让高高在上的理论,都能落到地面,真正有利于科研和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让他们更为适应本专业的社会需要市场需要?这一点,不但为人师者当自省,学校主持学政者,也当认清形势,转换观念,修正教学考评导向机制,让教师不再终日为各种表格各种申报所累。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愿我们能够跳出这个命运的螺旋。
想起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姑引两句,希望现代的我们以此为鉴,勿再为后人笑:
鲁叟谈五经,
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
茫如坠烟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