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打误撞,在外贸公司的十年(三)——琐事
(一)
关于在外贸公司的十年,连续发了两篇,都是粗线条大事件,按照这样的叙述风格,很快就到我辞职创业了,但是我还有很多琐碎小事想写。
这么多年,所有经历的人和事,让我渐渐明白,现实生活中没有所谓多好的人,也没有多坏的人,好坏只是立场不同,大部分人都是按照自我立场,根据对自己利益的大小来选择行为的。
同样的立场,性格不同的人,做事风格也会截然不同。
当然这结论也只是建立在我自己所处的圈层,所接触的人都是普通人的缘故,有一定的个人局限性。
我后面会写一些压在自己内心的事情,这些事情不写出来,心里就会憋闷难受,每个人都有隐私,但是要不要把自己的隐私说出来,那是自己的事情。
我所写的很多事情,会牵扯到很多和我有联系的人,我再次声明一下,这些人没有好坏,大家都是为了生活,为了自己过得更好,所有的行为都是从实际出发而来的。
每次茫然,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我都会写东西,一是对自己过去进行一种梳理,二是在梳理的过程中慢慢找到出路。
(二)
初进公司,正逢大月,对外贸一无所知。
什么是客户,什么是订单,什么是EMAIL,甚至连谁是老板,自己部门的老大是谁都不知道,没有专门的培训,师傅也不会专门给你讲。
每天师傅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师傅也忙地团团转,一天到处跑,也不知道在忙啥,很少在位子上,反正整个公司乱哄哄的,电话此起彼伏。
像是复印啊,发订单,确认书,发辅料,都是让他的其他小徒弟带我着发,所谓徒弟带徒弟,具体要发几张,发给谁,小徒弟都指点到位,并给我讲坐在这边的是什么部门,坐在那边的是什么部门等等。
我们这些新人还经常被调去返工,挑次品、剪线头、沾灰、打吊牌、包装,甚至还要缝缝补补。
返工的时候也是慢慢了解公司事情的时候,一帮人叽里呱啦,一边干活,一边聊天,各种话题都会讲起。
反正新进员工,在大月期间,有做不完的活计,除了帮自己师傅做事,还经常被调来调去,干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很多新人,呆不了几天就辞职不干了,能呆下来的都是吃苦耐劳的人,呵呵,有点自夸的嫌疑,不过确实是这样。
当时公司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活还这么杂乱无章,很多人上海小姑娘确实受不了。
公司里流行的一句是:在我们公司,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
不过貌似很多员工都这么形容自己公司。
(三)
摸爬滚打在这些乱七八糟的杂事中,慢慢地了解了公司办公室布局以及各部门设置。
公司办公室分两层,上层是各部门领导和员工办公的地方;下层分布比较简单,分别是大堂、样品间和会议室,会议室在大堂和样品间两侧,一侧各有三间,用于会见客户或者验货,样品间在大堂后面,两侧会议室之间,样品间挂了各种各样的样品。
上层办公室,南北两边各有几间房间,西面厕所,东面是复印间加机电室。
靠南的一边有三间,分别是老板(袁先)办公室,总经理(黄先)办公室,黄经理办公室(专管招人发薪,负责内销US polo),还有一间财务室。
靠北的一面有三间,一间是袁太办公室(老板太太,生产部门老大),一间是SKI部门老大(专做滑雪手套的生产部门)林先办公室,一间是打样间。
总经理黄先,也是我们业务二部的老大,下面有个得力助手小黄,和他一个办公室。当时小黄的办公桌正对门口,搬到新公司之后,黄先单独给又小黄加了一间办公室,那时候小黄也名副其实地成了公司副总。
剩的广大的区域就是员工呆的地方,按部门划分,一排排办公桌椅,都排列在各个部门领导的房间前面,每一排的最后面都是这正排的小组长,不管是小组长还是小喽啰,大家都在领导的眼皮子底下做事。
公司除了台湾人,大家彼此都直呼姓名。
每间领导所在的房间都有个透明大玻璃窗,坐在里面的领导,能够一清二楚、一览无余地看到外面的动静,当然外面的员工只要回头,也能看到领导在干啥。
能有独立的办公室的人除了财务室和打样间,都是台湾人。
按上面办公室布局,公司部门也基本出来了:
两个业务部,业务一部和业务二部。业务一部是由老板袁先负责的部门;业务二部也就是我们部门,由总经理黄先负责,我们业务部门又分两个小组,另外还有一个雪兰毛的生产部门也隶属于我们部门。
三个生产部门:袁太负责的帽子部门、林先负责的SKI部门以及黄先负责RAGG(雪兰毛)部门。
外加采购部门,船务部门,仓储部门,还一个US POLO内销部门,这些部门人员配置都相对比较少。
(四)
随着对公司部门和人员的慢慢了解,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也慢慢深入,知道了订单文件夹里东西的排列。
一张订单下面通常要有确认书、需求单、辅料单和包装单,还有各种异动书,需求单和辅料单有时候是另外归类。
说起辅料单,我想起有一次我发辅料时,粗心少写了一个零的事情。
有一天临下班前,黄先跑到我们这边对我师傅讲,工厂要求延交期,原因是我们发的成分标数量不够。师傅说辅料都是他买的,足额外加损耗,都发下去了,怎么可能不够,于是让我找出发成分标的那张留底,我看了一眼,原来是我少写了一个零。
黄先一看是新人做事,并没有责难,只是调侃说“那些成分标是你们加班太饿,被你们吃了吧”,我则惭愧难当,看似不经意的粗心,却让工厂抓住把柄,提出延期交货,虽然在黄先的介入下,事情很快解决,但这对我来说确是一个警钟。
我有时候确实比较马大哈,特别是在细节上,但是从此,只要涉及到公司数据的不管什么单子,我都会细心地多看几遍。
这次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和工厂质对一下即可。如果是开订单,或者买辅料、大货面料,少了一个零,那就要酿成大祸了。
一个员工的成长,一定要在这些事无巨细的小事里面磨练,否则即使给你一个大订单,你也接不住,出了错就是很大的损失。
今天就写这些,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