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抗日小说起源于明清,有玄幻还有战争,“手撕鬼子”弱爆了

倭寇

在如今的抗日题材网络文学里,小说中的日本人在贪婪残暴之余智商却常常不在线,通常被主角团几经戏弄后在一片“小鬼子去死”的叫骂声中含恨下线。实际上最早的抗日小说作品要追溯到明代,正是从这一时期中日关系开始急剧恶化,各种抗倭小说层出不穷,这一创作类型也开始经久不衰。那么明人是如何写抗日小说的呢?在这些小说里日本人又是怎样的形象?

一、抗倭小说从明代开始

日本人对我国沿海的侵犯从元代就开始了,不过那时候影响相对较小。到了明代中期,由于朝贡贸易的停滞和禁海政策的执行,大量倭寇开始屡屡袭扰我国沿海地区。他们洗劫村庄,焚烧民房,甚至还将“婴儿缚之竿柱,沃以沸汤,视其啼号为笑乐”,惨无人道的暴行给中国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与痛苦。

所以明代一下子就涌现出40多篇有关倭寇的小说,而且类型极为丰富。有的通过描写爱国壮士英勇作战,对其歌功颂德。姚士麟在《见只编》中就曾写谭大同在象山与倭寇作战时,因战局不利麾下将佐都弃其奔溃。一倭寇忽然从草中跃出,正当倭寇欲拔刀了结他的时候,一个无名仆人突然冲出抱紧倭寇与其跌落沟底,最终因力竭被倭寇斩为数段。正是这位义士的奋不顾身为谭大同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得以“跨马逸去”。《东涌侦倭》中的主角董伯起更是了得。他被朝廷派去出海侦查倭寇动向,不慎被擒。倭寇反过来威胁他,让他交代明军的部署情况。董伯起不愿出卖国家,便在倭船上插科打诨,胡言乱语,被扣押一年多后才最终得以返回。

电影《倭寇的踪迹》剧照

抗倭小说也不全是歌颂抗倭事迹的。倭患前期明军的腐败有目共睹,因此不少文人借小说嘲讽军队的懦弱无能。《樱桃园》中就说在嘉靖乙卯年的夏天,有36个倭寇跑到南郭外的樱桃园准备劫掠。威武的数百明军在指挥蒋钦的带领下出发迎战。到了地方后,因天气太热,明军竟毫无警惕地脱下盔甲在大树下乘凉休息,甚至有的士兵还打起了呼噜。倭寇忽然杀至,砍人之余还顺手把明军的火药储备给点了,几百士兵就这样全军覆没。

总体来说,明代的抗倭书写严肃,内容相对纪实,虽有不少艺术加工的成分,但大多数事件都能在史实上找到原型。

倭寇

二、倭寇没了为啥清朝人还爱写抗倭主题?

清廷初立时,嘉靖时的倭寇之乱已然过了200余年,可有关倭寇类的小说在民间仍是热点。这与清代更加严格的海禁政策有关。为了打击海上流亡的反清势力,提防外国干预,清政府便继承了明代的海禁政策,甚至更为严格。为了避免沿海居民里通反贼,顺治十八年清廷下令将江、浙、粤、闽沿海50里内的居民尽数迁入内陆,直接造成“滨海数千里,无复人烟”。在这一过程中,执行部门手段强硬,使得大批百姓流离失所:“死亡载道者,以数十万计。”有些家庭甚至因不堪忍受折磨,全家饮药自尽。海禁引发的社会矛盾让一大批文人忧心忡忡,试图通过书写同样是海禁背景下的明代倭乱来警示统治者。

另一方面,清代中日官方和私人贸易都十分繁盛,彼此商船往来不断,这也大大促进了文化上的交流。大批有关日本政治文化风俗的书籍流入中国,日本的精神风貌也渐渐被知识分子所了解。在小说创作中,有时为了推进故事情节发展,营造戏剧性与趣味性,中国作家便将倭乱设置为小说发生的大背景,倭寇便成为主角们历练成长、通往幸福之路的试金石。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随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全国上下群情激愤,被小小岛国日本击败的耻辱狠狠地打击了国民自古以来形成的天朝上国优越感,因此文人们开始在小说中称日本人为倭奴,风格也不再娱乐化。在《说倭传》中,作者就详细地描写了《马关条约》签订过程中,日本人步步紧逼的谈判策略和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小说《台战演义》则高度赞扬了坚守台湾的黑旗军联合台湾居民携手抗日的义举,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志。

三、清代小说中的倭寇形象和“抗倭神说”

可能是为了侧面衬托主角的勇武,清代抗倭小说中的日本人形象虽然残暴嗜杀、无恶不作,但都颇有实力。例如《绮楼重梦》中的倭王听说中国的富庶后,迅速聚集精兵十万入侵中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清代小说中倭寇的实力是加强了,但是主角们已经开始用仙术了。《升仙传演义》中的济小塘最初只是一名秀才,可他心地善良,不求回报,因此在科举失利后,直接被纯阳老祖点化拥有一身修为。得知倭寇作乱的消息后,济小塘加入军队向戚继光献计,准备在定海县城外堵住倭寇,将其一网打尽。戚继光听后人都傻了,寻思这人懂不懂军事常识啊。没想到,当倭寇距离城池四五十里时,济小塘直接一手神风法术把敌人的归路堵死,并在最后的合围中,于万军中携好友一枝梅力破敌将也律洪并将其生擒。

《玉蟾记》中抗倭奇侠更是威武。明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只能挂起免战牌。修道者通元子听闻后下山助阵。到了军营毛遂自荐,说我要上阵。主帅问他“随带多少兵将”时,通元子淡淡一笑,道 :“不消,只要小舟一叶,舟子一名足矣。”到了战场上,只见他挥了挥羽扇,几万敌军竟然互相攻击,乱作一片。见时机成熟,通元子祭出法宝,直接将倭王魂魄摄走。困扰明廷良久的倭军遂灰飞烟灭。相比较而言,现在一些抗日雷剧里面的什么“手撕鬼子”简直弱爆。

历史中的倭寇群体里不乏汉奸的存在,这在小说中也有体现。在《雪月梅传》中,原本是村民的江氏兄弟在平常就与土匪强盗合作劫掠乡人,在倭寇入侵时积极为敌人引路,甚至直接参与到残害同胞的暴行中去,这些汉奸在小说中多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形象,且下场比真倭更惨。

倭寇

文史君说

明清时期的抗倭小说本身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语言上比较粗俗。小说中的诗词毫无格律、词牌可言,大多是作者一时兴起而作的打油诗。有些作品语言甚至颇为淫秽,如给女性配角起“月月红”等带有性暗示意味的名字。其次,情节设置上也基本都是忠奸对立、才子佳人、善恶终报、高人指点的老套剧情。但是文学上的瑕疵也掩盖不了其思想启蒙上的亮点。正是这些抗倭小说用市井俚俗的语言加以戏剧化的描写,使一代代抗倭名将志士的事迹得以流传下去,也正是书中对倭寇残暴的控诉,才让百姓时刻警惕日本的豺狼野心。

参考文献

邹冰晶:《清代涉倭小说研究》,暨南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

汪向荣:《古代中国人的日本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刘勇强:《明清小说中的涉外描写与异国想象》,《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天上白玉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