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路上,沙僧就打死了一个妖怪,这个妖怪的身份很不简单
沙僧,又名沙悟净,沙和尚,表面上看,是个彻头彻尾的老实人,一路上沉默寡言,除了挑担牵马,似乎只会说一句话,这句话大家还耳熟能详,几乎与申公豹之道友请留步同列,一样的报忧不报喜,张口就是:
大师兄,师父又被妖怪抓走了。
估计每次听到这话,孙悟空都是苦笑兼且无奈的,为什么明明师兄弟三人,但保护唐僧的重任,怎么就落在他一人身上。
猪八戒暂不多说,那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至于沙和尚,他是没有降妖伏怪的本事吗?
估计是有的吧,因为西游记里,沙和尚曾打死过一个妖怪,这个妖怪,身份还很不简单,那么,这个妖怪是谁?
这一回,孙悟空打死六个强盗,又被唐僧赶走,六耳猕猴随之变成孙悟空,乘隙而入,抢走唐僧紫金钵盂以及通关文牒等行李之后,一个跟头翻回花果山。
这个紫金钵盂丢了倒没什么要紧,唐王李世民所赐,对唐僧而言,充其量就是个念想,关键在通关文牒,少了这样东西。
唐僧一行就会寸步难行。
事到紧急,猪八戒要保护师父,半步也走不开,只有沙和尚没事儿可做,遂自告奋勇,揽了花果山追回通关文牒的差事。
话说沙和尚的本事,也的确差了很多,同样回花果山,孙悟空一个跟头,猪八戒一天一夜,沙和尚呢,一路不眠不休,居然要走个三天三夜。
神仙所谓朝游北海暮苍梧的本事,到他这里,就成了虚话。
好吧,就当沙和尚欲行不行,一路考虑怎么与孙悟空应对的方法,事实上,寻常看似木木讷讷的沙和尚, 这回却变得伶牙俐齿,说出许多道理。
都是什么道理。
三天三夜之后,终于到了花果山,见到了孙悟空,当然,这里是六耳猕猴变化的假悟空,真悟空在观音那里,还没回来,可沙和尚不知道,见面之后,还像对当日的大师兄一样,恭恭敬敬的对他说:
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逐赶回家。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
将行李抢去。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
就这话,所谓罪在己身,美归他人,有礼有节,实为道歉之范本,较之账号被盗等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果然,沙和尚这三天三夜没有白过,是拿了好主意的,按理,师兄弟之间就应该一天乌云尽散,从此冰释前嫌,携手共取真经才是。
然而孙悟空,也就是六耳猕猴呢,却有自己的算盘,曰:
贤弟,此论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简而言之,猴子欺心,自己要求取真经,立地成佛,说话间还唤出四个猴妖,化作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等人。
沙和尚至此勃然大怒,曰:
我老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里又有一个沙和尚!不要无礼!吃我一杖!
遂奋勇上前,将这猴精,一杖打死。
这就是取经路上,沙僧亲自出手,唯一打死的一个妖精。
这妖精,身份很不简单,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心腹,当年吃过金丹,喝过仙酒,尝过蟠桃,非但已能长生不老,而且还有变化的神通。
这般本事,却死在沙僧手里,算起来还是误杀,实在是非常可惜。
而沙僧呢,寻常看不见,只是因为没有触及底线,偶尔露狰狞,猴精变作假沙僧,触碰了他做人的原则。
于是便奋勇上前,拼死也要讨个公道,至于之后结果如何,能否顺利从花果山逃生,倒不在考虑范畴之内。
这才是真正的沙和尚,无怪声称;
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
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
当年的英雄气概,虽然已被世俗磨去了棱角。
但存在的意义并没忘却,只要没忘却,那就不能等同于庸人,总有合适的时机爆发,哪怕只是刹那间的光华。
也许,这就是沙僧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