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教法工作室】建构主义在教学中泛化应用的七宗罪
【最终结论】
建构主义是一种伟大的学习理论
对于描述学习的发生非常之到位
对于指导教学也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说到底它是学习理论
不是教学理论或者教与学理论
并不是教与学闭环
因此
不能把这种学习理论泛化
凡事都提建构
每门课都讲建构
从头到尾把建构主义泛化应用
这样庸俗地泛化
这样没有边界的泛化
其结果只能是“伤害”这种理论
【引子】
对比两种场景
第一种场景
几十位来自边远省份的院校一线教师
集中在省会进行教学法研讨
大家都不懂得如何有效教学
也都缺乏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教学法知识
但是其中有人懂得如何组织大家讨论的行动学习技能
大致就如下的方式进行
A.你遇到什么问题,说一下问题情境
B.大家说一下这个问题如何认知、如何解决
C.大家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D.大家觉着这个解决方案对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这样呢
开会一周
学员们每天都是这样学习 讨论过来
那么进行对比的
第二种场景来了
第二种场景和第一种就一个区别
那就是多了6、7位内容专家
专家1:讲解五星教学原理
专家2:讲解合作学习策略
专家3:讲解增强学习体验
专家4:讲解如何教学评估
专家5:讲解如何撰写目标
专家6:教育心理学及应用
专家7:课堂常见问题及归因
等等
A.每天专家输入两个小时
B.大家输出自己对于理论的理解
C.两两搭配完成每种理论下的设计作业
D.全班展示,互相点评
E.思考其教学中的价值和解决的问题
对比下来
大家可能明白了吧
上面两种场景
都是用了建构主义
情境
协作
交流
意义建构
诸要素都有
但是
第一种场景是没有考虑到教的建构主义应用
第二种场景是考虑到教的建构主义应用
其效能对比如何
相信大家心中早有定论
一言以蔽之
建构主义就是学习论
不是教学论
就像人两条大腿
你只强调其中一条大腿
乃至只用一条大腿
你是跑不快的
当然我必须强调
建构主义强调的情境
太有道理了
因为情境是富线索、多线索
无论对于激活还是迁移
都是极有意义的
建构主义强调的协作
太有道理了
因为社会交往促生了意义
社会交流促进了理解
社会交流促进了新旧知识联结
建构主义强调的交流
太有意义了
师生之间就是要对话
这个没啥好说的
建构主义强调的意义生成
太有道理了
意义生成就是形成知识的个人版本
大脑也只关心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
我说
对于内化学习所得
对于外化表达学习所得
建构主义当仁不让
但是
如果无限泛化它的价值
那就适得其反
所以今天我用了一个很有噱头的题目
也是通过一家之言
引起大家的思考
当然 我的水平有限
观点可能不对
但是不影响我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建构主义在教学中泛化应用的七宗罪】
第一,贬低了教的作用和价值
第二,误导为完全自由地建构
第三,不能周全教与学的事件
第四,没有顾及内容本身特点
第五,不易确定教学逻辑起点
第六,忽视了学习过程渐进性
第七,影响评估的层次性设计
【第一】贬低教的作用和价值
如果把教学分成两部分
教与学
前面说了
建构主义对于学的意义很大
很重要
这个不再赘述
但是
如果是从头到尾都提建构主义
那么很容易干涉教
教师们会这么想
我教的不重要
学生如何认为的才更重要
那我直接让他们学就是了
其实
这就完全做了
教非常之重要
因为学习是在观察和模仿中产生的
教师的讲解和演示都是极其重要的
当然
建构主义启发我们在教的时候
要从学生熟悉的出发
要从具体的情境出发
要重视实物的作用
要重视案例的线索
要重视表征的刺激程度
对于教是有启发的
但是
教
就是教
老师的一个重要的职责
就是把概念和案例结合
就是要把要讲的讲清楚
不用一味地去迎合乃至“贿赂”学生
核心大概念 老师自己作为专家
自己杀伐决断即可
案例 的选取 呈现的形式
老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旧知、爱好
做到以上两点
足以
否则面面俱到就是一个坑
隐喻来说
一家面馆服务啊 环境啊 装修啊 固然重要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你家的面好吃
【第二】误导为完全自由地建构
建构主义并不是自由地建构
恰恰相反
结构化引导
脚手架支持在对于教学效能是极其重要的
或者说
我们不是给学生沙子水泥让学生盖楼
而是给学生搭好了楼的框架
让学生去填充内容
结构化引导就是楼的框架
各位老师
你们回忆下你们的课堂
学生刚学习一个内容的时候
啥时候出现过他的理解超出了你的预期范围了
会出现超出的时候
但是一定是在一定的基础上
而不是上来就超出了
那是违背科学和现实的
所以
先有一个教师的引导性框架
帮助学生构建心智模式
后面学生才会发挥
后面学生才有创造
先给学生一个楼的框架
学生盖成一个算不是漂亮
但是基本完整的一个楼
然后去审视、去反思、去修正
他也知道怎么盖楼了
有可能构建出一个更漂亮的楼
而不是扔给学生水泥和沙子、预制板
那样的话学生别说盖楼
能盖出来一个鸡窝就不错了
隐喻来说
你教给学生做土豆丝菜
就老老实实教给学生醋溜土豆丝怎么做
学生先学会了基础版本的
然后创新出各种醋溜土豆丝
而不是扔给学生一堆土豆
就让学生做自己版本的醋溜土豆丝
学生可能能做出来自己的
但是不是高效的
【第三,不能周全教与学的事件】
无论是五星教学法
还是BOPPPS
亦或是加涅九段教学法
都是闭环
就是你一步步去仿效
出来的都是教与学的事件
但是
如果把建构主义封为圭臬
依据它去设计教与学事件
那就没有教了
所以
说到底
建构主义不是教学理论
这个是它先天的不足
这种不周全
本身不是问题
问题是我们要说人话
我们要考虑到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
尤其是对于没有太多理论基础的一线教师来说
教他们用一个先天不足的模型去指导课程设计
可能还不如老老实实要求他们学习BOPPPS
或者五星教学原理
当然
前提是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
【第四,没有顾及内容本身特点】
建构主义指导学生内化
这个价值毫无疑问
但是我们必须考量的是
内化的话最有效的分类是什么
比如
去公共澡堂洗浴
最有效的分类是男和女
你一个大老爷们去女澡堂被打得鼻青脸肿也没人同情
治疗一种疾病
最有效的分类可能是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不一样的皮肤病和程度
用的药不一样
所以
情境很重要
意义建构很重要
协作也很重要
交流也很重要
但是
这个重要是操作原则
并不是有效分类
所以
我们只能说按照建构主义原则
要做这些事情
至于说该怎么做这些事情
对不起
建构主义并没有给你答案
这也是建构主义的一大弱点
我个人觉着答案在认知心理学上
概念要突出原型和关键特征
技能要突出联结、子技能目标
态度要突出立场、理由价值观
长期记忆来说
概念要归集到主题网络
技能要形成肌肉记忆
态度要形成自动反应
上面这样的分类
可能是更有效的分类
基于这样的分类
进行交流、协作、意义构建、协商可能比较好
【第五、不易确定教学逻辑起点】
五星教学原理很容易确定逻辑起点
聚焦问题
你这部分聚焦什么问题或者任务
所以教师很容易抓住这个起点
BOPPPS
第一个就是桥接或者就是导入
导入和课程内容相关的
第二个就是交代目标
所以
教师很容易抓住这个点
但是你看看建构主义
如果用它来指导教学
那么目标在哪里呈现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
目标是不是要唯一确定
老师们就糊涂了啊
这就是一个问题
所以
如果泛化建构主义
教与学事件从哪里开头呢
目标要不要固定下来
这都会给教师带来疑惑
在这里我强调一下
没有明确的目标
就不是教学
明确的目标是教学存在的理由
要依据目标设计教
要依据目标设计学
要依据目标设计评估
目标是教学的最低要求
目标是60分要求
【第六,忽视了学习过程渐进性】
知道(知识提取或再现)
理解
分析
应用
这是我比较喜欢的几个认知层次
不多
也不少
能够指导实践
那么回到建构主义
情境、对话、协作、意义建构
就不如上面的几个词语
能够指导实践的设计
所以
建构主义说的是原则性的
建构主义说的是方向性的
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过程的渐进性
也就在具体指导意义上不足。
【第七,影响评估的层次性设计】
评估应该是多元的
这个毫无疑问
有的纸笔测验可以评估
有的是作品可以评估
有的是需要口语评估
有的需要检核表
等等不一而足
那么
简单来说
建构主义如果说指导评估的话
可能会导致一个点
就是会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
当然
这个也可能是我杞人忧天
【结论】
如果有人说中医没有用
那真是井底之蛙啦
真是夏虫不可语冰
但是如果有人把中医封神
觉着中医无所不能
觉着中医至善至美
那也只能害了中医
客观地认知一个事物的局限性
和
全面地认知一个事物的作用
是同样重要的
在这个维度上
我觉着我的这篇东西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最后
请允许我
致敬建构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皮亚杰(J.Piaget)、
科恩伯格(O.Kernberg)
斯滕伯格(R.J.sternberg)
卡茨(D.Katz)
维果斯基(Vogotsgy)
PS
个人原创
一气呵成
一字不改
仅仅就学术范围探讨
无关任何个人或者任何组织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