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和赵体结合在一起,字形上或者可行,那感觉行吗
真拿颜真卿四十岁以前的正书与赵孟頫的正书结合,无论字形还是感觉未尝不可。可拿《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和赵书结合就得悠着点了。
杂交是产生新品种的直接办法,有自然的,有人为的。自然的结合产生的品种,自然也好怪异也罢由它去便了。而人为的就要考虑它最后要符合人的预期。那在此之前就要了解用以结合的品种的性征,对结合之后的效果有个预判。都不了解拿过来愣试,也不考虑后果就是盲目的。书法绘画如此操作倒也容易,终究它不需像杂交水稻似的经过较长周期才能见到成果。正如此也成了不少急于创新的学书画者首选的方法。
创造一个新字形不是颜真卿他们想做的,通过什么样的笔画字形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才是他们关心的。“一竖如万岁枯藤”不是说笔画形态,而是感觉,是一种审美追求。只要能写出这样的线质感觉,你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形态。喜欢飘逸感觉的,可能就不会认同这个理念。
由上您可以去想,古人或说前人,他们创造的每一种风格样式,是特有的形势和特有的感觉的统一体。只知形式的不同,不知美感各异,强作形态上的结合,偶然形成完美视觉效果,也弄不清它的美感诉求。说直白点,听天由命,是被动的。对于追求个人情性表达的人来说不足取。
不过我又不反对这种尝试,日常所谓的品鉴玩味,也大概如此操作。手里拿起一本某家字帖,眼睛看着那一笔一画的形态变化,用笔使转,心里默道着其中妙处,想着其他书家的处理方式,结合着自己的所求,手里比划着,就这样、这样,取长补短,看能否达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和感觉。实话说这是聪明的,至少算是机智。我前一篇写品鉴功夫,就是此意。我也说过一个朋友十年一帖,初一改帖,便成新面貌,且自然贴切,全如水到渠成,他这是下的苦功夫。甭说这年头儿,哪年头儿能这么坚持的都不多。说古人退笔成冢、池水近墨这可以,抱着字帖死临的没有。品鉴的功夫和动手写的功夫不能偏废。
其实还有个现成的词叫“意临”。这个大家也都知道,总能看到有人数落说前代大书家临不像古人,其实他们是各取所需,就他们从中体会到的优点着手,所谓的临其神,重意不重形。这如不是经过认真品读,能领会其神又怎么得其神。当然也有临写功夫弱,临不像就拿“意临”说事儿、遮羞脸的,就单说了。
这些对于成天玩书法的朋友来说心里没什么不清楚的,我也就是提示喜欢书法,尚未拿起笔来玩的朋友。其实我所有的文章也是这个意思,无意于班门弄斧。即便有些想法看着还算新鲜,也不过人家懒得去想的,比如我现在说,除了不同风格字体间的相互间借鉴结合,未尝不可借鉴自然物形。前边虽说古人从自然形态中感悟笔画线条的感觉“万岁枯藤”“千里阵云”“高山坠石”“屋漏痕”“折钗股”,他们是重其感觉的表现,少有便借其形以成笔划形态的。少又不是没有,王羲之就有“鹅头点”、“柳叶点”等的名目。
原来我也总说,不是用笔写在纸上的线条才叫线条。一根儿竹签子、一段毛线、一节螺纹钢、一串缠绕的藤等等,都可以视作线条。它们的形状、感觉、质感都可以借鉴包括模拟其形,以及组织规律。吴昌硕说画了几十年紫藤,唯草书长进以后画起来才畅手得意。其实一是可以反求,另外再看吴昌硕的紫藤那不就是草书笔法的神采吗!是藤也是书法线条。
何况汉字本就象形而来,虽然不是要倒退回象形字,但模拟自然之形,丰富点线形态变化是可行的。加上自然物象感觉的启示,自然万物本身也是审美对象,只要人们愿意!所谓自然之美,涵育我们的美感,融于书法,呈现在画里。当然完全如实地摹写是行不通的。比如你用竹节状线条组成一个字,可能也挺好看的,但那是美术字,不成书法了。
但最终还是要说不论用什么方法创造字形,那字形的感觉才是最主要的。不要为字形而字形,要为感觉的表达创造字形。不是追求字形的不同,而要追求感觉的独特,所谓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