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4次问礼于老子:老子的回答让孔子受到启迪,一生受用!】

在世界最早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中,除了国外的耶稣、柏拉图、释迦牟尼等,中国的孔子、老子,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也是功不可没的。其中老子的道家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组成了东方文化最传统的源泉,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
2500多年前,在很多古籍中都记载了孔子向老子请教的内容,其中就包括了礼、仁、道、乐等中国文化元素。从已有史籍记载的问礼内容来看:前期问礼,更注重的是礼仪,孔子本身也更多是以学习的心态;但越往后,问礼的内容越深奥,开始涉及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国道教与中国儒学的核心内容。
孔子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关于人如何安身立命的思想,这些思想主要涉及到君臣关系、天人关系、人人关系的处理。而老子,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开拓者和创建者,中国文化成熟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所创立的宇宙本原学说,既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相对立,又与之互相渗透,互相补益,成为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两个主要理论学派。
第一次问礼
公元前535年(鲁昭公七年),孔子第一次问礼于老子,是因周王朝内部矛盾而使老子受到陷害、并被免去守藏史之职、游历各国之时。当老子来到鲁国时,恰逢其在鲁国巷党的友人去世,人们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礼的人,就请他去帮助安排丧事。此时年仅17岁的孔子也去了。因为他有时也担任丧祝,也就是帮助办理丧事,所以也被邀助丧。
这一天送葬队伍正在行进时,突然遇到日食。老子立即让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过后再走。正在前面引导灵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面对精通周礼的老子,他只能按吩咐去做。送葬归来,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孔子认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礼,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长时间过去不知道,等得太久,死者不安,应该继续前进为好。老子便对孔子说:“诸侯国王朝见天子,都是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并祭奠车上的祖先牌位。大夫出国访问也是见日出才赶路,日落即休息。送葬也一样。而不在日出之前出殡、等到夜晚看到星星才出来而赶路的,只有罪犯及回家奔父母之丧的人。同此一理:日食的时候,天很黑,如同夜晚,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是不应该把别人刚去世的亲人置于这样一种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殡时如遇日食,应当停下来,等日食过后再走。”
第二次问礼
公元前526年,孔子第二问礼老子的时候,是老子重回守藏史之位,此时的孔子已经小有名气。25岁的孔子学识已大为长进,其时,鲁国不少少年拜他为师。孔子认为自己所掌握的周礼知识还不够系统,尤其是关于周礼的理论原则,自己知道得还很肤浅,就决定和南宫敬叔一起,到洛阳向老子学习周礼。
根据《史记》和《孔子家语》记载:这一次,孔子提出的问题,仍集中在丧礼方面。孔子问:“在什么情况下,各宗庙之神主需要请出呢?”老子回答说:“有这么几种情况。天子或诸侯去世时,由太祝把各宗庙的神主请到太祖庙里,这样做是表示列祖为国丧而聚会,这是礼规定的。等到安葬好哭毕,丧事办完之后,又把各宗庙的神主请回各自的庙里。”老子特别强调说:“凡迎接神主出庙或回庙,都要有仪仗队,不准闲人窜动。”
孔丘又问:“大夫家中8到11岁的孩子死了,能用衣棺吗?”老子答道:“从前8至11岁的小孩死了,葬于园,不葬于墓,不用衣棺。”即葬于田地,不能葬于祖坟里,也不能用棺材。这种习俗,如今在一些地方依然沿用。孔丘又问:“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争。如果在战事进行中父母去世,是停战服丧还是继续打仗呢?”老子回答说:“子女在为父母服丧期间,按礼说是不能打仗的。一般情况下,不能因为贪图便利而不认真服三年之丧。”
从前两次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内容看,对他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收益,更不要说对孔子思想的影响了。
第三次问礼
而孔子第三次问礼老子,其意义就非常的重要,这是老子免官归乡后,此时孔子40岁。孔子自洛邑访学问礼于老子后,虽学识精进,气质醇和,作风也更加朴实,向其拜师的鲁国人也更多,但他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到各地访问学习。
一天,孔子带着子路等人和准备藏于周王室的书册,来到了老子的家乡陈国(后入楚)苦县。他们见到老子,说明来意,请老子推荐藏书名单。出乎孔子的意料,老子拒绝了。老子之所以拒绝,不仅是因为周王室藏书已名存实亡,更因为此时的老子已非孔子此前拜见的老子了。但孔子不了解老子的新境界,仍然停留在过去那个熟悉周礼的老子身上。
孔子先引述六经,想以六经中的理论及六经的价值来说服老子。老子不便阻止孔子的申述,但又不想听下去,就打断他的陈述说:你的话太冗长了,讲讲要点就可以了。孔子看出老子意思后马上又解释,六经的根本在于“仁义”。我就是以“仁义”为标准,来衡量一切的。
老子微微一笑,问道:仁义是人的本性吗?什么是仁义呢?孔子急忙回答道:君子不仁便不成其为君子,不义便不能生存。仁义,确实是人的本性。心中正而无邪,愿物和乐而无怨,泛爱众人而不偏,利于万民而无私,这就是仁义的大概。
老子摇摇头,然后缓慢地讲述道:你后面说的这些话真是危险得很呀。现在讲泛爱众,不是太迂腐了吗?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实际生活,都明白地证实了,所有讲无私的,恰恰都是为了实现自私。
孔子这次访问老子,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他和老子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有着根本的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
第四次问礼
孔子第四次问礼于老子时,已50多岁了。此时老子已与周礼决裂,走向探索新的治世方法,并进而探索宇宙本源,形成了道法自然、以无为本、有无统一的天道观。而此时,在鲁国的孔子,仍为苦苦探索天道不得而苦恼。当他听说老子隐居沛地,经过探索已获得天道的消息后,便决定再一次访问老子。他带了学生向南一直来到沛地老子隐居之所。
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彻夜长谈之后,带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看祭神之典,考查周国的教育基地和祭祀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在周国呆了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子送孔子到当时的宾馆之外,就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到了黄河的岸边,看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势如万马奔腾,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子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老子塑像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