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想要变男人,少不了被“教书育人”
我们常歌颂赤子之心或者是赤子,在人们看来,赤子代表着一种美好的愿望,这种愿望是纯洁的,善良的,不容玷污的。也正是这样的属性,赤子才让人向往,然而向往归向往,因为这是一种向往,所以我们才不能轻易达到或者是达到。因此,赤子也是最为珍贵的,赤子之心同样。
然而正因为它是纯洁的,单纯的,善良的。因此,赤子之心也是非常容易被塑形或者是玷污的。正因为涉世未深,所以才会被各种各样的我们所认为是低劣的品质所侵蚀,也正因为善良,所以赤子是不具备辨别能力,最终,赤子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势力所袭扰,最终泯然众人。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说的就是一个纯洁善良的赤子之心,这个赤子之心最终没有逃过被污染的命运,然而整个过程并不是非常顺当的,而是极度让人所反感的。也正因为如此,本片也才分外的真实。童话故事终究是童话故事,人总是要醒来的,醒来了之后,身边没有美丽的童话,有的只是现实中的真实。
《挑逗性谋杀》可以归结于一个赤子被社会按在地上摩擦,最终落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结局的故事。一个纯洁善良的男孩,喜欢一个女孩,然而这个女孩却不同于男孩的单纯善良,她是一个非常变态的存在。
女孩为了追求刺激,挑唆了男孩与陌生男孩之间的矛盾。女孩假装自己是一个受害者,最终成功的挑唆了纯洁的男孩杀死了另一个同样是追求自己的男孩。于是,纯洁的男孩就只能跟女孩两个人开始逃亡了。
为什么说女孩是非常变态的存在。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她面对兔子和活人之间的反应。对于死在自己石榴裙下的男生,她可谓是冷血无情,且并没有对于这个男生有任何的同情,反而是觉得这一切都很刺激。
然而她面对在逃亡路上撞死的兔子的时候,却坚持将兔子掩埋,并因此和男生大吵了一架。她这种对于不同的对象之间的不同的处理方式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不愿意踩死一只蚂蚁的希特勒却热衷于屠杀犹太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变态吧。
然而纯洁的男生并没有觉得这一切有任何的不妥,他依旧是被身边的这个女人所左右。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女孩威逼利诱下,男孩陷入到了更深的麻烦当中。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另一个强壮的成年人。两个人被目睹了埋尸的经过之后,被抓了去关在了地窖里。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觉得此时此刻的女孩即将要倒楣了,事实上,这次倒楣的依旧是男孩,这个纯洁善良的男孩在接连逃过了自己喜欢的女孩的伤害之后,却依旧被这个成年人蹂躏了。
此前的男孩在面对性的时候,是畏缩不前的,然而在面对这个成年同性之后,他被启蒙了。确实,这一点来说,本片够变态。
然而本片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当男孩被一次次犀利的洗礼所“招待”之后,他依旧是善良纯粹的,这一点精神或者说是品质最为难得可贵。因此,本片在结尾之处,我们所看到的男孩并没有因此而责怪女孩,也没有因为被囚禁而对于成年人有任何的怪罪。他默默的承受了一切,当然,还有自己的结局。
很多人对于成长的理解,总是伴随着理解一些什么或者说改变一些什么。但是带着这个目的去看待本片的话,好像不完全对。本片最终并没有改变一些什么,也没有妄图让观众理解一些什么。
男孩和女孩各自的性格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男孩依旧是赤子之心,女孩依旧是非常变态。而作为催化剂的男人也没能在自己的角色扮演上给与本片更多的冲击。他更像是一个工具人,仅仅是扮演者工具人的角色,而没有任何太多别的发挥。
我们所理解的成长是最终走向一种妥协了的道路,就像是男孩想要逃生的时候,正常人在这个时候首先会想到将床上的那个曾经囚禁自己的人杀死。然而男孩并没有这样做,他反而是阻止了女孩这样做。
最终两个人顺利的逃生。不止这个时候男孩显示出来了自己的赤子之心,而且在期间的很多不同的时刻,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来理一理的话,男孩都有逃生的机会,然而他却并没有很好的发觉这个念头,这一点来看,赤子之心并没有因为受到了创伤而有太大的污染。
因此,赤子之心在本片中是存在的。如果单纯的将它看作是一部成长教育的电影,那明显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本片再一次回归到了刚开始的话题,什么是赤子之心?赤子之心为什么这么宝贵。
原因也很简单,这是一个讲述单纯在经历了成长必须的不单纯之后,依旧是以单纯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的电影。
赤子之所以称之为赤子,因为成长所经历的一切创伤以及毒瘤被倾倒进这个“池子”之后,这个“池子”却没有被污染,它依旧是保持着自己内心的某种坚持,因此,在本片中,庆幸赤子,没有变为“池子”。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