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以命赌命,只为从深井里救出素不相识的她

2019年11月,临近年底,河南鹤壁市的赵中利带着3岁的女儿子晴在附近走亲戚。

当与亲朋好友在饭馆欢聚一场,吃饭结束准备回家时,他转头却发现:女儿不见了。

明明几分钟前还在自己身旁玩耍。

来不及反应过来,就听见了院子里有人大声疾呼:“这儿有个小孩掉井里啦。”

赵中利心中生寒,立马踉跄地跑着过去。

果然,真是自己的女儿,不小心掉进废弃的机井里了。

小女孩的身影在井底微弱地挣扎,撕心裂肺地哭声阵阵传上来:

“爸爸,爸爸,救我。”

可废井又窄又深,再怎么探身伸手都是徒劳,身为父亲的赵中利焦急无措,听着女儿的哭喊,更是犹如被一下下尖锤敲击心房。

没过多久,接到报案的消防队伍来了,民间救援团队也来了。

但营救工作的开展,却比想象中要棘手许多。

经过探测,整个机井的深度约30米,井里大概有16米深的积水,距离地平面的位置,相对于5层楼的层高。

而才刚满3岁的子晴,正是被卡在积水处,头朝上、小腿浸没在水中,整个人动弹不得。

最麻烦的是,井口的大小直径,仅有30厘米宽。

普通人根本无法下井进行救援。

消防团队立刻制定了两套紧急救助方案:

因为井口太过狭小,于是想要找到一位,肩宽小于30厘米的人下去,这是最便捷的救援方法;

与此同时,救援队调来了7台挖掘机和几辆渣土车,准备在另一头重新挖井凿洞,铺设通道。

附近的居民听说要找合适的人下井救人,都纷纷赶到现场主动请缨。

在寒冷的冬夜里脱光上衣,二话不说地配合工作人员量肩宽、量血压。

一边挖土运土施工作业,一边排起长队测量体格。

虽然已经是深夜,整个院子仍被照的灯火通明,数百人为救子晴不停地忙碌努力着。

可惜,事与愿违。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不仅久久找不到合适下井的成年人,就连旁边的挖掘工作,也因场地受限而进度缓慢。

子晴独自被困井中,已将近有两个小时。

氧气愈发稀薄,伤情无法判断,年幼的孩子究竟还能支撑多久,没有人敢保证。

崩溃绝望的赵中利哭晕过去好几回,紧紧扒拉着井沿边不肯松手,叫喊道:“我可以,让我下去,我要下去。”

消防人员连忙拦住阻止。

就在陷入僵局之际,斑马救援队的队员王庆军突然想到一个办法:

既然成年人下不去,或许换个骨架小的孩子能行?

而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14岁在读初三的儿子——王泯燃。

人命关天,这也许是救子晴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王庆军立即拨通妻子的电话,看她能不能赶紧带着儿子过来救人。

本来在家里已经准备入睡的母子俩,一听说情况后麻利地套上衣服跑下楼。

儿子大步流星地冲到最前头,比谁都要着急,还不断催促着说:“妈!你快点!快点!。”

终于赶到现场以后,经过医生的测量,王泯燃的身体状况和肩宽比例都符合救援的条件,肢体动作也足够灵活柔软。

但看着眼前男孩多少还带着点稚气的脸庞,消防队队长犹疑了。

总不能拿一个孩子的命,去赌另一个孩子的命。

队长问了一句:“你几岁了?”王泯燃脱口而出:“我17了。”

故意瞒报夸大两岁,是怕不被允许下井救人。

消防又去征询父母的意见:

“你们同不同意让他下井?”

“万一有什么后果,能不能承担?”

“能。”

简单且坚定的回答,重燃起另一个家庭的希望。

消防队员马上对王泯燃进行一对一的突击培训,教他如何使用救命绳,如何在井下探索操作,如何正确套绳到小女孩身上。

救援虽说已是刻不容缓,但是这一刻,没有任何人上前催促打扰他们。

训练过后,为了可以使自己更方便救人,王泯燃在北方的寒冬腊月脱光了所有外套、鞋子,只剩下一身保暖内衣。

原本已经哭晕过去得赵中利,听说找到了合适下井的人,强撑起身体叮嘱消防队:

“一定要先保证别人的安全啊!”

救援正式开始,王泯燃套上重重绳索,带着氧气管,身体倒挂180度,以头朝下、脚朝上的方式准备下井。

但对于毫无经验的14岁少年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一、二次下井,由于自身的紧张和压力,加上位置不对,王泯燃刚下降了两三米,便被井壁的一处凸出卡住,只好重新被拉了上来。

父母和消防队员不断鼓励着他,王泯燃逐渐变得沉着。

第三次下井,准备要到井中央的时候,王泯燃感觉氧气有点不足,又被迫返回。

王泯燃一次比一次下得要深,直到第四次下井,终于可以看到子晴了,他开口安慰女孩说:“小妹妹你别怕,哥哥来救你了。”

但这次又被放长的氧气管阻碍了,再次宣告失败。

长时间的倒挂悬立,头部大量充血极易造成眩晕,在场所有人都非常担心王泯燃的身体状况。

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被抓住双脚,一次次地投放下井,在半空中来回拉扯,父母的心也似油煎般地难受。

队长告诉他们:“如果你现在不想让孩子下了,我们可以终止。”

但王泯燃的母亲只是说了句:

“只要我儿子身体允许、心理允许,我没意见。”

“我尊重孩子的决定,我愿意让救。”

王泯燃如同所料,并没有因为前几次的失败而气馁,反倒越挫越勇,连自己的手掌被擦破都没发现。

消防员给他戴上手套,在第五次下井时,仅差两米,他就能够着子晴了,却由于摄像头太大,王泯燃无法继续向下,只能再次被拉了上来。

途中他清晰地听见小女孩在喊:“哥哥你别走,哥哥你别走。”

她在求生,她想活。

王泯燃不想再耽误,稍作歇息后,马上开始第六次下井。

这次,他在井内待的时候格外地长,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原来王泯燃终于成功地给子晴套上了绳索,只不过是井内的空间狭小,他无法大幅度地动作。

回到地面后,确认子晴已经被绑好,消防员让他赶紧回屋内取暖休息,可王泯燃依旧放心不下井下的小女孩,母亲给他递上羽绒服和鞋子也不肯穿,说万一没绑好,他要随时准备再下去。

万幸,没过多久,外边传来一阵喧闹和掌声,消防员顺利地把子晴拉上来了,已被紧急送往医院。

小女孩得救了,王泯燃成功了。

这场惊心动魄的营救,眨眼已经过去了两年。

当初凭着一腔孤勇下井救人的14岁少年,已经成为一名踌躇满志的高中生,正在备战考取理想大学。

而独自被困井里彷徨无依的3岁小女孩,被救出生天后,也变成了一名将要背起书包读小学的学生。

原本素未谋面的王、赵两家人,还通过了这次救援结缘,成了逢年过节常联系走动的“亲戚”。

赵中利说:

“泯燃是我女儿的救命恩人,他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1加1大于2,美好的结局。

发生在19年的这个故事,能够再次重登热搜,是因为哪怕放到今天来看,依旧足够令人感动。

特别是营救过程中的几个细节,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第一点是:“弱者”的强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会经常被一种“弱者定律”给绑架。

曾有一位知名律师,带着他两个孩子(六岁、半岁)坐长途火车回北京。

因为买了两张都是上铺的票,于是,上车后他开始找人商量换个下铺。

邻座的第一个男生,开始答应了,但后来坦白说自己的腿受过伤,不太方便还是不换了。

而第二个男生,更是直截了当地拒绝律师的要求。

后来,这名坐拥200多万粉丝的律师,被拒后多少有点心生不忿,回去写了一篇《火车换铺有感》。

在结尾他这样写道:

至于那两位男生,你们的做法也没错。只是有朝一日,你们也会为人父,也有带着孩子出现的时候,希望你们不会遇到当年的自己。

字里行间,直指那两名不愿换铺的男生冷漠无情。

但没曾想,律师独自带着两名孩子出行的“弱势”,还秉持着一股“我弱我有理”的态度,不仅没有如他设想那般,引起网友的同情。

反倒招来不少骂声。

凭什么你嘴皮子上下一碰,人家就要给你换铺?

明知道要带孩子出行,为什么不提前做好安排?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恃弱行凶”的例子,我们都见过不少。以“我弱”作为武器,到处道德绑架、强迫他人,只为了自己能受益,似乎也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十分佩服被困女孩的父亲。俗话说:生死面前无大事。

在当晚的那种情况下,自己的女儿离死亡仅有一步之遥,让少年下井救人,几乎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但自始至终,作为父亲的他都没有勉强过男孩做什么,更没有强求过对方父母付出什么,在悲痛之余不忘记的,还是要先保证别人孩子的安全。

面对生死关头,同为父母,将心比心,他担心井下3岁的女儿,也担心眼前这个只有14岁的陌生少年。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是一种少见的“弱者”强大与正直。

在日常生活里,没有谁会成为绝对的强者,在不同境况、不同遭遇之中,你我都有可能是“弱者”的一员。

但是,我们也理应自觉意识到,无论是谁都从未被赋予,可以过度无理胁迫他人的权利。

试着去秉持一份“弱者”的强大,时刻不忘给予他人留有余地。

●第二点是:父母的“放手和成全”

毋庸置疑,14岁的王泯燃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倒挂下井,只为救一个毫不相干的小孩,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勇敢。

但这份勇敢,到底还是离不开自身父母的支持,甚至可以说,是从父母身上延续下来的。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当王泯燃已经四次倒挂入井,却仍未能成功把人给救上来。

消防队长问王泯燃母亲,如果想要放弃,这边可以随时终止。

但她却很肯定的回答,只要儿子愿意,自己没有任何意见。

后来的采访中,王泯燃母亲袒露,虽然自己嘴上说着愿意让救,但心里是矛盾的,一旦孩子卡到半空中怎么办?

她不敢想象。

可因为儿子救人的意欲和信心依旧很强烈,作为母亲,她选择的便是尊重儿子、相信儿子。

这让我想起另一位母亲的经历。

她说自家学医的大儿子,毅然决定要去西非的狮山共和国当4个月义工。

那是一个爆发过伊波拉病毒、结束内战才两年,医疗条件差到2017年才进口了全国第一台CT扫描仪、疟疾横生、死亡率超高、极度落后……的国家。

为此,她已经忧愁得好几夜都睡不着觉。因为自己明面上咬紧牙关说支持,其实心里很害怕,害怕自己的儿子去一个通讯和医疗条件都极其差的国家后,不能平安回来。

这位母亲好几次跟儿子做思想工作,劝说他要不换个条件好点的地方?

儿子却坚决地说:“正因为医疗条件太差,我才要去当义工,帮助那个国家改善医疗环境。”

小儿子在这时候也插嘴了,说:“妈妈,那你认为谁家的孩子才应该去?”

听完这两番话,这位母亲愣住了,也突然平生第一次试着,开始把目光放在真正生活贫困和不幸的人身上。

后来,她给将要出发的大儿子发了一条短信说,从这件事当中要反省自己两点:

1.我过去从未真正关心贫困的人,我只愿意付出自己多余的部分去帮助他们,并没有准备好牺牲自己。

2.当我想着把你培养成材的时候,是希望你将来有更好的生活,最后却变成,你想要有一个更好的世界。是我没有跟上你的成长。

从这两位母亲身上,我都看见了一种直叫人肃然起敬的勇气

——对下一代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为此,她们宁愿隐忍,也选择了放手和成全。

这种带着爱意的“边界感”,不过度参与和干扰,全力支持着自己的孩子的决定。

反而更能够让他们的内心,逐渐变得强大且丰盈,以更无畏的底气,拓宽着自己的未来。

●第三点是:付出善意后的“期待”。

有人说,总感觉现在的社会,仿佛变得越来越戾气了,想着与人为善,却成了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甚至连“好人”也像是变得是一个可以嘲弄的词。

因为总会有人不知感恩,也学不会易地而处、体谅他人。

所以,我们都开始小心翼翼地、收起了自己柔软和善良的一面。

但其实是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跌入了一种付出善意后,暗中期待得到等值“回报”的陷阱中。

这种“回报”,未必是物质上的,更多是情感上的,或许是一句感谢,或许一声关照。

另一方面却很容易忽略,要是过多地追求别人的反馈,我们终究会迷失本心。

正如这次救援当中,无论是想着自己骨架小的儿子,也许适合下井救人的王泯燃父亲,还是始终无怨无悔、宁愿倒挂6次都不放弃救人的少年,从一开始都不会说期待着说,他们的这份善举,是否能得到赞誉和感恩。

而只不过是选择尽全力去做了一件,遵循自己本心的事情。

王泯燃一家人,让我看到最大的善意是:

如果这是自己无法承受的痛苦,也不忍心眼睁睁看它发生在别人身上,哪怕只是一个陌生人。

这和能否得到回报无关,是一种真正藏在骨子里的良善。

我知道,人心有时候并不会如想象那般美好,也会时常让人感觉失望,但我认为,这更多的不过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而不是让我们放弃,对善良的追求。

我想这也是少年英雄王泯燃,时隔两年后,重新站到大众眼前的最大意义。

世人只管选择善良,剩下的交给时间。

愿你我能共同守住,人间的温暖和微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