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一次藩王造反胜利,他胜在哪里?

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造反要夺了自己侄儿建文帝的皇位。但是,朱棣的地盘很小,虽然军队战斗力极强,整体实力比建文帝弱很多。而建文帝也拿朱棣没办法,战线一直僵持在如今河北一带。

这个时候,双方玩起了间谍战。先出招的建文帝,他派人去联络朱棣的儿子和将领,许诺给不记前嫌,并开出高官厚禄的来让他们投降反戈一击。但是,朱棣防的好,四处安插耳目,不给部下私人空间,让建文帝的谋划彻底落空。

朱棣想,侄子玩阴招下三滥,我这个做叔叔的也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就派人去南京皇宫结交建文帝身边的太监。建文帝接受传统儒家教育,对太监这个群体是极度反感,对自己身边的太监是极度苛刻,动辄打骂甚至处死。这些太监对建文帝自然也是新怀怨恨。这下朱棣派人来主动结交,自然就是勾搭在了一起做起了朱棣的内应,大量的情报和决策陆续传到朱棣的军中。

朱棣通过这些情报,朱棣发现建文帝把内部兵力往外派,造成了南京附近的守备力量空虚。于是朱棣果断出击,绕过建文帝主力部队,直逼南京,最终夺得了皇位。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少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之一。

●谋略分析:朱棣造反的过程,堪称一部活《孙子兵法》,当然朱棣本人也是沙场老将,实战经验丰富。从大的战略角度上看,朱棣比建文帝弱,所以想通过正面战场来取得胜利,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朱棣在结合情报之后,立即采取了“以正合,以奇胜”。正面战场保持对质,牵制建文帝主力。而奇兵由自己率领,直击空虚的南京。

从细节战术来说,《孙子兵法》兵法中提到“避实击虚”。朱棣军队少,所以正面战场不管怎么打,就算胜了其实也是输了。而且胜算也低,因为实力不对等。所以,朱棣绕过建文帝主力,把主要力量和资源集中在一起,攻击空虚的南京,形成局部压倒性的优势,极大的提高胜算。《孙子兵法》也提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就是这个道理。既然我整体赢不了你,那我就先集中力量把你一个部分打掉再说。

从情报工作来说,朱棣知道自己带着这些人造反,主要是靠感情维系,一旦有利益的考验,很难不出什么幺蛾子。所以,提早防着,不给这种机会出现。另一方面,朱棣自己也有情报需求。建文帝手下的大臣朱棣是收买不了的,成本太大,而且别人为啥要帮一个造反成功率极低藩王。只有建文帝身边那些地位极低的人,既能接触到机密情报,因为身份地好收买。在杜牧注解《孙子兵法》中提到有七种人可以发展成为内奸。其中一种就是“有过而被刑者”、“有宠敝而贪财者”,恰好建文帝身边的太监即是经常被打骂、又是十分贪财的人,属于朱棣可以发展的内奸。事后朱棣也对这些太监丰厚的回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