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才能让碎片化阅读收获最大?
今天,我们聊聊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从出现之时起,便一直伴随着争议。
有人说碎片化阅读很好,利用碎片化时间看点小文章,听点短音频,就可以增加知识;
也有人说碎片化阅读不好,它会让我们失去专注做一件事情的能力,不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那么,碎片化阅读到底是我们的福祉还是灾难呢?
在我看来,只要方法得当,碎片化阅读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收获。
那么,怎样的碎片化阅读效果才更好呢?
以下几个方法供您参考。
1.记录自己有哪些碎片化时间
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前提,是了解自己有哪些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时间。
如何了解呢?
学会做记录。
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提到,许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保持着记录时间的习惯,并定期拿出来检讨。
记录时间也有很多方法,你可以手工记录,也可以用软件记录。当你开始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都花在哪里了,你自然也就了解自己有哪些碎片化的时间可以利用了。
2.提高碎片化阅读的筛选标准
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每天醒来,我们就会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
有时候,我们会被一些文章的标题吸引,但是打开正文后又觉得没什么意思,所以匆匆看上两眼又关掉;
有时候,我们觉得得了解一下热点,所以有点时间就去翻一下网络上的热搜,但是这些信息,到了第二天基本就被我们忘了;
有时候,我们希望在一篇文章中发现一些“干货”,用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信息,但是看完之后才发现,只是又一次被骗了点击;
……
这些都属于碎片化阅读,但是这样的碎片化阅读,有效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这些内容,大都属于粗制滥造,除了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对我们的成长基本没有帮助。
那么,怎样做才能避开这些粗制滥造的信息呢?
就是要提高碎片化阅读的筛选标准。
一是对阅读材料进行严格筛选,把那些粗制滥造的订阅源取关;
二是精选更权威、可信、高品质的信息源,同时注意把握数量,宁缺毋滥。
3.清点自己已有知识的欠缺
碎片化阅读最好的状态,是把一个个小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围绕某一领域自己所欠缺的部分,进行补充学习,最终完成个人知识体系的搭建。
打个比方,我想要精进一下写作这门技能,那么我可以把自己每天的碎片化时间规划一下,全都围绕写作这个主题中自己还不太了解的选题、标题、结尾这几部分进行阅读和学习。如早上起床之后有点时间,我会读一些起标题技巧的文章;中午吃完饭有点时间,我会阅读一些选题方法的文章;晚上睡前有点时间,我会阅读一些文章结尾方法的文章。
这样,虽然读的都是碎片化的知识,但是整合起来,又都是提升写作能力的。
通过这个例子是想告诉你,想要让碎片化阅读效果最大化,在阅读之前,最好先花一定的精力,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内核,然后围绕这个内核,清点一下自己在这个方面还存在哪方面的欠缺,然而再围绕这个欠缺去找资料和阅读。
4.回顾总结以及输出
读完并不是碎片化阅读的结束,读只是碎片化阅读的第一步,想要把这些读到的内容真正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对这些知识进一步加工——整理、回顾总结甚至输出。
我们的时间不总是完整的,局部、碎片才是真实的。
发现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提高所阅读内容的筛选标准,找到自己当下的欠缺,进行多轮的整理、总结和输出,才能在碎片化阅读中完成高效学习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