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晓锋:使命愿景是人性的高级境界
大家好,这里是湖畔大学5周年特别策划专栏——“重返课堂”系列,我们将持续推送湖畔大学过去五年的精彩课堂片段。
今天是校董邵晓锋(花名郭靖)在湖畔授课内容的节选。郭靖是刑警出身,2005年在马云邀请下加入阿里巴巴,负责过网络安全、淘宝、支付宝等多个业务,是阿里巴巴合伙人之一。他主要分享了使命愿景对创业者的重要性,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下为课堂节选:
创业者进入湖畔,哪怕来的时间不长,听到最高频的词也会是“使命”、“愿景”。
我一直觉得人有两个层面的需求,一是物质或者生存需求,另外一个必然是精神层面的更高级需求,主要包含两个领域:一是对艺术的追求,另外一个就是成就感。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而使命愿景是人性的高级境界,就体现在人的社会属性上。
从2005年加入到现在,我在阿里呆了十几年,干过很多岗位。坦白说,促使我能够在这里继续如此拼命干活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马云,我认他这个人,我们之间有充分的信任,只要他想干,我一定帮他干。他最让人佩服的是,能够把他一个人的使命愿景,变成一个团队的使命愿景。
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年跟阿里一起走来,参与阿里发展的大部分过程,我是真的很认同阿里巴巴在做的事,这背后仍然是对它使命愿景的认可。从人性角度来说,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不同类型的获得感,经济利益是最低层面的获得感,更高一层的是因为做的事而获得的成就感。
我在杭州做了20年刑警,保了一方平安,这是比我拿再多工资、奖金都要高和重的成就感。到阿里也是一样,早期的时候,我特别开心的是一个产品的上线,如果好,一天就有几百万人在用,成就感特别强。而这种成就感反过来会让你更加相信企业的使命愿景,从而变成一个正向循环。
一个企业能做多大、多卓越,跟创业者的格局眼界紧密相关,而使命愿景是撑大格局的最重要手段。使命有多大,决定了格局有多大,而且是自己坚信的,因为使命愿景本身没有对错。
阿里巴巴所有的业务布局,从B2B、淘宝到支付宝,再到物流、云计算,一切都是围绕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使命而来的,我们不会跨界去做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或者跟阿里巴巴的使命完全不搭边的东西。
有段时间,阿里内部也曾对一些商品的自营问题有过激烈讨论。因为我们是平台,拥有大量数据,非常清楚地知道什么商品最好卖,接下来会流行什么商品,哪些品类的商品利润率最高,只要挑几个品类做自营,就很容易赚钱。
但这件事被无数次否决。
我们很清楚,一旦尝到自营暴利的甜头,就一发不可收拾,只要开一个口子,平台的意义就没有了,生态的意义就没有了,等于既做教练员,又做运动员,会破坏整个平台的规则,“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可能就变成了“让自己家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就严重违背了阿里巴巴的使命。
当你做街边的小商贩时,只是找到一个机会能赚钱就挺好了,它跟社会的关联,就是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底线;当你做到一个小企业的时候,就开始要去追求体系化、可持续的利润,就必须持续地实现一定的客户价值。
到规模性企业的时候,你就会追求所处的行业的影响力和领导地位,这时,你在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底线的同时,还要思考怎么对这个行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你要去思考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当你发展成一家卓越企业,对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时候,你就必须把企业跟社会变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一家企业的使命愿景决定其跟社会的相处方式,而与社会的相处方式又关乎其面对的外部环境。企业只要到一定规模,跟外部环境的交集就会越来越重;而随着规模不断变大,行业、社会、政府跟企业的关联、对企业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站在政府和社会的角度思考公司业务。马老师给淘宝设的第一个KPI是“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这就是在替政府解决就业问题。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再去跟相关政府部门打交道就会顺畅得多。
规模越大、社会影响力越大的企业,越要站在这样的角度去跟政府交流,而不是等危机来了之后,去求政府解决问题。企业不要只关心创造了多少利润,在行业的市场占比有多少。如果不能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都是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