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剪影

这是一本具有“剪影”性质的书,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评论,是因为:一方面,作者在本书中拣选74部跟爱情有关的电影,用文字勾勒其中的爱情故事;另一方面,文字的叙述变视听效果为精神体会,写下故事内的精彩和故事外的感悟,也产生了剪影艺术的效果。

在这些电影的“剪影”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悲苦的离别,蓦然回首的醒悟,皆大欢喜的结局,缱绻温柔的人生,无助迷茫的求索……而这些都有一个主题“爱情”

爱之谜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一部国产的电影叫做《爱情你姓什么》,虽然这部电影早已经不能入今天年轻人的法眼,但这也说明了不同时代的人一直都在思考着这个谜题。其实更久远的一些动人故事中,这个谜也依然存在。孟姜女万里寻夫时,她在寻找的难道不是那份属于自己爱情?李清照乍暖还寒时以酒浇愁时,她在难道不是在享受相思?享受爱情?陆放翁晚年吟唱“错、错、错”的钗头凤时,他难道不是在痛苦中祭奠自己昔日的爱情?汤显祖在《牡丹亭》中以穿越的手法塑造杜丽娘之时,难道他心中没有一分对爱情的赞美与憧憬?
在今时今日,“爱情”已经不是一个禁忌语,而人们对她的追索反而更加急切,这一点不用展开来说,从“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山盟海誓,到“这就是爱,糊里又糊涂”的呼喊,足可以说明这个谜题依然存在。
“爱之谜”有时更像潘多拉的魔盒,它给人带来痛苦,也同样给人带来希望。

爱之梦

“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男不怀春”,歌德道出了少男少女在懵懂中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其实,这份情怀并不单单在体现在年轻人身上,这本情怀其实根植于每个人的一生之中。
对爱情的追求是每个人的权力,这种权力与生俱来,它不因年龄而改变。只不过人是复杂,每个人的“爱之梦”也是多样的。从亚当夏娃,到现在的情人小三,在漫长的人类成长中“爱之梦”已经被演绎得五花八门,但其基本的状况却没有变——“心若在,梦就在,大不了从头再来”。

爱之境

什么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是轰轰烈烈?是死去活来?是相守一生?是生死与共?……
这个问题同样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之境,不可预料,甚至不可理喻。但一般来说,懂得真爱的人,往往是重感情的人,人们经常管这类人叫做“性情中人”。其实把“性情”两字拆开,我们就可以发现人的本能的一面和社会化的一面,有的人追求前者却永远不被人们赞赏,而有的人强化后者却产生了“精神恋爱”现象。
原来“爱之境”的最低标准在于“情”的交流,在于“情”的互动,在于两情相悦的契合。

爱之镜

“所有的爱情都是电影,所有的电影都讲爱情”作者的这句感悟,透漏出一种有情的色彩,真体现了王国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说法。
“生死爱恨”“束缚与自由”“孤独与寂寞”这些经久不衰的文艺主题,只可以用文字表白为单一的形态,在人的身上这些情感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在影视片中,导演常常用很多其他的情节和情态来表现爱情的可贵,因为导演们懂得怎样制造“悲剧效果”“喜剧效果”以及“悲喜交加”的结局。
电影的观众往往受影视音效的冲击而成为接受者,每一部凄美的影片都让人满足了对“爱之梦”的幻想,都给出了一种“爱之谜”的答案,都做出了一种“爱之境”的展示。但这还不够,除非,每个人都能获得一些属于自己的爱之感悟,在其中获得一些情感体验,这样的切己之思才是爱的借鉴。
但有一条,爱情总是超乎意料之外的,无论一个人如何规划自己的爱情,但真正的爱情总是在你的视线之外的。无论你准备好了多少对爱情的剪影(辛勤修炼、小心呵护、珍惜拥有、平平淡淡),但当那个与众不同的侧影出现时,你也许会发现,那诸多的剪影只是用来参考的。

最后,感谢作者为我们呈现了这本异彩纷呈的爱情剪影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