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拾零】 我在一个社区的部分回贴

大约二十年前在“超星读书社区”论坛上的部分回帖,论坛早已消失,只留下这些“闲言”了。

*读书应当读出趣味,殊不知山川文化、民俗风情本自有其魅力所在,光会搜集、浏览是不会体会到的。

*其实是唯心也好,是唯物也好。又有什么关系?我们不能以后人的眼光,看清所有前人的智慧。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从前人那里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正如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

*我认为精神固然重要,但应起码有必要的生活条件。如果人快饿死了,难道想一想就不饿了?其实,精神与物质本就是不可分的,何必过于夸大某一方面呢。
再者,就是无欲无求的思想使得古老的中国在近代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也没有很好的应对外来的挑战。

*《大西洋底来的人》曾是童年时印象最深的科幻片。那奇妙莫测的大海,奇异的故事。为很多人打开了幻想的大门。也见过根据剧本出的书,不过现在恐怕不好找了。

*我想我辈读书人总应有些修养,“息事宁人”这四个字我是没有想过的,我只是用平常心说平常话而已。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法无定法,殊途同归。

*素质教育现在实际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真正的实行恐怕很有一些困难。因为像这类的一阵风似的革新,大多是一些人“揣着糊涂装明白”的工作业绩。
对于学生,我想: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潜能、自己的位置,作为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这才是教师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只是在课堂上讲好课,在课堂下带好班而已。
不要太泄气,在学生中固然会有牛顿、爱因斯坦,但也会有朽木的。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因为天才也是需要很好的导师的。

*不要过分的看重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是谁。站远点才能看清自己。生与死原本是平等。不要拥有了一样却不要另一样,那样既不可能,也很可笑。拥有平常心,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享受生活、追求精神上最大的满足才是幸福的真谛。不要太多愁善感!

*古龙的作品更像是在拍电视剧,而且后期的应景之作也不在少数。而金大侠的作品中所透露出的是侠义英雄的本色,大英雄的本色能有多少呢?所以金大侠把人生重要的品质写完之后,就封刀归隐。我觉得这这体现了天下无敌后的寂寞与勇气,总比那些死也要死在“第一”、“第二”位置上的人强多了。

*多思、多感、多悟、多记

*血腥和阴谋不可能不重演。因为战士靠血腥开拓事业,阴谋家靠隐忍谋求事业。

*你感叹春天已逝,那你为什不去把春天找回来?要知道再来的春天,已经不是同一个春天了。

*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舞台,而幽默永远是主角。

**莫扎特的音乐对每一个初学者都是非常好的启蒙老师,尤其是儿童。然而当每个人有了自己的经历,就会对莫扎特的音乐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怀疑。其中暴躁的人会选择贝多芬,内敛的人会选择勃拉姆斯,虔诚的人会选择马勒,爱幻想的人会选择萧邦,爱出风头的人会选择李斯特,悲观者会选择柴可夫斯基,苦恼的人会选择巴托克,快乐的人会选择约翰.施特劳斯,好战者会选择瓦格纳,爱吵闹的会选择斯特拉文斯基……当然,这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可能。

*居陋室,怀雅心。
好读书,会意心。

*神话的传说是人在面对不可知的大自然时寻求精神出路的途径。由一个人来传承,是在保持这种精神寄托的神圣性。一个民族有一个神就足够了,多了反而会很乱。

*所谓的神功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骗人的玩意而已

*中国正在丧失自己的文化,所以找不到自己的路。

*我们应该问一句诺贝尔奖真的值得我们去讨论么?真正的尺度并不是以获奖而定的,难道在在诺贝尔之前出生的科学家也应从坟墓中爬出来去参评么?

*佛家讲“求不得”乃是人生一苦,而我辈凡人却在“求不得”中体会幻想的美妙。

*与其碌碌无为而死,不如搏一个千古美名。荆轲太想全身而退所以未能成功。

*有的人天生胆小,有的人欺软怕硬,有的人甘当奴才,与书无干。

*没有一种教育体系是完善的,人在教育的路上是一直在摸索和改进的。而且考并不是主要问题,在考之中渔利是加重这个恶性循环的根源。

*物质与精神就像跷跷板的两端,一端发展时另一端必然会架空。而孩子总是爱玩跷跷板的,必然首当其冲了。

*体制的限制,人才选拔的制度影响着我们的创造力。欧洲的传统在于对科学的探索,中国的传统在望子成龙。殊不知龙在现实生活中是并不存在的,可正是在幻想中有很多东西被忽略,从而错过教育的最佳时机。

*有些人是被时势推到历史的最高处的,有的人是自己走到历史的最高处的。

*无论在历史的角度,还是在哲学的角度上看,我们还“太年轻”。

*真正能做到立其诚者,恐怕是不多的。而且有时也是时势所迫。据说在赫鲁晓夫接任斯大林的职位之后,他大批特批斯大林所犯的错误。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没有在当时就向斯大林提出意见,促其改正。赫鲁晓夫马上大吼一声:“是什么人提的问题?”下面鸦雀无声。然后,赫鲁晓夫说:“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了吧?”

*太平时有心向乱世,
离乱际无意回边关。

*人家是在“戏说”,谁让你们“细看”了。
以前人家说“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现在行内人说:“演戏的是骗子,看戏的还是傻子。”
可见“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蚂蚁眼中的上帝,绝不会是人的样子。

*中国的老百姓是泛神论的支持者,所以无论什么都可能成神仙。

*中国人总是把眼光向外看,君不见现在大谈特谈外语水平怎样怎样,从没有听说有人谈起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的。以现在的导向来看:不知传统文化者不为过,不知外国方言的皆为耻。即便是李白再世,没有四、六级证书也当不了翻译;杜甫重活,也只能算个不讲国际化的地方诗人。

*听音乐,学音乐,必须先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才能慢慢地体悟到音乐带给我们的内容与情感。悲剧是一种让人释放感情的美学内容,但人一定不能总是生活在悲剧里(无论是生活中的,还是精神上的。)。

*我喜欢晚唐的小李杜。杜牧实为一代大家,李商隐开有宋一代诗风。俱是不世奇才。“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何时相见时难,何时心有灵犀。何处得一锦瑟,何时共叙无题。

*犹太民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一个在流浪中生存的民族,是不能缺少英雄的。这样的民族是令人同情的,但这样的民族也同样是具有令人担心的破坏力的。光从圣经中看到的耶和华怎样的武断和专制就可想而知了。

*两个女儿国。在《西游记》和《镜花缘》均提到了女儿国,但是却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内涵。

*世界上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只有我们不愿意学的东西!

*保持内心的纯净,面对未来的挑战!

*当我们怀念起友人的时候,似乎所的情节都涌到我们的眼前。那些旧时的时光得以重现,可当我们想从回忆中找到一些具体的情景时,所有的一切又都显得那么的不清晰!而最后的结果是,我们从回忆中找到了那挂在嘴角边的会心的微笑。

*记得金庸的小说中有两句“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彼自有论,于我何加?
古龙的小说中对于打架也有论述,那就是“不可真发怒、不可真生气”否则就会落了下风了!

*经历了痛苦的磨难,才能弈出胜负手。

*古典和君子一直都在!只是存在于人的心中罢了。也许是因为这两种名称太虚幻,所以常常被人们拿来作为逃避的借口。

(0)

相关推荐

  • 我当时就坐在你那里

    一九五六年二月 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召开 彼时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绝对'领袖' 伟大的革命导师斯大林同志 已经离世三年 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 苏共第一书记为赫鲁晓夫 这次会议被后来人定义为 改变苏联 乃 ...

  • 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手中解体,为何责任却不完全在他

    逗事搞笑多苏联解体已经过去将近27年了,人们也早已习惯了以俄罗斯来称呼新的俄国,提起苏联两个字,年轻的朋友甚至感到有些陌生,很多人出生的时候,知道的就是俄罗斯.但是苏联存在的69年里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 ...

  • 苏联真正大功臣,铁血男儿,若不是他,苏联可能会提前40年解体!

    文/落叶城主的历史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遭受重创,但是很快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到了50年代苏联竟然领先欧洲各国率先完成经济复苏,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西欧. 虽然经济的快速发展,苏联 ...

  • 【旧文拾零】 “四门八面”——文本教学形式初探

    以往教学中的误区 学生进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可能会有很多种,但哪一种也离不开"学习知识.增长能力"这两个中心的内容.可以说在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的.但 ...

  • 【旧文拾零】“知、思、悟、行”——我的作文训练思路

    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讲过了学生就能够掌握.有的东西甚至讲很多遍后,学生依然一脸茫然.可有的东西,只讲一遍学生马上就会有反应并且牢牢记住.后来经过分析,我发现凡是只讲一遍学生就能掌握的内容 ...

  • 【旧文拾零】立锥于传统与变革之间(片思一束)

    这里收集的是自己在开始认真思考语文问题时的一些断思片想,其中有很多不成熟的东西,基于公众号每天日更的压力,抛出来以博一哂.我看八股文八股文作为明清封建取士的一种文体.它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在这里我就不 ...

  • 【旧文拾零】区别与关联——浅谈阅读和写作

    在我看来,阅读应该是来自外部的间接经验,写作应该是直接经验的外化表现. 我们以前没有具体地进行区分,所以总是谈"以读促写",但没有注意到二者的经验其实并不是趋同的.比如阅读的过程为 ...

  • 【旧文拾零】我们研究语文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今天看到一位教师的开题报告,其中谈到了"我本来--我一直追求--给自己留下".不禁有些感慨--我们研究语文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不反对个人的追求,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权利,而且追求 ...

  • 【旧文拾零】例谈变“超预设”为“生成”

    在课堂上教师及时捕捉动态生成的资源其实考察的是教师的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的问题.这涉及的教授的教学经验.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有的时候,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是我们的预设是一致的,但 ...

  • 【旧文拾零】透视“表达与交流”

    首先,表达与交流是一种礼仪教育,因为在应用环境中的表达与交流肯定是不是一个人的自说自话.那么对谁说怎么说得体其实就是礼仪教育的范畴了.对谁说,父母.同事.兄弟.朋友这里的差别是怎样的,谦辞敬辞的使用应 ...

  • 【旧文拾零】简论梳理

    梳理是一个建构自己知识系统的过程.个体的知识和外部的知识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每个人不可能获得所有的外部知识,所以只能是通过梳理的行为使得自己所获得的零散非系统的知识变庞杂为有条理. 在学习的活动后中,梳 ...

  • 【旧文拾零】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

    对于多媒体,首先要明确知道这种手段是为了语文教学服务的,而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替代品.其次,要知道多媒体的手段的各种作用,然后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作用为语文教学服务.再次,要在语文教学时追求准度和适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