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锺邮事 | 读《谈集邮·中国邮票讲话·小龙加盖票》

读《谈集邮·中国邮票讲话·小龙加盖票》

引言:这篇文章写于2012年9月19日,到如今8年有余。而书中记录的邵公的感想及问题,至今还是没有解决,就是今人对中国古典邮票的收集与研究。浮躁的大环境下很难有精品出现。

闻锺集邮

有图有真相

这些日子,通过读《谈集邮》,让我对以前对只留在印象中的中国早期邮票,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伴随着大清邮政的正式成立,海关邮政时期的邮票面值的设置已经不能跟上形势了,于是发行新的邮票成为当务之急,由于新的邮票一时印制不出来,于是就出现了中国的第一次加盖邮票——小龙加盖。

既然是加盖邮票,里面的肯定会有很多趣味。由于这版邮票都是用光齿小龙加盖的,但用于加盖的邮票有一部分是从各分局收回的,难免会有毛齿邮票混入其中,如果真有毛齿小龙加盖,那可真是宝贝了。如果说真有变体的话,那就应该是费拉尔邮集中的加盖三分银暂作洋银二分覆盖,不过,此票尽管珍贵,但用邵公的话不过是“印刷所废纸”。恰恰是这些“废纸”,却是今天的集邮者费尽心思索要追求的。

在小龙加盖邮票中,还有一种“北海票”,使用广西北海邮局退回的邮票加盖的,故此命名。加盖此批邮票是使用的大字短距来加盖,于是小龙加盖邮票就有了大字、小字之分了。

有时候在想,为什么现在的集邮者不愿意去探究中国早期的邮票?有时候一问三不知?

关于闻锺集邮

与闻锺集邮有关的

作 者 简 介

杨文忠:

笔名闻锺,供职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邢台市分公司,从事邮政工作36年。集邮写作20余年,在《集邮》《集邮博览》《中国集邮报》《集邮报》《上海集邮》《河北邮政》《河北集邮》《文献集邮》《觅邮》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集邮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