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对仗(上)
龙风曲度格律诗基础知识
《参考资料》之八
律诗的对仗(上)
一、对仗的概念
对仗,即依据“字音平仄”与“字音虚实”所构成对偶的语句。包括两个方面:词语互为对仗;句式互为对仗。
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
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对仗一般在颔联和颈联。具体规则有以下几点:
1、对仗首先规定一联中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
2、其次规定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例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补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等。
3、再者规定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必须相同。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三、对仗的分类
对仗的分类可有几种方法:运用严宽之分法,则分为:工对、宽对、邻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运用内容之分法,则可分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一般情况下,通常用的主要有工对与宽对这两种基本形式。
1、工对。
凡同类的词相对,叫住工对。名词既然分成若干小类,同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些名词虽然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
例如李白《塞下曲》中“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也是工对。
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十分工整。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是工对了。
在一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如毛主席(《送瘟神》其二):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红对青,着意对随心,翻作对化为,天连对地动,五岭对三河,银对铁,落对摇,都非常工整。而雨对山,浪对桥,锄对臂,虽然不是同小类名词相对,但也在名词对名词范围。超过了这个限度,那就不是工整,而是纤巧。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同义词相对,似工而实拙。《文心雕龙》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同义词比一般正对自然更劣。但注意,虚词相对,不算缺点。像杜甫《客至》: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缘”与“为”就是同义词。因为它们是虚词(介词),不是实词,所以不算缺点。不过,在一首诗中,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叫住“合掌”,更是诗家大忌。
2、宽对。
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宽对。宽对是形式服从内容,诗人不应该为了一味地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同一诗人,在这一首诗中用工对,在另一首诗中用宽对,那完全是看具体情况而定的。宽对与工对之间有邻对,即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绵字,等等。王维的《使至塞上》: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以“路”对“堂”是地理对宫室。
这类情况是很多的,稍微再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最普遍的情况,再宽一点,就是半对半不对了。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有不妥,以龙风课件为准。
(高永久 根据学习笔记整理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