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及王浆的生产
蜂王及王浆的生产
人工育王在严格选择种群的基础上,利用工蜂房内的早期幼虫或卵,改善其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让蜜蜂培育出成批的新王,以达到增殖蜂群和推广良种的目的。蜂王浆是青年工蜂(6~12日龄)的王浆腺分泌出来的,用以饲喂蜂王及蜜蜂幼虫的一种分泌物。由于其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生理机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所以,自60年代以来,已经开始生产蜂王浆,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蜂王的生产
1、人工育王的条件
(1)丰富的蜜粉源
因蜂群建造优良的王台,是在蜜粉源丰富的阶段,加台——出台——交尾——产卵——提用,近一个月移卵:2~3(卵期)+5(幼虫期)+8(封盖子期)+8~9(交尾期)+1~2(处理期)+3~4(提用期)=27~31天。移虫:4(幼虫期)+8(封盖子期)+8~9(交尾期)+1~2(处理期)+3~4(提用期)=24~27天,故应有连续40天左右的蜜粉源,如果条件达不到,必需保证群内有充足的饲料。
(2)温暖而稳定的气候
气温应高于20℃,且气候稳定,尤其在交尾期,气候条件尤其重要。
(3)大量适龄健壮的雄蜂
雄蜂性成熟期是在羽化12日龄以后,19~20日龄最佳。蜂王性成熟期则在羽化出房5日龄后,8~9日龄最好。如何使雄蜂与蜂王性成熟期相吻合?计算一下便知,蜂王交尾期4(幼虫期)+8(封盖子期)+8~9(交尾期)=20~21天,雄蜂交尾期3(卵期)+7(幼虫期)+14(封盖子期)+19~20(交尾期)=43~44天横线部分也直观地显示出雄蜂交尾期比蜂王交尾期仅仅多出雄蜂的发育期而已,也就是说,雄蜂羽化出房后,在等待性成熟的19~20天,就是幼虫培育的蜂王从幼虫到性成熟可以交尾这一段时间20~21天,亦即雄蜂出房时,就幼虫育王,则二者的性成熟期可以吻合。故在养蜂生产上,有句话叫见到雄蜂出房即可着手育王的俗语。
(4)强壮的群势
育王所用的蜂群应健康、无病、具各龄蜜蜂,尤其是哺育蜂。
2、幼虫育王的方法
(1)种用群的组织
①父群的组织:父群是提供将来与蜂王交尾的雄蜂的蜂群或人工受精时提供精子的蜂群,在移虫前19~24天组织,用半新的巢脾,或旧巢脾切去1/4~1/3,插进继箱内两个蜜脾之间,修筑一半时取出,于傍晚移进巢箱两个子脾中间供蜂王产卵,蜂路要加宽。
②母群的组织:母群是提供培育蜂王所用小幼虫的蜂群,应具稳定的特征和最突出的生产性能,且群势强大,粉蜜充足,哺育蜂多。在移虫前4天,将浅褐色的工蜂巢脾插入母群两个蛹脾之间供目前的蜂王产卵,并先将多余巢脾取出,每天定时检查一次,把产卵的位置和时间记下,做好标记,提供3天后移虫所用的小幼虫。如果当时无丰富的蜜粉源,应勤加奖励饲喂,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泌浆育虫,利于蜂王幼虫的发育,也利于移虫。
③育王群的组织:从移虫到王台封盖,蜂王幼虫一直由育王群来哺育和护理。所以育王群应具备优越的性能和强大的群势(最好能加继箱),群势不足,应从他群抽调封盖子脾加以补助。育王群是在移虫前一天组织好。
(2)育王用具
育王框(三段)、移虫针、蜡盏棒、蜡盏。
(3)环境条件
移虫要求环境整洁、避风、明亮、阳光不直射、气温在20℃以上。如有操作箱,要求温度为30℃,湿度80%。虫龄要求孵化24小时以内且乳浆充足。移虫前2~3小时,将蜡盏框放到育王群内让蜜蜂进行整修,或加高、或咬矮、或加厚、或要薄,重要的是让蜡盏有一定的温度。提子脾提出母群中蜂王小幼虫巢脾,轻轻地用蜂刷刷去附着蜜蜂。移虫见录相复式移虫第一次移虫24小时以后,将育王框取出,刷去附着蜂,将王台口稍微拨大,小心将浆面上幼虫用镊子夹起,尽量保持浆面完整,在移走幼虫的凹窝里,再移进一个适龄幼虫。采取复式移虫,台内有丰富的王浆,新移进去的幼虫从一开始就有充足的王浆包围,能健康饱满地成长,发育出的蜂王体格健壮,生殖系统发育良好,产卵力强。
(4)移虫后的管理
①次日,检查蜂王幼虫接受情形,如有未接受的,可以补移一个。
②第四天,检查幼虫发育及台内王浆含量,动作要轻。
③第六天,检查王台封盖情况。
④每天应喂以富含蛋白质的饲料。
2、移卵育王
(1)卵房粘在王台条上
(2)卵及房底移入空蜡盏里
(3)卵及房底移入蜡盏内王浆上
二、交尾群的管理
交尾群专供诱入成熟王台或处女王,让其出台、交尾、产卵,以供提用的一种小蜂群。
1、交尾群的类型
双区、四区、1/2型、1/4型、原群闸板隔开。
2、交尾群的组织
大箱体的应在诱入王台前一天组织,给以18~24小时的无王期,小箱体的在诱台当日早晨组织。
3、王台的提取及诱入
4、交尾群的检查
(1)受台前一天,检查有否自然王台或蜂王。
(2)受台后2~3天,检查王台是否被破坏,出台的蜂王是否合格,并及时取出王台壳。
(3)受台后5~10天,检查处女王是否交尾、产卵或损失。
(4)受台后12~13天,检查交尾蜂王产卵是否正常。
5、交尾群的管理
(1)巢门管理,只容许1~2只蜜蜂通过。
(2)奖励饲喂
(3)防止盗蜂
(4)扑灭敌害
(5)育王结束,及时拆除交尾群。
三、蜂王浆的生产
生产过程与人工育王相似,只是在移虫后48~68小时,提框——刷蜂——去虫——取浆(2号画笔、塑料王浆瓶、戴口罩、环境洁净、用具消毒)。
1、蜂王浆的生产
(1)产浆群的组织和管理
生产王浆的蜂群只要有较强的群势,外界气温不低于15,蜜粉源比较充足,全年均可移虫产浆。近年来,随着养蜂技术不断进步,一般都利用有王群产浆,生产王浆时,无论是继箱群还是平箱群,均需要用隔王板分隔成有王区(繁殖区)和无王区(产浆区)两部分。产浆区的组织是虫脾(小虫脾)放中间,粉脾放其两侧,依次是新封盖蛹脾及蜜脾,产浆框插在小幼虫脾之间或小幼虫脾与蜜粉脾之间,这样排列有利于集中大量适龄哺育蜂在产浆区泌浆育虫,提高蜂王浆质量。产浆群在管理上应注意密集和保温,并及时检查调整。粉蜜源不足时应以粉蜜混合饲料饲喂蜂群。视群势强弱,每群每次可移虫1~2框。
(2)适龄幼虫的培育
为了能及时提高较多的适龄幼虫脾,供移虫产浆,应事先准备一部分双王群,中间用闸板隔开,每区放3~4张脾,近闸板处为空脾供蜂王产卵,外侧为粉蜜脾。视产浆群需要,随时抽出子脾,供作移虫或调给产浆群。另一种做法是,在移虫前4~5天,选定几个蜂王产卵力强的蜂群,专门供给幼虫。提供幼虫用的空巢脾,最好是棕色或浅棕色,既易看清幼虫,蜂王也喜欢在上面产卵。为了使蜂王产卵比较集中,供虫群里可多放蜜粉脾,并将空脾放在中间,把蜂王调到空脾旁边,以便及时让蜂王在空脾上产卵,第三天再插入一张空巢脾,让蜂王继续产卵。如果供虫群长期使用,每6~7天应给供虫群调入一张即将出房的封盖子脾,以维持群势和提供哺育蜂。空脾插入供虫群后的第4~5天,即可提脾移虫。
(3)准备产浆用具
①产浆框产浆框形状及其长、高与巢框相似,而宽度只需13毫米,内有3~4根约10毫米的王台基条两端以寸钉固定在产浆框侧梁上,并可自由旋转。每个产浆群应配备3~4个产浆框。
②王台基有塑料台基与蜡质台基两种。通常采用塑料台基(每条25~30个台基)。
③移虫针。
④取浆系列用具包括贮浆瓶(婴儿用塑料奶瓶即可)、剃须刀片、弯头镊子、2~3号画笔。大型蜂场可采用取浆器。
2、提高王浆产量的措施
(1)选择高产蜂种
平湖浆蜂、萧山浆蜂及浙农大1号意蜂都表现出很好的王浆高产性能。
(2)延长产浆期
一是根据条件适当使蜂群提早进入强盛期,缩短恢复期。二是加强蜂群强盛期的管理,克服不利于繁殖的因素,尽力维持强群,为连续生产创造条件。三是利用晚秋蜜源,促进蜂群繁殖,推迟蜂群减弱时期的到来。
(3)补粉奖糖
缺乏蜜粉源的季节,在产浆框附近补粉奖糖,可提高产浆量30%以上,最好的做法是在产浆框边上添加蜜粉脾。
此外,选择合适的台基条、幼虫虫龄和取浆时间等,对王浆增产都有一定意义。
3、蜂王浆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