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情小说《金瓶梅》,看宋朝的元宵花灯盛况。
1.
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赏花灯,是汉族民间多年来的习俗,据有人考证,灯会始于汉朝,兴于唐朝,盛于宋朝,直到现在。
初唐著名诗人卢照邻有《观灯诗》,描写了当时赏花灯的盛况: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优美的传说。
相传西汉时,汉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玉帝命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火烧京城。文帝召来群臣计议,大臣东方朔献计说,可以向火德星君求告说情,免此一难。
正月十五这天,火德星君果然驾临京城。汉文帝率群臣和京城百姓拜伏恭迎,哀告火德星君看在万千黎民的份上,不要火烧京城。
火德星君也不忍生灵涂炭,无奈圣命在身,不敢违犯天条。
正左右为难之际,东方朔又献一计。当夜,京城长安内外,从皇宫到百姓庭院,都依东方朔之计张灯燃炬,一片通明,与白昼无异。火光直透云霄,火德星君见那景象果如天火降临一般,料得足以瞒过玉帝,便回天庭复命了。
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京城便燃灯张炬,以示纪念。
2.
梦回宋朝,宋朝时皇帝每年的元宵节都要出来和老百姓一起赏花灯、看杂耍,听戏剧,把元宵佳节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
《东京梦华录》里说,
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
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两朵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椽烛,帘内亦作乐。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
......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
与民同乐。
宋代词人辛弃疾描写南宋时的花灯: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记载,南宋都城临安,最初只是一些大街旁的茶馆,在元宵节时悬挂花灯售卖,如此数年,渐成气候,遂形成了灯市。
市场都是由买方促成的。
3.
国人对于著名世情小说《金瓶梅》有些说不出的话,在当时,谁家要是有一部《金瓶梅》就是很没有面子的事。
好在咱们现在都看里面健康的内容,因为,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
花灯的历史悠久,种类也繁多,明朝人写的描写宋代人生活的小说《金瓶梅》里详细的描写的当时花灯的种类。
西门庆的老婆吴月娘带着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等人上街赏灯:
山石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金屏灯、玉楼灯见一片珠玑;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围锦绣。绣球灯皎皎洁洁,雪花灯拂拂纷纷。秀才灯揖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判官灯钟馗共小妹并坐。师婆灯挥羽扇假降邪神,刘海灯背金蟾戏吞至宝。骆驼灯、青狮灯驮无价之奇珍;猿猴灯、白象灯进连城之秘宝。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巨大口髯鲇鱼灯平吞绿藻。银蛾斗彩,雪柳争辉。鱼龙沙戏,七真五老献丹书;吊挂流苏,九夷八蛮来进宝。村里社鼓,队队喧阗;百戏货郎,桩桩斗巧。转灯儿一来一往,吊灯儿或仰或垂。琉璃瓶映美女奇花,云母障并瀛州阆苑。王孙争看小栏下,蹴鞠齐云;仕女相携高楼上,娇娆炫色。卦肆云集,相幙星罗:讲新春造化如何,定一世荣枯有准。又有那站高坡打谈的,词曲杨恭;到看这扇响钹游脚僧,演说三藏。卖元宵的高堆果馅,粘梅花的齐插枯枝。剪春娥,鬓边斜插闹东风;祷凉钗,头上飞金光耀日。围屏画石崇之锦帐,珠帘绘梅月之双清。
虽然览不尽鳌山景,也应丰登快活年。
4.几百种灯,游人摩肩擦踵,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