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二: 感遇 江南有丹橘(2)

感遇·江南有丹橘

唐代: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四、入乎其里求其法

(一)首尾呼应

丹橘——此木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里,两首主题视角咏物诗,均为首尾呼应,贯一气也(兰、桂——草木有本心)。

(二)反典(直而有刺)

徒言树桃李

反用典故难免会带上些许烟火之气——《松颜诗话》,性格之语常于反典中体现,此作为张九龄岭南人性格之作,斯即丹橘(直而有刺)。

徒言树桃李

(三)反问

岂伊地气暖?

此木岂无阴?

一切反问皆是肯定,一切反问皆有脾气。

(四)设问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此句除开反问,还有设问,带有反问的设问,唯恐其强调不够也,唯恐其脾气为人不知也。

(五)一典数用(直而刺多)

徒言树桃李

(1)比喻呐口实干之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李将军列传》;

(2)比喻所树非人?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韩诗外传》;

(3)比喻所树须慎?(《韩非子》“主俯而笑曰:“夫树柤(楂)梨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4)比喻所树小人?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桃李卖阳艷,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六)双关

禹锡积岁在湘、澧间,郁悒([yì]忧愁不安)不怡,因读《张九龄文集》,乃叙其意曰:“……自退相守荆州,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辞草树,郁然与骚人同风。——《旧唐书 刘禹锡传》

“骚:从马从蚤。马:长大也。蚤:扰动。骚:大之扰动。再看“离”字:“離”,从离从鸟,表“遭受”义。所谓“离骚”,“遭受之大扰动”也。”——《松颜诗话》

咏物诗如无双关,不如不写。此作非独某句双关,通篇俱是双关。其“江南有丹橘”,除开字面,言“岭南张九龄直而有刺”云云;“经冬犹绿林”,除开字面,言“张九龄经历贬官,犹不改治世之心”云云;“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除开字面,言“君子之风骨,不因外因而改”云云;“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除开字面,言“效君有阻”云云;“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除开字面,言“遭遇如此,感遇不得其解”云云;“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除开字面,问“己为相所提拔所阴蔽何在?”云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五、出得其中吟趣斜

韵押“十二侵”,此韵最是深心,诸如老杜《蜀相》、《春望》、《秋兴八首其一》等,莫不如此深心也。

(一)声线图:

注:此图由《松颜唐诗三百首》学员“成之”所绘

(二)声线分析:

江南有丹橘:此句声线整体微高,白脚入声内收(开口不大)

经冬犹绿林:声线开始高走,韵十二侵,开口不大

岂伊地气暖?往低走,郑重反问

自有岁寒心。继续低走,郑重之答

可以荐嘉客,继续低走,白脚内收(开口不大)

奈何阻重深。阴阳阴阳而起伏坎坷之感

运命惟所遇,第三次走低,白脚依然开口不大

循环不可寻。开始高走

徒言树桃李,明白高走,白脚依然开口不大

此木岂无阴?两上声间以一入声继而提问,柔中有刚

(三)吟诵抛砖:

关于吟诵,《松颜诗话》有言,简而言之,吟诵乃是古人创作与鉴赏之手段,而非谱曲唱歌,故,吟诵之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好听,而是为了表达心音(创作),或通感作者心情(鉴赏)。试问,李清照“寻寻觅觅”之时,能好听乎?老杜“长使英雄泪满襟”之时,能好听乎?故,吟诵首以“基本调”为准,再求合理之变调。此处抛砖,蚊负基本调。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六、意逆由君无不可

这是一首旷达清淡的诗吗?

松颜客曰:

(一)“江南有丹橘”,反诗也!十二侵之返心,其反一也;反用典故,其反二也;两反句问,其反三也……其反思自身,反溯屈原、韩非,反问时政及上下,莫不为反也。

(二)整首诗,不管韵脚白脚,开口不大,调值两次较为明显的变化,正好出现在两次反问,一次从高走低;一次从低走高,也即承句走低、合句走高。在开口度不大的前提下,经历走低而归向走高,正好反映张九龄反思的结果是——“想不通”。本诗的转句出现了两次“思”(惟,寻),“不可寻”,字面上是“不可思”,其实就是“想不通”(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这两句,自我痕迹较重,有我之境比“兰叶春葳蕤”重了很多)。因为想不通,才会把第一次压下去的反问(岂伊地气暖)情绪(其实,反问加设问,就说明张九龄的自我调节比较勉强),再次提起并且作为合句(此木岂无阴),脾气也。

(三)由此,“徒言树桃李”变得极其内涵,极其性格:所树非人、所树须慎、所树小人不仅仅是针对朝廷而言, “此木岂无阴”也不仅仅是说自己有能力,何尝不能理解为在发问质问曾经被自己提拔的那些人呢?

我们承认以上理解,让张九龄的“雅正冲淡”折扣,但是这也让“耿介不阿”的张九龄更加真实,一样的五谷杂粮,“兰叶春葳蕤”足够海容了,何必再次重复一首?此诗不列《唐诗三百首》之首,由此也。

七、环肥燕瘦比三家

(一)疑问与反问的经典示例——《感遇 兰叶春葳蕤》与《感遇 江南有丹橘》——《唐诗三百首》第一首与第二首

“有疑而问” 之于“无疑而问” ,恰“兰叶春葳蕤”之于“江南有丹橘”也

兰叶春葳蕤,桂華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二)感遇十二首的内部简要比较数据

1、关于问句与比率

其一:    主题视角兰桂,4联,2问

其二:    主题视角幽人,4联,2问

其三:    主题视角鱼鸟,5联,3问

其四:    主题视角孤鸿,5联,3问

其五:    主题视角自己,4联,1问

其六:    主题视角多元,6联,0问

其七:    主题视角丹橘,5联,2问

其八:    主题视角多元,4联,3问

其九:    主题视角自己,4联,1问

其十:    主题视角游女,6联,2问

其十一:主题视角自己,5联,3问

其十二:主题视角自己,8联,4问

2、关于感遇十二首中高频词数据

6感

2遇

9何(8个作问)

5谁(全部作问)

5安(全部作问)

4岂(全部作问)

5我

3吾

5叹

2嗟

2忧

2愁

2悲

待续...............................................................................................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一》链接如下(《松颜庄子》每周四更新,《松颜唐诗三百首》不定时更新。):

一首诗该怎么来读,才扎实?才过瘾?——《松颜诗话》之古诗鉴赏抛砖

吁!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贤之训?言之未竟,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其是其非,此不在余,而在乎后之明哲矣。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明 张介宾

(0)

相关推荐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感遇十二首》(其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暧,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 伊:语气词. 岁寒心:忍耐寒冷的特性. 荐:进奉,进献. 解读: ...

  • 周末读诗|清泉流齿:和苏轼一起吃橘子,既香且甜(唐·张九龄《感遇·其二》、唐·皎然"橘树歌"、苏轼《浣溪沙·咏橘歌》)

    撰文 | 三书 就从橘子开始,从张九龄的<感遇·其二>开始. 让我们看看橘子对古典诗人意味着什么,橘如何从南方的普通果树,变成了君子人格的隐喻.橘子能不能只是橘子? 作为现代读者,每个人都 ...

  • 唐诗三百首:《五古》篇(下)8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唐诗三百首>共收录了7 ...

  • 我爱背诗词|张九龄(2)

    [诗人简介]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长安进士,为右拾遗,官至尚书右丞相,后贬荆州长史,以正直敢言见称:曾参劾安禄山狼子野心,玄宗却说他"误害忠良": ...

  • 江南有丹橘(一)

    松 庐 (古典主义者) <唐诗三百首>首篇便是张九龄的<感遇>二首,对此历来众说纷纭.或曰应循唐诗演进,选取初唐四杰开篇.又云编排既不按时序,何不径选唐诗巅峰李杜?若欲究源穷理 ...

  • 唐诗三百首02:张九龄《感遇其二》

    点上方音频即可收听诗词解读  感遇其二·江南有丹橘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二: 感遇 江南有丹橘(1)

    感遇·江南有丹橘 唐代: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一.误品先缘识字差 1.橘:橘?桔?柑 ...

  •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二十:《寻西山隐者不遇》(2)

    寻西山隐者不遇 唐代: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 ...

  •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二十一:《春泛若耶溪》(1)

    春泛若耶溪 唐代: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一.误品先缘识字差 1.泛:漂浮--任船漂行 ...

  •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二十一:《春泛若耶溪》(2)

    春泛若耶溪 唐代: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四.入乎其里求其法 1.通篇扣题: 句句皆& ...

  • 松颜唐诗三百首之二十二:《宿王昌龄隐居》(1)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一.误品先缘识字差 1.清溪深(入)不测(地)--下启&qu ...

  •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十二:送别(1)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一.误品先缘识字差 世传翻译: <松颜唐诗三百首>常规直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二.心想其人如啖 ...

  •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十二: 送别(2)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四.入乎其里求其法 (一).真正意义上的送.别诗 送--别 诗中有送有别,略送详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

  • 松颜唐诗三百首:前言

    关于<唐诗三百首> 一.关于编者:蘅塘退士 有人认为:直到上世纪 30 年代,朱自清先生由一<唐诗三百首>刊本题字下押有'孙洙'印章,推测可能是编者的名字,才引起学界注意.其实 ...

  •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三: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1)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