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无“干”地黄,炮制而成的“黏地黄”怎么可能有疗效?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关于地黄的炮制问题丨作者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第88篇原创文章
图片上才是真正的干地黄
今天在街上转了好几家中药铺子,只为找一味道做“干地黄”的中药材,自己动手配置八味肾气丸,哈哈,不是用来补肾,而是给一位女士调便秘。
但让人失望的是,好几个药铺,拿出来的“干地黄”都黏糊糊的,一点也不干。你说他是熟地黄吧,药铺里还有比他更黑更粘稠的“作品”,那就是更加不忍卒读的“熟地黄”。真正的熟地黄,需要严格的九蒸九晒,而不是现在这样更黏更稠更黑。
干地黄的药性,《神农本草经》做如下表述:"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本经逢原》:"干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专于凉血润燥,病人元气本亏,因热邪闭结,而舌干焦黑,大小便秘,不胜攻下者,用此于清热药中,通其秘结最佳,以其有润燥之功,而无滋腻之患也。"
但是药店里炮制的干地黄,显然几乎已经变成了“熟”地黄,其中药性可想而知。且不说药物性质发生变化,但就炮制之后那种潮湿、黏糊糊的品质,显然已经变质,且不说能治好病,不吃出毛病怕是不错了。
那么为什么这种次加工品能够一直流行于中药市场?我想一方面与中药行业对于匠心品质的追求缺失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药材炮制知识的缺乏有很大关系
2007年12月28日《中国中医药报》登载了关于地黄炮制需规范的文章,原文如下:
生地黄与熟地黄加工炮制须规范
( 2007年12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55期)
在基层医院干了近四十年的老中医刘大夫,用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在当地有一定的口碑。前些天,他为一位月经过多辨证血热的女性患者先后开出了十余剂“保阴煎”加味的方剂,然而疗效惘然。纳闷之余,他到药房查看了“保阴煎”中的相关饮片,原来被切片的生地黄断面乌黑油润有黏性,熟地黄则质脆色黑无黏性,用手掰之,还可闻及清脆的响声,这位老中医无奈地感叹:用这样的饮片要达到凉血、益血效果是不可能的!
众所周知,生(干)地黄道地饮片的断面应为浅黑紫色或灰黄色,熟地黄断面柔润显乌黑色光泽而味甜。那么道地的生地黄、熟地黄到哪里去了?笔者对地黄产区药农及药巿、中药饮片加工厂鲜地黄的加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造成生地与熟地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模糊加工”造成的。
生(鲜)地黄的药材性状呈不规则的圆形或长圆形块根状,长6~12cm,直径3~6cm。全体皱缩不平,具不规则横曲纹。细小的多为长条状,稍扁而扭曲。质柔软,干后则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真正的生地黄道地饮片,其实断面应该是浅黑带紫色或灰黄色。
实践证明,地黄于寒露至霜降收获以后,凡经过晾晒至干的,其断面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灰黄带淡紫色或黑黄色,其间绝少有乌黑油润具黏性者。
所谓断面乌黑油润黏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地在加工烘烤时温度火候掌握不好,造成持续高温而致(超过60℃上)。由于用火猛,室内温升迅速,使地黄的水分蒸发很快,同时水蒸汽散发不及时使烘干室内产生蒸笼效应,这时的地黄体内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鲜地黄所含有的梓醇已全部丢失;水苏糖也损失殆尽;氨基酸部分分解和蔗糖变为游离状态,这就是所谓“油润、具黏性”形成的原因。由于烘烤至干需四五天的时间,过高的温室效应会使地黄体内产生大小不一的蜂窝状孔眼,这是焦枯前的征兆,是十分严重的事情,应该千方百计地避免。
其药材性状除外观维系着生地黄的面目外,但内在质量已经被烤至近熟,己与熟地黄没有多大差别了。由此可见,烘干室烘出的生地与用蒸笼蒸出的熟地,无论工艺以及产品性状,加工炮制出的这种介于生、熟之间的地黄,其临床性味功能肯定要丢失或者变异。
所以,临床上用了以上这种加工不合格的“地黄”还叫地黄吗?又怎能治得了病?
行走秦山楚水|传承古方中医
行走秦山楚水,传承古方中医
我是来自秦岭深山的民间中医
每天分享经典中医理论及临床验案
只为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
以及成就人人都能获得健康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