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香玉:昆明翠湖九龙池断流始末

云南省昆明市的九龙池,乃翠湖之源,湖水经大观河注入滇池,集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于一体,曾经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功用。明代以前,九龙池“赤旱不竭”,直至20世纪60年代之前,虽水位时有下降,但不曾断流。20 世纪60年代以后,九龙池池水断流。断流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人为与自然双重因素。

九龙池即菜海子

元代以前,云南府城尚未开发,翠湖与滇池连在一起,其水域面积较之于现在大得多,边缘渐成沼泽地和稻田,俗称“菜海子”。罗养儒提到:“翠湖俗名菜海子,以湖边多种菜也。”[1]此时的九龙池为周边农业提供灌溉之源。后因多次疏通海口,兴建水利工程,滇池水位下降,也由于修筑西门城墙(大体上沿东风西路),翠湖湾才与滇池分开,同时成为向外泻水的泻湖,滇池湖岸线退至城外。[2]而留在城内的水域,“九泉所出,汇而成湖”,[3]九龙池因此而得名。而实际上,九龙池并非只有九个泉眼,《翠湖之旧观》记载:“湖心为九龙池,以有九处出水也……翠湖中之源泉,志云有九处涌出,故名九龙池,实则出水处不止九处也。或者因某些出水处为泥沙窒碍,源头不能由一孔一罅(裂缝)中冒出,竟分作几股冒出,亦未可知。”[4]

明洪武十五年(1382)修筑云南府城时,将九龙池围入城内,挖河引水入城。《续修昆明县志》记载:“'九龙池’旧名柳营,为沐氏别墅。水由通城河流入玉带河。”因明代镇守国公沐英在湖之西岸“种柳牧马”,又有洗马河之称。此时,九龙池仍与滇池相通。

清康熙《云南府志》卷之一记载:“九龙池,即菜海子,在城内,清迥秀澈,莲花荇藻,苍翠盈池,沿五华,右贯城西南,陬达滇池,昔为沐氏别墅,各桥营。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构亭建楼,备极清雅。”[5]明清时期,九龙池逐渐成为王公大臣游玩观赏之地。清初,翠湖面积淤缩,康熙《云南府志》记载:“填海子之半建新府,极其壮丽。”[6]此时,九龙池因吴三桂在此填湖建洪化府,但直至嘉庆年间……“滇池与翠湖仍有水道连接……那时,可以从水路乘船到达贡院坡脚,还有人乘船到贡院赶考。”[7]清代,九龙池仍叫菜海子,后被雅化为翠海或翠湖,康熙、雍正年间又多次扩建翠湖,成为游览胜地。

从井水到自来水

元明清时期的九龙池并未与翠湖区别开来,民国七年(1918)筹建公园时拥有“翠湖”之名,民国十三年(1924)正式定为公园,九龙池成为翠湖公园景点之一,也是供应昆明生活用水的重要源头之一。

传统的生产生活用水。一些人回忆起原来的昆明提到:“家家都有一口井,随便一处打井都有泉水冒出”,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自来水出现之前,“昆明人大多用木桶打水做饭洗衣,除了一些机关、学校、富贵人家自己有水井外,大多数普通市民都是从街巷的公用水井打水,也因此出现了以水命名的街巷,如龙井街、水井巷、四方井巷、花红井巷、小井巷、大井巷、汲水巷、打水巷、双眼井巷、清泉箱等,昆明最有名的是吴井桥的吴井,因为名声大、水又好,当时许多有钱人家虽然家里有井,还是要破费一番,雇人挑马驮吴井水……老昆明人还喝河水,那主要是住在盘龙江、玉带河、金汁河附近的居民……一些渔民也常常从滇池草海把老龙河水捎进城来,这种水清净甘甜,市民都抢着买回去泡菜。平时,也见得到送水、卖水的,这一行被称为'清泉业’。”[8]

昆明第一自来水厂的建立。1917年,在法国人的帮助下,昆明第一个自来水厂成立,水源为翠湖九龙池池水,该自来水厂公司的成立,是实业家王鸿图、华封祝、黄毓成等人“以谋求都市人民之健康,及社会消防安全”为名倡议兴办的,还得到了唐继尧的赞同。[9]

又因“自来水厂初建之时,水价奇高,1吨水可以买3公斤大米”[10],寻常百姓根本无法消费,仅少数权贵之家使用。昆明人使用自来水,主要是在自来水厂建立的20年之后,《近代昆明城市史》记载,1935年,昆明遭遇严重干旱,井水、河水枯少,遭遇水荒的昆明,将用水寄托于“机器水”,但“机器水”在水荒时节,却扮演了一个不合时宜的“投机者”,当时记录“水源枯绝,用自来水者尤为恐慌,每日自来水汲水之人拥挤形状,诚非言语所能形容,而售卖自来水之人,复利用机会任意加价。”[11]自来水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适用,标志着昆明已走入城市化进程。

自来水的抵制与尝试。老昆明人主要喝井水和河水,遇到天旱水浅,昆明城就会闹水荒,靠“清泉业”也无济于事。“自来水”对于当时的昆明人来说,还是一件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新鲜事,而听说要请法国人用法国的电动“吸水机”(抽水机)把翠湖九龙池的水抽到五华山坡做“自来水”,老昆明人的忧虑就被勾出来了。但对自来水的理由很有意思:一是怕抽水上山装水管坏了昆明城的风水;二是工程和设备都由法国人负责,担心洋人在水中放毒;第三条理由最有力——西郊上堆堡等三乡农民怕翠湖水断了他们的农田用水,因为他们当时是靠翠湖外泄的洗马河水灌溉的。农民代表上书请愿,唐继尧训令勘察,正是翠湖水量很大,水厂取水不致影响三乡农田灌溉,于是水厂得以顺利施工。不过事情还没有完,1917年下半年开始在城区铺设自来水灌溉,把街道挖得坑坑凹凹,农民进城挑粪被绊倒,臭了一街,也招来不少怨言。1918年试供水的时候,水管里竟冲出一寸长的软虫,有人把它捞出来放在街头的水盘(龙头)上,又吓得人们不敢接水用水。[12]

自来水厂的修建虽遭到了昆明人的一些抵制,但1920 年仍建成昆明第一个自来水厂。水厂完全仿照当时的越南海防自来水厂,设木制曝气槽1个、粗砂滤池8个、慢滤池4个、清水池1个,最大日供水量2000 吨。配水间分布东南西北四条干管,全长约9.5公里。至于用户,直到1924 年,才装出龙头106户、水表39户、水盘44具。所谓“水盘”,外形像保险柜,内有龙头,设在各个街市,包给挑水的人管理。取水的人交了水费,按着柜上的圆形枢纽,水就从柜子前的龙头流出来。大多数人家是由挑水的人送到家里,按挑算钱,也可以一个月趸算一次。负责这个水厂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都是法国人,全部铸铁件,甚至钢筋、水泥都是从法国或法国统治下的越南运来的,全部工程设计、施工也以越南海防自来水厂为标准。合同造价为16 万元,最后总标价达50万龙元,由发股票和摊派集资而来。以此巨资,仅建成日供水不过2000吨的小水厂,敲竹杠是极明显的。不仅如此,水厂建成后,法国承包商戴阿尔还带走了所有图纸、资料和主要维修工具,以后水厂维修和安装用户水管,排除机器故障,都找不到干管的位置,得打电报请他来解决。戴阿尔在施工中还偷工减料,导致水压不足。据老人回忆,当时在南城外水站取水时,竟要人用嘴对着水管吸出一点水来,水站前取水的人往往要排长队。[13]

水厂落成后,装水龙头花费很大,只有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才装得起,普通市民就只有到街上的水站去取水了。当时的水价是每吨七分三厘五,折合大米3.5公斤,而20 世纪50 年代初每吨水价才折合大米0.6 公斤,水价之高可想而知。所以,许多市民仍旧饮用井水,到天旱水浅,才敢问津自来水。可以说,当年昆明自来水厂的开张和发展,都得力于天旱。1918 年春夏之交,昆明天旱,水井无水,有人用不清洁的沟水、河水当井水、龙潭水卖价高,有报纸呼吁自来水厂“此时时机,早日开幕”。于是从7月开始,自来水厂免费送水“试用”,初步打开了局面。后来每逢旱季,自来水就更加金贵。1931年5月17日,当时的昆明通讯社报道:“本市自来水,向来即有供不应求之感,近日遇天旱,水源涸绝。用自来水尤为恐慌,每日自来水汲水之人拥挤情形,诚非言语所能形容,而售卖自来水之人,复利用机会任意加价。前之铜元一枚一挑者,今则一桶且有不能到手之势,不啻玉液金波,市民之感受痛苦为何如,愿当局一取缔之。”[14]

池水断流

1956年,自来水厂泵房因九龙池水位下降而停用。根据文献记载,九龙池池水出现多次断流,但又恢复出水,直至1960年后的断流再未恢复。汪曾祺于1946年离开昆明后,在写《翠湖心影》时提到,“一别翠湖,已经38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前几年,听说搞什么'建设’,挖断了水脉,翠湖没有水了。我听说,觉得怅然,而且愤怒了。这是怎么搞的!谁搞的?……翠湖会成了什么样子呢?那些树呢?那些水浮莲呢?那些鱼呢?”[15]

“20世纪70年代初,昆明市翠湖九龙池泉群因地下水开采及人防工程排水影响而断流,美景和优质水源因泉水断流而消失。虽经近十几年封停开采井、人防工程封闭止水、调水入滇池、植树造林等直接或间接的治理,泉口地下水位有所回升,但依然未恢复出流。”[16]

由于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发展等使得生产生活用水增加,是致使地下水位普遍下降,自来水厂的建立更是加速了生产生活用水的大幅度提升,带来负面效应,成为九龙池不再出水的根源所在。

首先,人口迅速增加,生活用水上升。1917年前,主要使用井水与河水,1918年,自来水厂供水后,少数居民开始使用自来水。1950年,全市自来水日供量仅6000吨,只能保持部分地段的供水。随着城市的发展,水厂增多,供水量增加,1970年后,以使用自来水为主,极少饮用井水与河水。据1985年对居民户76876户的调查,生活用自来水,独自使用户有34975户,占44.7%;共用户25857户,占33.6%;尚有16044户,占21.7%,分别去自来水供应点取水和使用井河水洗涤,年生活用自来水量为1470万吨。1988年年底,全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0.10吨,自1989年9月1日起,水费每吨由0.14元增至0.24元。1992年,人均日用水0.12吨,年生活用水量增至1647.6吨。”[17]

其次,工业大规模发展,河水和井水受到污染,间接造成水源短缺。《五华区志》记载:“民国年间,工业生产多用河水和井水,只有极少部分工厂使用自来水。1958年,开始大办工业,到1965年,区内水源逐渐受到污染,大多数生产单位使用自来水或自打机井抽地下水使用。1975年后,区内河水和浅井水污染严重,甚少使用。1985年工业普查,全区域内有中央、省、市、区属生产企业265个,年生产用水量为1091.93万吨,集体所有制企业用水量为174.14万吨。”

此外,地上工程导致地下水位下降。1960年之后,随着城市建设规模扩大,最终使翠湖九龙池的水枯竭。一是人防工程造成区域地下水急速下降。1973—1980年,圆通山、五华山人防工程开凿,其洞室围岩为石炭系及二叠系强岩溶含水层,防空洞底板高程低于九龙池泉口,施工期排水量每洞达6000—8000吨,洞旁水位降深达35米。地下水超采及人防工程施工排水联合作用,造成区域地下水位急速下降。”[18]。 二是城市建设影响地下水循环条件泉周边连片高层建筑基础深大,破坏了含水层连续性,一些基坑降水,改变了地下水径流状态。城市化过程中大量耕地、林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池塘、沟槽被填平,地面被硬化。雨季降水大部分快速汇入排水管网流走,地下水补给量减少。三是城镇地表逐步被钢筋混凝土房屋、大型基础设施、各种不透水的场地和透水性极差的混凝土路面所覆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雨水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城市内涝以及河道污染。

九龙池作为翠湖的源泉之一,池水断流反映了滇池环境的剧烈变迁,充分说明生态环境一旦破坏,便难以恢复。

杜香玉,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环境史、西南边疆灾害史、生态文明研究。原载于《绿叶》2020年第8期。

注释:

1.冉隆中主编:《昆明读城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46页。

2.昆明日报编:《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5页。

3.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编:《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第102页。

4.冉隆中主编:《昆明读城记》,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46页。

5.凤凰出版社编选:《中国地方志集成·云南府县志辑·康熙云南府志·卷之一·地理三》,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

6.昆明日报编:《老昆明》,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5页。

7.昆明日报编:《老昆明》,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6页。

8.昆明日报编:《老昆明》,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4页。

9.云南信息报编著:《昆明往事丛书·旧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8页。

10.云南信息报编著:《昆明往事丛书·旧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8页。

11.云南信息报编著:《昆明往事丛书·旧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9页。

12.昆明日报编:《老昆明》,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5页。

13.昆明日报编:《老昆明》,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6页。

14.昆明日报编:《老昆明》,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7页。

15.冉隆中主编:《昆明读城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95页。

16.王宇,何绕生,刘海峰等:《昆明翠湖九龙池泉群断流原因及恢复措施》,《中国岩溶》2014年第3期,第263页。

17.昆明市五华区志编纂委员会:《昆明市五华区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年。

18.王宇,何绕生,刘海峰等:《昆明翠湖九龙池泉群断流原因及恢复措施》,《中国岩溶》2014年第3期,第263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