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亿:西昆酬唱,册府元龟
杨亿,北宋词人,也是“西昆体”诗派骨干诗人。
他七岁能文,十岁能赋诗,十一岁时,即以《喜朝京阙》而名震京师,其中“愿秉清忠节,终身立圣朝”两句点出了其为官立身之志。
杨亿的才名,传到了宋太宗那里。
宋太宗不信,专门派人去考察,并把杨亿带到京城,当面考校他。
杨亿当场完成诗赋五篇,都是下笔就成。
宋太宗对他大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个奇才,授予秘书省正字,特地赐予官袍和官牌。
从此,杨亿青云直上,在官场大放异彩。
担任太常寺奉礼郎期间,他向太宗敬献《二京赋》,并参加翰林考试,赐予进士等级,升任光禄寺丞。
宋太宗举行后苑赏花曲宴,特召杨亿旁边作诗。
杨亿献上《金明池颂》,宋太宗则当场向宰相诵读杨亿写的警句。
后来,太宗第二次举办苑中曲宴,杨亿又献诗。
二十二岁的时候,杨亿已经升任了著作佐郎,文章盛名天下。
公卿大臣们上表奏疏,都要借用杨亿的文辞。
他最有名的词作是《少年游·江南节物》: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
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全词以写景始,以抒情终,通过风雪交加之际不畏风刀霜剑的梅花这一物象,抒写了作者别有怀抱的人生感慨。
杨亿为官方正,为学讲求高雅,常常告诫学生,做文章应避免套用方言俗语。
有一次,他拟了一篇奏章,其中有一句“伏惟陛下德迈九皇”。
学生郑戬看了,觉得 “德迈九皇”读音很像 “得卖韭黄”,便问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得卖生菜?”
杨亿听后大笑,将其进行重新修改。
另外一次,宰相寇准与同僚嬉戏,出了一个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没有谁能对出。
恰好杨亿前来,同僚便请他对对子。
杨亿指着同僚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人拍案叫绝。
杨亿个性耿介,崇尚气节,得到了太宗和真宗两朝皇帝的信任。
宋真宗晚年时,得了痛风,每天都疼痛不堪。
他知道自己大行在即,便宣召内官周怀正,说:“我可能不行了,想让太子掌权,以免夜长梦多,你替我安排下!”
听了真宗的旨意,周怀正连忙出去安排遗诏事宜。
他首先找到宰相寇准,建议废黜当时权势熏天的丁谓。
商议完毕,他们又让时任翰林学士的杨亿深夜进宫,起草一份罢免丁谓等人的诏书。
杨亿进宫,写完诏书后,慌慌张张地回了家。
他忧心忡忡,对前来探视的内弟张演说:“你等着看吧,快要变天了,有人欢喜有人愁!”
张演吃惊地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杨亿却支吾着不肯再多说什么。
即使安排周密,但周怀正与寇准准备废黜丁谓的事情还是泄露了出去,传到丁谓那里。
丁谓因为安定边塞、支持真宗完成泰山封禅等事宜,颇受宠信,正权倾朝野,一手遮天。
他一听说宋真宗要罢免自己,立刻开始反击,以铲除寇准和周怀正这两个心腹大患。
这天夜里,丁谓乘坐一顶软轿,悄悄潜入宫中,找大臣曹利密谋,趁机向宋真宗诬告寇准密谋政变。
最终的结果是,周怀正被杀,寇准罢相,被贬到雷州。
丁谓终于登上文官的顶峰,宰相之位。
杨亿看到周怀正和寇准相继出事,知道大事不妙。
他一想到废除丁谓的诏书是由自己起草,便吓得不敢再进宫上朝,每天提心吊胆地等待着丁谓找他算账。
有一天,内官来到杨亿家,让他进宫,说宰相要见他。
杨亿一听,立时吓得腿都软了。
临出门之前,他对夫人说:“要是我今天晚上没回来,记着送点儿东西到牢里,你们现在开始慢慢准备后事吧!”
家人一听,顿时哭作一团。
进了丁谓的衙门,杨亿见门里门外守卫森严,心想今日必死无疑,当下心都凉透。
两个卫兵只能架着他走。
杨亿吓得满头大汗,不觉间,竟然尿了出来。
丁谓一见杨亿这副样子,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他平时非常欣赏杨亿,很喜欢他的文章和诗词,虽然这次杨亿掺和了进铲除他的计划之中,但丁谓并没有难为杨亿的意思。
他心平气和地对杨亿说:“杨翰林勿怕,我知道你是被逼的,所以我不想为难你。只是我今天想要换一些官员,所以才让你来给我起草一份公文。”
说完,还向杨亿点头微笑。
杨亿这才松了一口气,腿也渐渐能站稳了。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道:“宰相大人的话不敢不听,只是可否让我先回家换条裤子?”
丁谓听后颇感无奈,只得笑着应允了。
可能是因为惊吓过度,从此以后,杨亿便精神恍惚,疾病缠身,居然先于宋真宗两年去世,时年四十六岁。
杨亿一生,大部分时间在馆阁从事文字工作,尤其是担任过知制诰、翰林学士的职务。
他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并与钱惟演、刘筠等人相互酬唱。
他将唱和诗编为《西昆酬唱集》,集内诗歌重雕琢用典,铺陈词藻,讲究声律,开创了“西昆体”流派,是宋诗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