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中国(19)|青龙白鹤话日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青龙白鹤话日月
文丨管苏清 图丨网络
曾经的陆军上校,现为上海市12345办公室副主任
宋元丰五年,正月里春光明媚,江南苏醒了。东南巨镇——青龙镇,喜迎新监镇(相当镇长)米芾,其年三十二,超一流书家,走马上任,意气风发。谁会想到,青龙镇、米"镇长"与现今上海有何缘分呢?
一千多年前,青龙镇"蕃舶之饶,杂货山积”,商贾云集,市政繁华。其现名为白鹤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2010至2019年,上海对青龙镇遗址考古勘探和发掘,这座淹没于地下的港口重镇,逐步揭开神秘面纱,获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历史一下打开了一扇门,从现存历史文献看,青龙镇为上海第一古镇,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上海开埠前是个“小渔村”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了。青龙镇的历史,是否能与几十公里外的上海市中心城区联系起来?
一日兴起,驱车访遗址。有友相助,专人指点,总算有了收获。自隋唐华亭港开始,上海就是一个港口城市。相传三国孙权曾在此建造青龙舰,《吴郡图经续记》记录:“昔孙权造青龙战舰,置于此地,因以名之”。青龙港作为贸易港口的记录唐代已有,上海地区最早的贸易港口城镇当推青龙镇。到宋代,青龙港已有相当规模,北宋嘉祐年间《隆平寺宝塔铭》记:周边杭州、苏州、湖州、常州等几乎每月都有船只到青龙港贸易,稍远的福州、漳州、泉州、明州(宁波)、越州、温州、台州等地的商船,一年至少也来两三次,而两广、日本、新罗的商船每年也要来一次。到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时人已将青龙港称为“江南第一贸易港”。 近年考古发现的瓷器与文献记载相印证,青龙镇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之一。
贸易促进了城市发展,北宋诗人梅尧臣《青龙杂志》记载:青龙镇规模宏大、规划科学、功能齐全,有“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海内外万商云集,青龙镇坊巷间不仅有酒市、茶市等,更有了瓦市的出现,犹如今天的上海大剧院和文化广场。青龙镇作为江南文化的码头、上海文化的源头,集聚了灵气、大气和文气。白居易、杜牧、陆游、范仲淹、王安石、赵孟頫等众多名人都为青龙镇所吸引,常驻足于此,交友赏景,吟诗作画,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流传了不计其数的佳话,给青龙镇增添了浓郁的人文色彩。
敬访青龙寺,方丈很热情,介绍亦到位。当年的青龙镇作为“海商辏集之所”,商贾汇聚,文化繁荣。它凭借镇学、寺庙、瓦市勾栏、藏书楼、醉眠亭、茶肆、酒坊等众多的文化空间,以及人才荟萃的名人望族,成就了文化高地。青龙镇从江南地区和沿海一带的自然集镇中脱颖而出,率先成为经济巨镇、文化重镇、天下雄镇、江南大镇,具沪“外滩”雏形。除了文艺演出外,吴淞江上赛龙舟,也是重要的体育竞技活动,它配上民俗民间文艺的展示,极为兴盛。在明代正德的《松江府志》中记载,青龙镇“江上有龙舟夺锦之盛”,并“冠于江南”。
青龙镇“控江连海”,吴淞江成旅游胜地。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多,吴淞江上观潮,胜过如今的钱塘江。每逢潮汐到来,龙舟竞赛时,青龙镇上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位于吴淞江的岸边的杏花村,家家户户皆酿酒,当年的上海“酒务”为青龙镇而设立。宋代词人谢逸写下《江城子·杏花村馆酒旗风》:“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杏花村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随着海内外贸易发达,青龙镇外商聚居,“老外”带来异域文化和风情,大食、波斯等阿拉伯商人活跃,充当了贸易中介和文化使者的双重角色,使青龙镇更具开放性、包容性。自天宝二年,该镇创建了第一座佛刹报德寺后,相继建立了隆平、胜果等十三寺,遍布青龙镇的每个角落。“俪梵宫于南北,俪琳宇于东西”,成为“佛角为天下之雄”的佛教重地。2016年,隆平寺塔基的发掘,用文物实证了这一段历史。
在南宋后期,当地有了官府办的镇学和民间办的私塾,书院和社学更是方兴未艾。镇学规模宏大,设施完善,学风兴盛,“百里之间弦歌相闻,风淳俗美”,文化作为一个磁场,吸引了众多的名门望族或逗留或居住。吴淞江畔的“醉眠亭”,成为文人的艺术沙龙,汇集了苏辙、苏轼、秦观、张先、陈舜俞等名人近二十多人,同题作诗作文作画,一时传为趣闻和佳话。
宋代的藏书之风在青龙镇日益形成。庄肃(1245—1315)因家有“万卷轩”藏书楼,成为古代上海最早的藏书家。他收罗的图书达八万卷之多,并撰有《庄氏藏书目》,被当时人们称之为江南三大藏书家之一。各寺庙的藏经之风更是盛行,隆福、胜果、隆平三大寺都建有专门的藏经楼。单隆平寺藏经楼,就“藏所谓五千四百四十八卷”经书,吸引了日本遣唐使纷纷来研修经文。青龙镇具有“海纳百川”包容多元的文化标识码;更有精致典雅、诗意理性的江南文化特点。元明后,因航道变迁,黄浦江多次开凿疏浚,最终形成“黄浦夺淞”浩阔之势,清康熙开海通商,上海港发展成为江南第一大港,奠定了近代上海城市雏形。 有点可笑的是,青龙镇何时改为白鹤镇的?此为蒋介石统治时期的"杰作",说风水与"青天白日"相冲,历史就这么轻易被割断了。
米芾终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雅好奇石,留下过"米颠拜石"的典故。其一生官阶不高,不善官场逢迎,如痴如醉书画艺术。他曾自作诗一首:"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作为青龙镇监镇有何作为,可惜史无记载。今日之上海,声名远播。远去的米"镇长",是否给青龙镇也增添了一抹亮色?
责任编辑:财宝哥
文字撰写:管苏清
图片来源:管苏清
期刊总数:601期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