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叩刺治疗面瘫后遗流泪症43例
梅花针叩刺治疗面瘫后遗流泪症43例
王惠国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院院,江苏无锡214011)
[关键词]面瘫后遗症,流泪;梅花针叩刺
流泪是面瘫后遗症中多见且较难治疗的症状,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自2011年来,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方法治疗此类患者43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43例均为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于无锡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3~12个月者33例,13个月~24月8例,25个月以上2例,其中1例最长36个月。患者面瘫前无自发流泪情况,自面瘫后出现流泪较多,经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吹风或凝视时流泪加重。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诊断均为周围性面瘫,且经针灸治疗后口眼歪斜痊愈或好转,但流泪症状持续或超过三个月,并经眼科荧光素钠检测排除泪道堵塞情况。
2 治疗方法
面瘫一侧下眼睑处皮肤用75%酒精棉球消毒,稍等片刻,皮肤干燥后,以左手拇食指绷紧下眼睑处皮肤,右手持梅花针,运用腕部弹力,垂直叩刺在皮肤上,并立即弹起,轻叩至皮肤略见潮红即可。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操作时下眼睑皮肤需绷紧,叩刺宜轻,不应对眼球产生刺激,且嘱患者当天勿洗脸洗头。
3 治疗效果
临床痊愈:流泪症状消失,计20例,占46.5%;显效:流泪症状基本消失,计9例,占20.9%;有效:流泪症状有改善,8例,18.6%;无效:流泪症状无改善,计6例,占14%。
总有效率为86%。
4 体会
流泪是面瘫后常见的症状之一,有少部分患者会产生流泪后遗症。中医对本症记载较多,《诸病源候论》名为“目风泪出”,《儒门事亲》谓“风中泣下”。其病因病机,《素问·解精微论》曰:“见风则泣下”,认为流泪与风有关;又《圣济总录·目风泪出》曰:“肝开窍与目,其液为泪,肝气既虚,风邪乘之,则液不能制,故常泪出,冲风则甚也。”指出流泪症内因肝虚,外因风乘。西医认为发病原因是面瘫后眼轮匝肌收缩功能丧失,加之下睑重量使之下坠而发生麻痹性睑外翻,使泪点离开泪湖,泪液泵作用减弱或消失,引起泪溢[1]。梅花针为丛针浅刺法,通过叩刺下眼睑皮肤、腧穴,经由皮部——孙络——浮络——络脉——经脉通路,起到调整脏腑虚实、运行气血、通经活络作用,促使机能恢复。本法以梅花针叩刺病灶局部,刺激眼轮匝肌收缩,改善睑外翻症状,使泪液泵的功能恢复,泪液通过正常途径流入鼻腔,从而使流泪症状得到治疗。常规针灸治疗面瘫后遗流泪症,起效慢,恢复时间长,采用梅花针叩刺起效较快,恢复时间缩短。无效的6例病程都在18个月以上(包括36月者),提示病程愈短,疗效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