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人体治疗:皮肤淋巴瘤患者的FLASH治疗
FLASH治疗可在极短时间(ms级)内向肿瘤组织输送超高的剂量率。大量临床前研究显示,相较于传统放疗,FLASH治疗在杀伤肿瘤组织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日前,瑞士洛桑大学医院为一例皮肤淋巴瘤患者实施了FLASH治疗。结果表明,FLASH治疗具有理想的疗效,并可保护正常皮肤,这也是全球首例人体FLASH治疗。该研究于2019年7月11日发表在《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杂志上。联系质子中国小编(微信号:ProtonCN)获取全文。
患者75岁,1999年被诊断为CD30+ T细胞皮肤淋巴瘤,分期为T3N0M0B0,曾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补骨脂素联合长波紫外线(PUVA)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2008~2018年期间,除系统性治疗外,患者因进行性、溃疡性和/或疼痛性皮肤损伤接受了局部皮肤千伏级X线、低能电子或兆伏级X线放疗,共110个肿瘤部位(直径1~5 cm),常用的治疗方案是20 Gy/10或21 Gy/6。由于弥漫性肿瘤浸润和多次治疗后全身皮肤敏感,患者的耐受性较差。
2018年6月,患者同意参加FLASH治疗人体研究。瑞士医学科学院(ASSM)批准了该项研究,3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验证了研究的合理性,包括:(1)患者不适用于标准治疗方案;(2)传统治疗效果不理想;(3)患者具有疾病进展的风险;(4) FLASH治疗的预期副作用较小;(5) FLASH治疗有望改善治疗效果。患者同意接受右前臂3.5 cm溃疡浸润性肿瘤病灶的FLASH治疗。本次治疗的随访审查委员会由两名肿瘤放疗医生、一名肿瘤医生和一名皮肤科医生组成。
FLASH治疗使用的设备是位于洛桑大学医院的Oriatron eRT6 5.6-MeV直线加速器,此前已用于临床前实验猫和实验猪的治疗。FLASH治疗设备包括脉冲输送(通常≤10)系统以及束流监测与停止系统(beam monitoring and stopping system)。
综合考虑临床前研究结果以及患者的治疗史,研究人员最终确定计划靶区体积(PTV)的处方剂量为15 Gy,共10个脉冲,每个脉冲1 ms,重复频率(repetition rate)为100 Hz,总治疗时间为90 ms。
在患者治疗前后,应用GafChromic薄膜和丙氨酸颗粒测量束流的剂量分布,检测处方剂量与输送剂量的一致性。
治疗结束后,团队对患者进行每周两次的随访,一个月后每周随访一次。
在治疗后第10~44天,患者病灶周围的皮肤发红,第3周达到反应峰值,为无症状的1级上皮炎(NCI-CTCAE v5.0分级)。在第12~24天,病灶周围出现1级皮下水肿(NCI-CTCAE v5.0分级)。临床检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表明,在皮肤反应达到峰值时,受照皮肤的表皮层厚度没有减少,真皮/表皮交界处未破裂,伴毛囊脱落及有限的血管形成增加。此外,肿瘤在治疗后约10天时开始缩小,36天达到完全缓解,并在5个月的随访时间内,肿瘤对治疗的反应持续存在。
首例人体FLASH治疗显示,这项技术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具有理想的疗效并可保护正常组织,提示可进一步开展FLASH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质子中国 编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