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2个思考框架,解决无效努力问题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人工作高效,而还有一部分人明明很努力却没有什么成果输出。有时大家的努力都是同一水平,但是输出结果却是千差万别。这就不得不说努力背后的思考,没有思考就好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例如在做工作的时候,不加入思考,胡干一通,最后就会发现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没有一个能达到工作标准,也不会有任何好的成果输出。
在组织中,当一个leader布置工作的时候,首先就会介绍这项工作的目的或目标,整个这项工作的逻辑,这样被布置工作的人才会更好的执行。但这样就代表执行的人不需要思考吗?当然不是,因为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人要有自己的执行框架,自己对于细节的把控,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思考。我相信所有的leader布置工作,并不是想让执行人把自己所说的一点不差的做一遍,而是希望出来的成果更好,弥补leader思考上的不足,这样整个团队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这就代表着无论是团队中的leader还是执行层面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思考,但是我们又会发现难题,怎么思考?或者说怎么有效思考?我在工作中就会遇到,想努力却不知道如何努力,想思考却不知道如何思考的人。
我想说,职场中人要成为一个成年人,你要对你自己负责,你要对你自己的大脑负责。别人也不是天生就会,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然后总结而获得了自己的思考框架。一定会有人说,我可以去讨教别人,当然找到一个好导师非常重要,但是你的一无所有注定了你讨教不到好的人,你的自身价值和思考水平决定了你的朋友圈。
当然对于职场新人或者想要开始努力的人来说,有框架的思考确实是一件难事,如何开始呢?有没有几个简单的思考框架让新手开始操作,然后逐渐摸索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呢?
这个是一定有的,前人的经验我们总是要积累和学习的,而且对于思考框架来说,有可能都是一个框架或者模型就能够在很多领域使用,这也就是平时很多人说的底层逻辑。下面介绍2个思考框架,可能第一眼看上去都会感觉超级简单,但是我在刚学会的时候,每次思考时却想不起来用,必须经过大量实践才把这些简单的工具运用的得心应手,并且能够衍生出自己新的思考框架。
1
第一个思考框架——黄金思维圈
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是在成甲的《好好学习》这本书中,他在书中介绍公司同事们反馈印象最深、影响最大、帮助最立竿见影的方法是——黄金思维圈。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这个思考框架,让我每次在思考的时候,都会从why的角度出发,问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有哪些,然后再想想怎么去落地,实现我的想法。但是很多人在做事儿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们始终停留在how阶段,最终演变成为了做而做,那实际上就代表着切不中要害,永远达不到目标。
比如如果领导安排搜集资料,那你就去搜集领导要的资料,那肯定这个工作会完成得效果特别不好。因为在开始这个工作之前,一定要问清楚领导搜集这个资料是做什么用?为什么要这么用?想要通过这个资料去说明什么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黄金思维圈这个思考框架很简单,但是在特别多的地方都可以使用。我在学习新媒体写作的课程中,一名老记者着重介绍了这个框架,他认为按照这个简单的框架来写作,就能把一件事说清楚。当然我在写作、演讲、布置工作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个思考框架,简单易行,并且效果显著。
1
第二个思考工具——四象限分析法
乔布斯回归Apple后做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削减产品线,只保留了4象限里的4款Mac产品:
Mac Pro\Macbook Pro\iMac\Macbook,经过这么多年,除了增加了一个更入门级别的产品Mac mini外(MBA替代了Macbook),这个4象限法则一直是Apple规划产品的路线图。
乔布斯使用的方法就是四象限分析法。平时我们会遇到对一些事物进行分类,或者不知道如何对于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四象限分析法,这个方法已经应用在很多方面,比如时间管理、情境领导和波士顿矩阵。
绘制四象限图像,一定要把两种属性按照正反进行两两组合,最后得到四象限。而且一定要保证这两种属性是相互独立的。
例如,我们平时使用的时间管理的四象限图像,两种属性就是重要性和紧急性,通过画坐标轴就可以确定出来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把各项工作填到这个象限中,我们就可以针对不同的象限找到不同的对策。
还有情景领导的四象限图,把员工按照能力和意愿绘制坐标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D1阶段的员工能力相对弱但工作意愿强,称为热情高涨的初学者;
D2阶段的员工能力平平但工作意愿低,称为憧憬幻灭的学习者;
D3阶段的员工能力中等或强,但工作意愿不定,称为有能力但谨慎的执行者;
D4阶段的员工能力强且工作意愿高,称为独立自主的完成者。
那么针对不同阶段的员工,按照支持和指导两种属性可以分别采取四种策略:
1.指令型的领导型态(S1:高指导、低支持,针对D1员工)
2教练型的领导型态(S2:高指导、高支持,针对D2员工)
3支持型的领导型态(S3:高支持、低指导,针对D3员工)
4授权型的领导型态(S4:低指导、低支持,针对D4员工)
上面的两个例子只是四象限的2种应用,在平时我们如果在分类或者解决方案上有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去绘制四象限图像,例如食品进行分类,就可以设置营养、味道两个坐标轴分出四类食品。
在熟练掌握了四象限分析法后,就可以延展出来矩阵分析法。这个工具也是大多数善于思考的人所使用的,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
先介绍这2个思考框架,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有效、高效的思考框架,但是我们都懂得less is more,所以先从黄金思维圈和四象限分析法入手,逐渐打磨自己的思考框架。当然思考不能是凭空想象,一定是有大量的阅读、资料搜集和实践才能有效思考,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你的大脑你做主,你的思考你做主,你的努力是否有效你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