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支清末老枪逼迫日寇增兵10万,原来这款枪集中了各国集体智慧

编辑搜图

▲汉阳八八师步枪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直到1945年8月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汉阳造”步枪一直都是中国各方军队最被人们熟悉的枪械,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款武器。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中,面对侵犯上海的日寇,第19路军4万余将士就是手持清一色“汉阳造”步枪,对抗敌人的“三八式”步枪和“歪把子”机枪,最终让日寇四易主帅、增兵10万人。

编辑搜图

▲汉阳兵工厂开创者——张之洞

汉阳兵工厂引进德式快枪

早在1884年,德国人设计制造了采用9发装的弹仓和金属弹壳子弹的毛瑟新式步枪,但仅仅两年后就落伍了,因为法国人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支发射无烟火药弹的步枪,无论射程还是速度,性能都要高出一大截。德国不甘示弱,立刻安排步枪委员会组织攻关,综合奥地利步枪可快速装填的弹仓、瑞士能适应高压火药的小口径包铜弹头及法国步枪的枪管膛线,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栓动步枪,这也是现代同款步枪的鼻祖。

这支抄袭了各大国集体智慧的步枪,就是汉阳造的原型——德式M1888步枪。不过,这款步枪在随后的应用中,很快被发现存在装弹退弹困难、抽壳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问题,短短10年后,其就被著名的毛瑟兵工厂生产的毛瑟98K式步枪所取代。好在此时,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建的汉阳兵工厂投产,正在四处张罗建立自己的步枪生产线。

编辑搜图

▲“汉阳造”

“汉阳造”从清末卖到民国

德国人顺手将德式M1888步枪的设计资料和生产机械转卖给了张之洞,并将汉阳兵工厂仿制的步枪命名为“汉阳八八”步枪,其很快成为清军及后来北洋新军大量装备的枪械。当时,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还在使用黑火药单发步枪,“汉阳八八”步枪使得当时中国的步枪装备水平领先世界。

此后一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前,汉阳兵工厂对“汉阳八八”步枪进行了两次改进,去掉了外面的隔热套筒,以便简化生产并减轻重量;又参考毛瑟98式步枪的款式,设计了方便瞄准设定的游标式标尺。经过这番改进后的第二代步枪,就是后来常见的“汉阳造”步枪。随后,接管汉阳兵工厂的北洋政府曾几度计划停产“汉阳造”,但都由于经费不足而作罢。

编辑搜图

▲使用“汉阳造”训练的八路军

“汉阳造”成为抗战主力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率奉系势力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汉阳兵工厂也进入了新的稳定生产状态,“汉阳造”日产量达到了巅峰期的200支。到了1935年,由于仿制自毛瑟1924年型的中正式步枪投产,国民政府兵工署曾计划将汉阳兵工厂的设备也转产中正式步枪,但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沿海的兵工厂大量内迁,巩县兵工厂又遭日寇空袭而产能下降,汉阳兵工厂不得不冒着炮火继续生产“汉阳造”,补充前线的急需。

1938年,汉阳兵工厂被迫西迁重庆,在随后的几年里,“汉阳造”又生产了20万支以上,足以补充50个步兵师的损耗,使得中国军队的枪械能够维持自给自足的水平。在全面抗战过程中,嫡系中央军部队还可装备进口的德式毛瑟步枪或国产中正步枪,但许多地方部队和旁系中央军却仅能获得“汉阳造”。

编辑搜图

▲国民党士兵调校“汉阳造”

如中央军26师系吞并的黔军改编,部队来不及换装,1个步兵连仅有3挺机枪、50余支“汉阳造”旧枪;在徐州会战中死守台儿庄的西北军孙连仲部,其麾下3个师每连也仅装备5挺苏式轮盘机枪和50余支“汉阳造”旧枪。

编辑搜图

▲“汉阳造”的主要对手“三八大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