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历史长河中的百里长堤

黄梅|历史长河中的百里长堤

曹锦军围炉

谈起黄梅的龙感湖,许多人都知道那里有西隔堤,也就是八一大堤,但很少有年轻人知道在以前,黄梅沿湖还有个历史悠久的百里长堤。

黄梅县虽然有山有水有平原,水资源丰富,有前江——长江,后湖——龙感湖、太白湖。但给人感觉是有名的水袋子,头顶三盆水(古角、垅坪、永安三大水库),腰系两只壶(太白湖、龙感湖两大湖泊),脚踩一条江(长江)。历史上的百里长堤就是北起濯港巴茅山刘家井,经陶河、白湖、金凉亭、严家闸,南止刘佐杨西湾与长江干堤相连,(全长51公里)。

黄梅自古多发水患。据《黄梅县志》载: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到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共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其中大水灾60多次。明石昆玉所撰的《桂公堤碑记》:“黄梅背山面湖,民田尽薮泽中,江汉直注,彭蠡旁射,水患岁有。(明)永乐中,筑堤障之。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以堤为命。”。

自汉唐时起,黄梅就陆续有人垦荒围垸,修筑、修复堤坝都是全县动员,全民参与,自然包括山区劳力,修建了明代的曾公堤(主要阻挡太白湖水)钟公堤以及后来的王家大圩(南起白湖渡,西南至广济垅坪)。

清末,从周宣口起到毛家店止,全长19540丈。俨然成为了湖内一长城,保护着下半个县人民财产的安全。民国二十年,黄梅对全县数百个大小圩,合零为整,划为八大圩区,堤线总长48600丈,堤内田地144000余亩。

黄梅戏传统剧目《告坝费》在谈到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黄梅受水灾情况时说:“五月初八发龙水,平地陡起数丈深。打破官堤无其数,四十八圩破干净,又破潘兴圩一个,黄梅六门淹五门,田地庄稼一起毁,楼房屋宇影无存,沿路只听人叫苦,不伤心处也伤心”。 正如民国孔垄乡绅汤用彬在《筹建富民圩说略》中所说的那样,“甚望全县官绅仍按保派工法,合力加修。”

为了抵御龙感湖湖水和江水倒灌,1954年到1978年,黄梅举全县之力,将湖区堤垸合并,裁弯剪直,修复了百里长堤,将原来51公里裁剪为46公里,以防湖患。大闸有梅济闸、老严家闸。修建的梅济闸,连通了黄梅上乡和下乡的交通,成为了交通大动脉的重要支点。老严家闸既连通了孔垅到小池的驿路堤上陆路交通,又打通了龙感湖和东港的水路交通。当时百里长堤的坝最高有20公尺,最低为17公尺。

小时候,我曾经上过一次百里长堤的孔垄段。那是1983年的秋季,我和孔垄谷坝头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到百里长堤外的龙感湖二分场去买甘蔗。

从谷坝头出发,沿邢圩的朱王角方向一直走一个小多时的土路,就是一道高高的大土坝,这就是百里长堤的一段。当时的百里长堤给我感觉就是又高又大,对于长期生活在原的我们,这坝不亚于是一座绵延起伏的大山。
    我们站在坝底,那10多米高的大坝,是有一条斜长的道路通向坝顶的,道路在坝顶又斜着通向坝外的一侧。上大坝对空手而上的人没有什么负担,但对于推板车上去的人,是种考验。往上推,要重心前移,一步步走稳。往下拖,要在空车上压着个大石头,才能不失去重心。

站在坝上,眼前突然豁然开朗:没有了密密麻麻的村庄,没有喧躁刺耳的机器声,没有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展现我们眼前的是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和一人多高的甘蔗林,坝上的一角只有几户人家在居住,鸡在田边啄食,鸭子在小河沟里游来游去,几只大花狗在那一个劲的狂吠,上十里地连个代销店都没有,一问:买日杂东西要么到总场,要么到孔垄镇去买,这里就如同古人笔下的桃花源了。

1956年华阳闸建成后,龙感湖垦殖,后湖水位下降两米,百里长堤失去了以前圩内排水的作用,1978年到1989年,湖北省在原百里长堤外,新修了拦湖大坝,也就是八一大堤,现在成为西隔堤。并建成了沱湖闸、新严闸、湖口闸。

西隔堤南起黄广大堤,北至黄梅县城抱儿山,全长38.94公里,坝顶高度大部分在16.5—19.5米之间。西隔堤保护着鄂皖两省数百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担负着京九、合九铁路、沪蓉高速、105国道等重要交通干线的运行安全,是黄梅县、武穴市、龙感湖管理区三地重要的防洪屏障。

一册在手,游遍黄梅不用愁!

《穿越时空赏黄梅》,是黄梅本土文学爱好者共同推出的力作,是黄梅县众多微信公众号中第一个结集成册的纯文学小辑。

本书共分梅香梅韵、梅风梅俗、梅友梅情三个小辑,收录文章104篇,合计15万字。作者有国家、省市级作家,文学博士,也有草根写手,内容涵盖了黄梅的历史文化、名人典故、风景名胜、风情民俗、特产美食、方言俚语、古村古道古遗址、乡情乡恋和乡愁……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

  caojingjun1973121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