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无硝烟》,海派评弹的新弹
胡晓军作者:胡晓军 日期:2021-08-26
《战·无硝烟》演出照新中国成立后,影坛出现了一种名为“反特片”的类型片。从1949年《无形的战线》开始,接连推出的许多此类型作品都深受观众喜爱。“反特片”可谓新中国最早的类型片,集侦探、谍战、惊悚、悬疑甚至恐怖因素于一身,长拍不衰。不过,在戏剧、曲艺等文艺品类中,这类题材并不多见,更未形成类型化的创作态势与群体性的审美趣味,即便以“讲故事”见长的评话和弹词,也鲜有相关作品问世。上海评弹团近日上演的中篇评弹《战·无硝烟》,给笔者的第一感觉恰是:“反特评弹”终于来了。尽管晚了许多年,但必定更多样、更多变、更有新意,因为当下的评弹正处传统“双创”、艺术跨界、多元交融的时代文化潮流中,无论创作者还是观赏者,都有着尝试、继承与创新的共识、准备和能力。这从标题便可见端倪——倘使在几十年前,用间隔号为一部新书定名是难以想象的。标题是书目的眼睛,从这一带有现代话剧风格的标题看,主创意在创作一部既出自传统又有别于传统、着重加强戏剧性的海派评弹新书目。《战·无硝烟》取材于上海解放初那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通过双线结构交织递进的方式,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现当时上海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稳定金融、平稳物价,打赢经济“淮海战役”的故事。创作者并未直接叙述这场金融战的情况,而是从中开了一个切口,这样的选择有利于在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间获得最大的平衡点。全书以市军管会财经接管委员会金融处主任刘浦生为主角,展开他生活与斗争的两条线索,彼此粘连,互相推动,构架起这部“反特评弹”的起因、过程和结局。在这场金融战的胶着时刻,刘浦生抓住机会,故意打出亲情牌,放走了作奸犯科、为虎作伥的妹夫,在取得后者的信任后,打入敌人的内部,终于挖出深潜的敌特间谍李梅亭,捣毁了反动派安插在上海金融界和教育界的老巢。作品对刘浦生的塑造可谓有情有理、有血有肉,展现出一个重亲情更重党的事业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社会,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豪情和至理。值得一提的是,主创还不失时机地穿插了一场陈云同志与刘浦生的“穿越式”对话,虽仅寥寥几句,却妥帖地处理了大题材与小切口、大时代与小人物之间的关系,更寄托了主创对陈云这位评弹“老听客”的深深敬意——“出人出书走正路”已成了几十年来评弹人念念在心、孜孜以求的一种精神。评弹作为一种通俗文艺,其所长在于铺陈日常生活、表达俗世情怀。这与塑造英雄、歌颂壮举并不相悖,传统书目《三国》《英烈》早已为证,其创演经验值得借鉴和弘扬。实践证明,除非创演思路过于偏狭,“烟火气”与“主旋律”、“噱头势”与“严肃味”在评弹中不应成对头,是可“搭档”的。《战·无硝烟》对刘浦生的塑造便是如此,开场就渲染了其十二载后返家探母的场面,唱词雅致而又通俗,意象转换而又相通,石库门中的沧桑与母子俩的亲情令人感怀而又感动。此外,主角对非嫡亲妹妹及妹夫的心理和态度也有多处细微的、符合人情常理的描述,可亲而又可近。全书十分注重对当时生活细节的交代,例如,通过小人物之口比较金圆券和人民币的购买力等。那是因为“两白一黑(大米、棉花和煤炭)”关乎国计,关乎民生,关乎每家每户的开门七件事,正如唱词“这一仗,与上海人的生活休戚共;这一仗,与新中国的前途风雨共;这一仗,与共产党的形象荣辱共……”重大的题材与庶民的生计息息相关,给了《战·无硝烟》以小市民的家常话、市井腔反映金融战、间谍战的巨大时空,得以充分地发挥评弹的传统优势和演艺优长。主创特地为主人公家设置了一对邻居小夫妻,作为全书的主力噱头加以贯穿。这对邻居夫妇精明、善良,好打听而又多嘴,时而声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时而赞扬解放军进入上海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鲜活地渲染了这场金融战的背景、性质以及民心向背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对受金融战影响的市场及日常生活,有夸张的描述和风趣的形容,实现了寓庄于谐的效果。为这对小夫妻起角色的陆锦花和徐一峰,演出了小市民的思维、言行、心态和情绪,既有代表性,又有亲切感。尤其是“陆锦花唱陆派越剧”一段,在笑声中体现出评弹的间离效果。放噱是评弹传统法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笔者以为越是叙演重大题材,就越要加强其配置、灵活其运用,使全书庄谐互补、雅俗共赏。从《战·无硝烟》看,金融战士与凡人情感,敌我斗争与家常生计在一部书中保持了并行不悖、左右逢源的审美效果。《战·无硝烟》由上海评弹团老中青三代演员联合呈现。高博文、毛新琳、黄海华、姜啸博等演员组成的阵容,在唱腔上形成了丰富的格局。除了“母子重逢”“夫妻对唱”外,“陶三妹戳壁脚”“李梅亭鬼主意”以及“刘浦生痛斥李梅亭”等,有长有短,有庄有谐,各擅胜场,调子风格的多样性、唱词款式的差异性、韵脚安排的丰富性都有充分的考虑和出色的发挥。《战·无硝烟》的演出格局不同于传统。“四椅一几”貌似与几年前的《四大美人》相近,其实也不一样——不仅扩大了同台演出的阵容,而且提升了演员上下的流动性,使故事的衔接更紧密、演出的节奏更紧凑,但也出现了“档”与“档”间的转换不够清晰的问题,加上“反特”悬念设置并不强烈,使全场仅有的一次“请听下档”不仅不太“着劲”,而且绵软乏力。值得一提的是,全书男演员西装洋气,女演员旗袍艳丽,若非弦索侧立、时而在手,几乎令人有“集体脱口秀”之感。近年来,上海评弹团在中篇评弹的形式上不断尝试创新,向戏剧、科技等领域寻找资源、借鉴灵感,争取从以听觉为主向听视平衡发展。从这几年的新作看,从《四大美人》到《繁花》,从《林徽因》到《医圣》,试水渐多,跨步渐大,或多或少显出受众的需求、创作的自信与市场的认可。但与次新作《医圣》相比,《战·无硝烟》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归”,戏剧因素降低,包括取消了表演团队、道具使用和舞美转换,而是始终以琵琶和三弦为主,一幕到底。主创最着力的地方,是在演员们的身上——每一个演员或多或少都加了“演”的“戏份”,对“说噱弹唱演”作了较均衡的安排。尽管全书视听内容不少,但只用于对主题的烘托、对背景的交代、对转换的“过门”,基本做到了紧贴不游离、活用不刻板。比如开场的着色老影像,既有年代感又毫无陈旧感,能令观众快速进入规定情境;“换档”间隙当年的新闻播报和音乐歌曲,符合情节需要,十分熨帖。但取消了传统的美丽屏风,代以一幅巨大的外滩木刻画,不知出于何种考虑。笔者看来既不是传统,也不够时尚,无论在代入书情还是在加强间离方面的作用都不明显。作为一部新书,《战·无硝烟》自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除了前述的悬念不够充足,主角“反特”的心理动机交代、反派人物的怀疑对抗的强调也显不足。另外,起角色时的说唱内容偶尔流于口号,并不在人物的口中,而只在演员嘴上。尽管如此,瑕不掩瑜,《战·无硝烟》不仅在艺术上对中篇评弹作了很好的承继,而且在选材上作了有突破意义的尝试,在呈现时则作了审慎、适度的创新,殊为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