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越窑鉴定技巧及价值
“唐代中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受社会饮茶习俗的推动和外销的刺激,越窑生产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窑址数量大幅增加,产品质量显著提高。这一发展势头从唐代晚期、五代,一直延续到北宋早期”。
原于故宫博物院著 名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最 先运用现代科学考古的方法对越窑遗址进行考察和调查,并在窑址中发现大量唐代以前的青瓷标本。他所著《瓷器与浙江》和《中国青瓷史略》都对越窑起源于唐代提出质疑。其后,在我国考古工作者不懈努力下,越窑的起源与发展脉络越来越清晰。根据最 新考古资料分析,越窑的历史可分为起源、发展和鼎盛三个时期。
装烧工艺上,也可以来辨识器物的新老。越窑瓷装烧主要是二种:明火烧或匣体装烧。不管哪种方法,为防止粘连,均要用泥点来做间隔。不同时代,用泥点的部位有变化。唐至五代,泥点的部位用在器底边缘和圈足的足端。为避免泥点被粘,在放置泥点的地方要刮釉。器底刮釉部位呈暗红色,泥点会留下痕迹。仿品较之真品颜色要深暗。五代晚期至北宋,采用垫圈间隔装烧,因此,泥点移至外底,使足端包釉完整。但泥点往往被粘连。真品泥点较疏松,用手指甲扣,即易脱落。伪品泥点坚硬,不易脱落。泥点的形状:唐代早期,呈不规则三角形;唐中期起,多呈松子状;五代起,圈足变窄,泥点也随之变小;北宋时,早期为长条形,中晚期变环形。因此,仔细观察器物上泥点的有无,其位置、形状和粘着情况,对照器物的胎釉、装饰特点,就可以为判断真伪提供更多依据。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 名的青瓷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
“幻想千年如玉面,依稀窗后是侬颜!”唐代晚期出现了一种瓷器,叫秘色瓷。唐代诗人陆龟蒙一首名为《秘色越器》的诗中写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越窑青瓷有款识的很少,只有少数带有文字或年号。唐代的多书刻在胎体上,类型一般为作坊名称类、姓氏类、贡窑类、标价类、墓志类等,不过在鉴定时要仔细观察一下文字是釉上还是釉下刻,釉上容易造假需要多注意。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 名的青瓷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