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
最近每次走进七(10)班去上课,孩子们总是挤眉弄眼的。
还在走廊里就被截住了,胳膊一搂我肩膀,她在耳边低语:“看了。”我十分惊喜,扭头正对上她抬起一边眉毛,煞有介事点点头。
“怎么样?”听我一问,她立刻眉飞色舞起来,“真没想到啊!居然……”“嘘!~”“嗯嗯嗯!知道!”她拼命闭紧嘴巴,搭着我的肩膀走进教室。
刚在讲桌上放下教学资料,一本书从我眼前一闪而过,紧接着换上窃笑着的一张脸,把我视线全铺满——“哟哟屠屠,你看这是啥~”
“那还用猜?!”我在她鼻子上一点,她朝我挤挤小眼睛,喜上眉梢:“好看,好看!”
左右已拥上好几人,把左护法李爻和右护法罗兴扬撞开了,叽叽喳喳说着同一句话:“我也看完了!”然后立刻善解人意地彼此提醒:“嘘!~不要说不要说~”还特别用手指着那本书的封面——
《沉默的病人》封面,是一个眉头紧皱的女人,她的嘴巴消失了……
亚里克斯·麦克利兹的小说《沉默的病人》把克里斯蒂式的推理和希腊神话中的命运纠葛,用心理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剧情反转再反转;一经发行,就霸占了《纽约时报》畅销榜392天,成为2019年亚马逊年度图书、年度悬疑佳作,销量达到300万册,被称为“年度烧脑神作”。
悬疑故事,我所爱也;心理学,亦我所爱也——二者竟可得兼,自然不可不读。
班上有一批悬疑故事爱好者,言必称“东野圭吾”,也是时候见识一下其他的推理小说风格。
于是自廖珺涵始,这本书迅速在班上风靡;并且先读为快的同学都严格遵循着推理迷的行规:不剧透——所以我们之间谈论时,全靠挤眉弄眼和说半截话。
而我知道这本书,多亏了小耗子。
如果你凑巧读过我写她的文章《那只小耗子》,就会知道2009年读初一的她,已经和我有了12年的相伴岁月,当年师生,今日好友。
这小耗子长成了一只美丽的大耗子,某日应聘成功,当上了书城的“选品师”——一个听起来就十分高大上百分百诱人的职位对不对?
她过五关斩六将应付了一轮轮面试才获得了这个职位,然而只干了一天就辞职了,都是因为《沉默的病人》。
她吐槽说:“看着这本新书在架上,腰封上的介绍是那么诱人,偏偏工作时间绝对不可以打开任何一本书来翻一翻,可真是煎熬啊!!!……所以,我辞职了!”
我大惊,竟然忘记了吐槽说“如今的年轻人就是太任性”,立刻逼问她如何能立刻看到这本书。然后我们俩争先恐后废寝忘食地看完了这本书。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张茗忽然发信息过来:“屠屠!我今天去书城买书,看到了两个姐姐,她们说什么屠老师屠老师……”呀,在书城的偶遇,提到我,让我觉得多幸福呀!
因书而与这个世界产生的种种关联,常令我感觉奇妙——
那些关联明明是无形的,却牢不可破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