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修成《明史》,两拨史官暗中交锋,很多历史学家都没发现
如果要问哪本官修史书最不可信,也许很多人会马上跳出“明史”两个字。这个争议也是在清粉与明粉之间争执的焦点,比地图争议吵得还凶。不过我认为,大多数明粉跟清粉注意力都在那些是否“篡改”的地方上了,而忽略了背后有两拨史官在修史的过程中暗中交锋的隐藏事实。
这也导致了一个现象——《明史》的可信度,变得一言难尽,既不是完全可信,又不是真的被大面积篡改。下面我将分别从《明史》中有谬误、篡改或者争议的记载,来说明这些问题。
《明史》抹黑、颠覆为哪般
《明史》记载一,郑成功是杀死鲁王朱以海的凶手,过程还描绘得有板有眼,说是沉入大海淹死。但实际情况是,鲁王朱以海死于公元1662年12月23日,郑成功死于公元1662年6月23日——试问郑成功是怎么复活的,然后去溺死鲁王朱以海,再然后又重新返回目的躺下的?这太科幻了,明眼人很容易看出来,是修史的人故意抹黑郑功成,分化反清复明势力的。
《明史》记载二,张献忠屠川,数目有六万万之多。六万万,即六亿,终其一明巅峰人口二亿多,终其一清人口也才四亿多,公元2020年四川人口还远远没达到九千万——试问一个小小的四川是怎么在明末能生出这么百姓?很显然,这也是在故意夸大的数字,其目的很简单,就是尽可能地抹黑张献忠(虽然他可能真的杀了不少人)。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明史》作为清人修的官史,不可避免地站在当权者的角度去看问题,极尽可能地污蔑反对者。本来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是这么夸张地留下漏洞,就有点可笑了。真不知道是史官为了巴结清朝统治者特地犯糊涂,还是正直的史官为了让后人能分辨出真伪以超出常理的记载故意为之。
当然了,对明世宗朱厚熜“中材之主”的高评价,对明光宗朱常洛仅在位一个月就“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莫名其妙地颠覆事实,也着实令人费解。不过还有比这个更费解的,接着往下看。
《明史》中最无语且无奈的争议
真实历史中的明太祖朱元璋确实为了巩固皇权杀了很多开国功臣,当中也确实有不少冤假错案,牵连着众多。但是,到了清人修史的时候,很多小九九就埋下了。
“洪武四大案”分别是“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据说被诛杀的人数有十几万。“胡惟庸案”据说是贡献了三万人头,其出处据说是《明史·卷三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即《奸臣传》,里面是这么描述来着:
“帝发怒,肃清逆党,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 《明史*奸臣传》
别小看这短短几个字的句子,却蕴藏着乾坤。如果你断句是“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那就是现在大部分史学家认为的被杀头的有三万多人;但如果你断句是“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那就意味着被杀头、被流放、贬为奴隶、被判监禁的一共有三万多人——换言之被杀头的没有三万多,你细品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如果你一再坚持全部涉案的三万人都被杀了,那你可以再翻开《太祖本纪》读一读:
“洪武二十六年九月,赦胡惟庸、蓝玉余党。” 《明史*太祖本纪》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是三万人杀头,后来又怎么出个赦免的?
其实无数的史料都可以佐证,朱元璋虽然狠心,但还没到株连九族那种滥杀无辜的地步。而事实上,整个封建历史,严格意义上的株连九族的例子都很少。很多史料包括明初的许许多多名人的墓志铭,都有讲到一般情况下大案杀的都是涉案的主犯的直系男性亲属,但不包括未成年的男性亲属;而女眷跟唐朝类似基本都是罚作奴隶或者流放,并不在诛杀范围内,这些都极大限制了杀头人数。
未成年男性跟女眷不在诛杀范围内,如果要硬凑三万人,那必须是从跟胡惟庸有关联的各级官员中抓捕——可是明初之前是元末天下大乱,人口锐减,朱元璋的朝廷班底有那么多官员可供杀头吗?
所以我说,就是这种模棱两可的描述,导致后世史学家坚定地站在黑朱元璋这一派边上。即便你再无语,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因为一来朱元璋确实杀了很多人,二来这断句就是有争议,三来很多关键数字的史料经历战火、修《四库全书》毁籍以及文字狱的缘故,统统不见了,最终留给大家的只有无奈。
《明史》背后隐匿的战争
不过尽管存在以上谬误与争议,我还是得告诉你《明史》是一部优秀的史书,除了这些有问题的部分,其他还是值得一读的,是有价值的。但是之所以有价值,也是背后一批有名字的“无名”英雄努力的结果。
《明史》修史的时间很长,清初顺治时期就开始了,但一直拖到康熙解决了三藩问题才真正大规模动工。汉臣张廷玉就是其中的主持者,里面很多史官都是他选取的。这里面既有清朝一建立就马上参加科举的文人,也有一部分反清复明或者有这种思想倾向的学者。前者想必是会极力讨好清朝统治者,后者则会尽力维护明朝的形象,或者尽可能还原事实真相。比如黄宗羲的弟子万斯同、儿子黄百家,顾炎武的外甥徐元文等等都有参与进去,我认为他们是代表着这一类人群的意志。
同时我也认为这类学者并不得势,他们的意见肯定不能在史官队伍中占主导地位。当想讨好清朝统治者的文人要抹黑明朝的时候,他们会据理力争,但意见往往会驳回,或者发到主持者张廷玉那里审议。如果你是张廷玉,你会怎么做呢?我认为他如果既想保住乌纱帽,又不想失了汉人的心,一定会采取曲笔来描述这些历史——至于后人能不能领悟出来,就靠后人自己的悟性了。
所以我认为《明史》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大部分可信,但也存在部分抹黑、篡改的地方,其实是这两拨史官暗自较劲,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