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和讲中医入门——六腑(下)
膀胱
古代的交通运输,有水路和陆路两种,于是古人也把这样的知识应用到人体上,形象地将胃肠组成的消化道称作谷道,而以膀胱为主要贮藏和排出小便的通路则被称作“水道”。
与胃肠消化传导的功能实现,需要脾的气化作用来支持一样,膀胱主水道的功能,也需要一个脏的气化作用来主持,就是肾。
中医学对人体水液代谢的过程,是这样认识的:首先水液进入胃,通过脾气的运化,将水向上布散到肺,再通过肺脏来通调水道,把水液向下传递到膀胱。
通过这样一上一下的传递,水液得以遍布周身,滋养各个脏腑。当然水液在体内的运动,都离不开肾脏的主持。
我在这里,简单地谈下自己地看法。古人没有对解剖学发生强烈的兴趣,因为对于“真理”的追求,从来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向。
我们的古人更加在乎的是如何将已有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发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就对理论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中医理论。
水液代谢的问题也是这样。古人最终将理论确定成上面的形式,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源于医学实践。中医学治疗水液代谢方面出现的问题,比如水肿,比如小便失禁,比如小便不通,都会讲到三个重要的脏器:肺、脾、肾。
而针对此三个脏器给予的治疗,往往又是对上述病证非常有效的方法。正是基于这些实践的基础,古人尝试思考三者与水液代谢的关系,最终在头脑中构建了这样一个水液入胃,经脾,达肺,到膀胱的理论模型。
对于这样的理论,如果我们完全抛开历史,不考虑古人的环境,硬是用今天科学的解剖学知识来否定古人,那么你会在满足了自己作为胜利者的虚荣心的同时,也就失去了与古人交流,吸取古人宝贵经验智慧的机会。
胆
胆作为一个腑,实际上与上面的四腑不太相同。食物的传导不会经过胆,水液也是一样。所以古人还有一种见解,认为胆属于所谓“奇恒之腑”之一。奇恒之腑这个概念比较偏一些,实际运用的机会也比较少,我这里暂时不讲了。
我们只从两个侧面,来认识一下胆腑的功能。一个人临危不惧,泰然自若,我们会讲他胆识过人。这里的胆,就体现了中医理论中,胆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所谓“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无论所处的局势多么混乱,无论面临的困境多么险恶,都有勇气面对一切的挑战;这样的人,胆气充盈,刚毅果敢,心中有正气,言语显决断,称为勇士。
反之,遇事畏缩不前,环境稍变,其心大乱,惶恐不安;这样的人,胆气不足,懦弱胆小,犹豫不决,称为怯士。另外一个词,这些天反复有朋友提到,叫做“肝胆相照”。
三焦
三焦,顾名思义,包括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历来是中医脏腑理论中争议最大的一个腑。我们这里也不想在三焦上花费太多的笔墨。
只是简单地让大家对三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一下三焦对于中医诊治疾病有怎样的作用。书本上讲的三焦似乎很简单,就像个大口袋,把所有其他的五脏五腑都装在里面。
但是,三焦到底长什么样子呢?胃、肠、膀胱、胆我们都可以看到摸到,三焦怎么看不到呢?对这个问题,我以为,从整体观念的角度来认识,或许会更好理解。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脏腑并不是割裂开的,彼此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三焦正是把整个胸腔腹腔看作一个整体,气与水谷在其中上下通行,上闭则下塞,下堵则上壅。
因此,我们可以把三焦看作是一个理论的模型,而不是一个实体的脏器。那么,三焦这个概念,是不是就毫无价值呢?
既然三焦是人体内最大的一个腑,其余的脏腑都在其中,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三焦理解为一条通道,贯通人体躯干的上下。在这条通道中,有气的运行,也有水的运行。
如果三焦通道的功能出现异常,就很容易发生气的郁结,水的不行。方剂学有一个经典的方子,叫做三仁汤,就是分别用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来清利上中下三焦的湿热,从而通畅三焦的气机。
清代医家吴鞠通,更是依照三焦的理论,确立了一套针对外感发热性疾病的辨证体系,称为“三焦辨证”,就是从上、中、下三焦的部位,来表示外邪进入人体后从上到下的传变规律。可见,古人对三焦的认识,并不是纯粹的摆设、配件,而是可以在治疗思路上,给人以启迪,教人以大略的有价值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