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琴 | 孝义近代有名望的书法家

作者:王爱琴

1992年版的《孝义县志》上说:孝义近当代有声望的书法家有冯济川、李元晋、杨亮忱、焦延甫等,书法匾额、中堂、楹联,风格各异,曾有“孝义书法盖汾州之说”。

冯济川  字秋航,孝义石像村人,自号“石像山人”。清末民国,为三晋杰出的教育活动家,亦是山西省著名的藏书家之一。

冯幼年聪颖好学,7岁入学,9岁学《孟子》。15岁父殇后,“尊母教读书兼理农商”,后就学于汾阳西河书院和省城晋阳书院,寒窗十载,博学成才。

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科中举。

冯秋航一生以兴学为己任,认为“欲振兴庶务,非人才众多不可;欲培养人才,非教育得法不可。”

光绪三十年(1904)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明治大学之分校经纬学堂,研究东西各国学说,认为“学无分中外,有识者专用力于本原,无知者日张皇于末艺。”

他深感我国人才之缺乏,弊在科举,主张罢科举而兴学堂。

归国后即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在太原创办全晋公立中学堂,被推为教务长。在孝义兑九峪(今兑镇)创办高等小学堂,在太原创办公立女子学堂,被誉为“山西兴新学之先声”

宣统三年(1911),任中央教育会议员。

光绪三十三年(1907),早就觊觎晋省丰富煤铁资源的英国福公司,在清政府的支持下,与山西商务局签订了《山西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投资折银二百万两,取得平、盂、潞、泽等地煤铁开采权,晋人大哗。

冯秋航与晋绅渠本翘、刘笃敬、王霖等四处活动,在全省筹银二百七十五万两,赎回矿权,并兴建保晋公司取而代之,从此山西出现了第一个初具规模的煤矿开采企业。

冯济川题写的木匾

清末,冯秋航任长安县知事,次年任陕西高等学堂国文教习。1912年辞职归里。

翌年任省议会议员,时富豪往往以金钱贿赂议员,冯秋航廉洁自守,目睹此等腐败现象悲痛万分,借为友人作挽联抒发愤恨:“泪眼看中华,国无所寄,民无所归,与其为马为牛不如速死;伤心谈后事,父能自顾,子能自谋,独此痴儿痴女何以图生。”时杂税繁多,民不聊生,冯秋航奋笔疾书,向政府进言献策,均石沉大海。1916年他见边野乡民缺医少药,遂在兑九峪集资兴办体仁药堂。原想仅取微利,重在济民,但仅开业三载,便因管理人贪得无厌,愤然退出。

冯秋航藏书万卷,善本颇多,惜多已散失。晚年回归故里,边教书边著书。遗著有《李菊圃先生遗文》2卷、《朱子年谱节录》2卷、《四书讲义》27卷、《国文一贯》10卷、《今文尚书》6卷、《毛诗故训传》30卷、《礼记菁华录》12卷、《教育丛书》15种26卷、《山西风土志》1卷、《西河杂志》、《冯氏别录》2卷、《文钞》32卷及《诗草》等,为境内现代著述最丰者。

李元晋  字体乾,1862年生,孝义大孝堡村人,出身于书香世家。

李元晋早年潜心读书,追求科名,也曾有一些著述,与李元晋交往的邑人中,冯济川也是一位社会贤达。他考中举人后,热衷于办学教书。其著述《石像山人年谱》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秋试…揭晓,李元晋中试,我邑科名,至指示益恳切。并将生平著述、日记、批牍俾余排比,余随抄两卷,皆躬行心得之言,辛亥印行于世。”

时间为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丁酉年,时年李元晋36岁。由此可知,李元晋身后虽无著述传世,但他早年还是曾写过不少东西,也曾整理印行,只是后来未保存下来。

李元晋亲笔题写的的“中和位育”

大孝堡李峰,笔名峰哥,热衷于搜集文化作品,尤喜收藏碑帖。在朋友圈发了一篇稿子《打开历史的记忆,追忆李氏先贤的品德》。

大孝堡李氏先贤“元晋公”为辛母“苏老儒人”八秩之寿亲题“淑范可风”牌匾,匾2米2长、80公分宽、5公分厚。匾额正文淑范可风是阴体字,木头上凹进去的,是因为送给女人的。署名、落款、送匾人都是阳体字,字面凸出来的,因为是男人送的。

署名:付汝泗、郝致和、辛国梦、李恩义、辛积银、辛生荣、辛国昌、重侨、苏禄礼、辛国瑞、辛国明,樊秋顺、贾风虞。经过百年流传,至今保存完好,实乃幸事。

观字思人,“元晋公”字如其人,“淑范可风”四字苍劲有力,展现出了山西晋商直而不屈、儒而不耀、含德之厚、积商行义的高尚品质。

站在先贤“元晋公”亲题匾额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先贤们消失已久的时空又如影像一般浮现眼前。他们知书、明理、善思、勤作、行孝、义举的品德,真正形成了大孝堡李氏传承的精髓文化。

辛老夫人是哪位?文明村李林生先生做了解述。

1907年辛氏家庭分家契约中,李元晋作为亲友参与了此事,李元晋署名“贤愚弟”以此推断辛老夫人苏氏与李元晋有姻亲关系。《李氏族谱》中记载李魁晋(伯举人李映溪的儿子)娶的是辛氏。

不是一般人能请得动李元晋,也不是一般人能被李元晋称为“贤愚弟”的,而书写寿匾的。一来是李元晋的儿子、孙子给伯父继承门户,辛氏也就算是李元晋的一门重要亲戚了,给老夫人祝寿,自然得“态度上加温度”了。

文明村辛氏门槛高,辛氏源于陇西,夏启封支子于莘,后遂以国为氏。因莘辛声相近,改为辛。汉有辛武贤封为太原城隍,辛庆忌为汉成帝左将军。唐有护唐名将辛云京,宋有文武才兼,出将入相的辛仲甫,俱载中国正史,名垂千古。元时辛信汾州节度副使,主修了《辛氏家谱之记》,《辛金吾家谱叙》流传于世。

辛氏是一个人口少的姓氏,然而自夏、商以来,人才辈出。

在中国正史二十五史中,仅有宋、梁、陈书,旧、新五代史和元史六部正史无辛氏人物的传记文章。从史记到清史稿等十九部正史中记载着历代辛氏杰出人物的事迹功勋。

文明村辛氏家族从明、清时代经过了七辈单传二百余年的历史,到清嘉庆11年(1806)至嘉庆17年(1812)开始双传。迄今从七辈单传首位至今已传到十五代人。八代秉彝的碑记还树立在辛氏祖坟墓地,碑文详实地记述了那些辛氏鲜为人知的历史。

文明村曾用名辛王村、小村。好多人以为辛王村是姓辛的和姓王的居住地,李林生先生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是姓辛的被封为金城郡王的王,不是姓王的王。

文明村辛氏还发生过一件特殊的事,清同治七年(1868年),辛氏长子秉彝的后妈比他小12岁,后妈病了,他安慰长辈:您死了,我就下去侍候您。结果,真的同日亡。悬棺三月,另踩坟地埋葬。以此教育人们,永远不要说过头话,会应的。

李林生先生解释此匾,文明村张氏家族是一家文化底蕴深厚的家族,其历史源渊值得后人去研究挖掘。

张玉泰,(1858—1928)。获得过清光绪年间儒医资格,在当时属名医之列。

民国十六(1927)年九月初七,七十岁寿辰,当时邻村知名人士赠送寿匾一幅,由大孝堡李元晋书写寿匾“岐黄同寿”

张玉泰和李元晋是儒医行业的同道,他的医方也要去李元晋“崇诚永”药铺抓药,因此“岐黄同寿”之匾有二人同祝同贺之含意。

张公仅比李公大四岁,也算同行之友吧!岐、黄指黄帝和岐伯,医学奉以为祖,后岐黄作中医学术的代称。

送寿匾的人有,长兴村的王信成、侯廷桂、侯立政、李荣光、侯子彬;文明村的张文秀(张子承);马庄营的陈贵璠;西盘粮的董如章、董深源;长黄村的那吉祥、那吉良、那锦万。落款中出现了长兴村公社、文明村公社,推测可能是村公所的意思,和1958年的人民公社不是一个概念。

杨亮忱  原名杨贤弼,字亮忱,1896生,孝义市桑湾村人。

善长书法,尤以魏碑著名。7岁启蒙,14岁进县高等小学堂,三年后入冯济川私塾。他对冯的尊孔孟、重著述和兴学育人的主张十分推崇。

民国7年(1918)考入汾阳河汾中学,入学不到半年因病辍学,病愈后相继在兑九峪高等小学校、白壁关小学和桑湾小学校任教10年。为进一步提高,他33岁考入太原云山中学校,后入山西省教育学院,民国24年毕业,留校任图书管理员。

亮忱在并期间,受进步思想影响,曾数次偕同学返里,在县城宣传抗日救亡。太原失陷后,返乡闭门苦读,翌年春,日军进孝邑,他为抵制奴化教育,毅然走出家门投奔抗日民主政府,为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编写小学课本,后任孝义县民族革命初级大学教导主任。

学校在恶劣的环境下经常转移,生活相当艰苦,师生团结一致,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学习、为培养革命后备力量做出了贡献,并亲送独生子参加了抗日队伍。之后,任抗日民主政府第二区中心学校校长。

“晋西事变”后,因事出偶然,他与抗日民主政府失掉联系,隐居在三多村,在寺家庄执教。日伪县政府曾多次请他任职,他屡以“父母年老,无人照顾”辞而不就,与此同时,他却在畜圈内暗挖洞穴,以掩护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因此曾被吊打关押。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出任县立师训班教导主任,期间,有进步学生因编演抨击阎锡山政权贪官污吏的戏剧而逮捕,他竭力与当局交涉使学生具保获释。

1952年任县立第二完全小学校教员,继而调任孝义中学副校长。曾被推选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二届副主席和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至第六届代表、政府副县长、政协孝义县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

他一生勤奋好学,悟出“人总要读书,书读多了,可以改变气质”的道理,年过八旬仍坚持读书看报。他严以律己,办事谨慎,常言“为人必须踏踏实实”。

焦延甫  名锡龄,字延甫,号益愚,高阳镇三多村人。

生于光绪十八(1892)年九月初五,卒于1977年,寿85岁。

他是民国年间孝义书法界较有名气的书法家。孝义旧城城隍庙戏台有他的遗世之作。焦延甫与已故百岁老人侯佑诚、冯济川的儿子冯季重、杨汉三、杨亮忱是同时代的人,是同事和好友。

焦延甫先生的遗世笔墨,魏碑楷书,清秀隽逸,尤以篆书持重健拔见长,其为人也一言九鼎,绝无欺世之名声。民国三十年春,即1941年战乱之际,曾修过《焦氏家谱》和《焦氏家则》两本手抄本。

为侯右诚母亲90大寿雕刻

“文化大革命”中家里人左藏右塞保留下来,他看到了中国文化复苏的黎明,这对于一个终身热爱教育事业,潜心于字画修养与收藏的老人来说,是幸福的。这就是一个文人毕生的奋斗与追求,因为文化的承传,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生命、历史与光辉,是任何一个有志男儿的奋斗与理想。

董常如  1892年生,西盘粮村人,此人既是商人,又是著名的书画家。

民国年间任宁夏商会会长,其书法圆润潇洒,遒劲有力。

宁夏国民学堂主匾“亘古育人”、宁夏城隍庙主匾“洛业民生”,孝义西盘粮戏台上的主匾“百花齐放”都是他题写的。

(0)

相关推荐

  • 【兰溪祠堂】黄店村祠堂

    黄店村祠堂 刘鑫 兰溪市黄店镇黄店村建筑为明清特色,村形风貌别具一格,为浮排形,是白露山南麓五大村之一.据传,黄店村街道虽短,但直而宽,它在历史上是一条官道,正东五进大厅,厅座东朝西,街道成直线,宽十 ...

  • 【兰溪祠堂】 黄店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黄店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黄店村建筑为明清特色,村形风貌别具一格,为浮排形,是白露山南麓五大村之一.据传,黄店村街道虽短,但直而宽,它在历史上是一条官道,正东五进大厅,厅座东朝西,街道成直线,宽十四米,距 ...

  • 【原创摄影】全国文明村(崧厦祝温村)

           祝温村位于绍兴市上虞区崧厦街道.多年来,该村以"生态花园"."创业乐园"."文化公园"."人和家园"四个园 ...

  • 六河村,是市级"生态文明村"!

    六河村位于山西省平遥县东南,由六庄与河西凹两个自然村组成.是市级"生态文明村".全村有耕地1370亩,人口720人.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六河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 ...

  • 【行走兰溪】 黄店村概况

    黄店村概况     黄店行政村由原来的黄店行政村与都心行政村组成. 原黄店行政村村座落于兰溪市风景秀丽的白露山南麓,黄店以黄氏家庭开店达到"封君"而得名.地属丘陵,区域面积2.79 ...

  • 【歙县1018】连载:风水宝地璜田村 人才辈出振乡声

    风水宝地璜田村, 人才辈出振乡声. 曹胡江程大人物, 太子太保登都京. 民俗活动意味浓, 御赐徽班老庆升. 戏剧薪火代代旺, 徽剧摇篮誉更兴. 歙南街源璜田乡璜田村位于街源中心腹地,东至街口镇的雁州田 ...

  • 王爱琴 | 孝义大孝堡村:一条没有争议的“六尺巷”

    往期回顾  ·  任丙雄 | 念亲恩 ·  孝义木偶戏<天女散花>亮相央视 作者:王爱琴 六尺巷又名"仁义巷",孝义有这样的说法,明朝嘉靖兵部尚书霍冀一封"千 ...

  • 王爱琴 :孝义县名从大孝堡走出

    作者:王爱琴 <孝义文化丛书>第一辑,马夏民著<寻访乡贤>第二章<因为有了郑兴>饱蘸了笔墨,也饱含了深情.缘由在于,马老师本人就是大孝堡人,在他的文章中也深深认同& ...

  • 王爱琴 | 正史野说霍尚书

    往期回顾  ·  一个四合院的变迁 ·  100张神秘的汾阳老照片 作者:王爱琴 霍冀,孝义宣化坊人,思齐为霍冀之字,又字尧封,嘉靖甲辰科进士,初授永平府推官,擢广西道监察御史,后诏升大理寺丞,都察院 ...

  • 王爱琴 | ​敢用九、五之数的昔颉堡田家

    往期回顾  ·  王艳萍 | 回家 ·  山西孝义寂照寺琉璃双塔(明代) 作者:王爱琴 <明清晋商>中介绍,昔颉堡村田庚鑫老人虽盲心清,介绍古老的田家大院.家可分为两处建筑群落,位于村东南 ...

  • 王爱琴 | 遥拜桥南合集(1-7)

    往期回顾  ·  王玉明 · 阎锡山的厨师 ·  孝义干火烧第四代传承人每天凌晨四点开铺坚守祖业 ▼点击文字和图片,均可查看原文▼ 遥拜桥南(1)-- 教育大家在桥南 遥拜桥南(2)-- 家风绵延在孙 ...

  • 王爱琴 | 父亲、土地和我

    每晚10:10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在这里等你 作者:王爱琴 我们已经习惯了父亲对土地的眷恋,却不能接受父亲对土地的厌弃. 土地是父亲的命根子,尽管它已不再是父亲供养5个孩子念书的资本,也无需用任何消耗 ...

  • 【新爱琴·王馨仪】克莱德曼钢琴曲选 一览表

    <克莱德曼演奏的钢琴轻音乐曲选>     本书精选了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及出版过的54首钢琴曲,几乎涵盖了克莱德曼大部分经典曲目,乐谱中更是很详细的书写了指法.踏板等等,这也让更多的钢琴学 ...

  • 【依依琴行杯散文大赛】王爱玲丨没有了母亲的母亲节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王爱玲:运城日报鹳雀楼文学编辑.1988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运城日报>.<河东文学>.<晋阳文艺>.<山西文学>.<今古 ...

  • 【江苏】王佳圆《泡汤的体育课》指导老师: 姚爱琴

    泡汤的体育课 王浩小学五年级 王佳圆 期待落空的感觉大家都有过吧,那可真是一言难尽啊. 随着老师的一声 "下课!",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走出了教室放飞自己.走廊里到处都是我们的嬉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