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琐记
皖南琐记
崔小红
皖南三日,情醉一场江南雨。如丝的细雨洒过呈坎,飘进蜀源,飞入唐模,落在情色朦胧的水岸。这场秋雨,让西潭的石桥,滴水溅起浪花;跌宕在宽阔的渔梁坝……
呈坎村宝纶阁前的滚水坝
细雨洒过呈坎
当我到达呈坎的时候,初秋的细雨不仅没有停歇,反而越下越大。雨线密织,青山连绵,一袖的流云。徽州的山水之秀,变成烟雨之美。
穿行于呈坎的雨巷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青瓦,老墙,闭合的木门,陈旧的格窗,石板小路曲曲折折,走到尽头才知道,前方还有前方。在一面墙壁上,这边残存着“擁護蒋總统”的墨迹;那边用简化字书写着毛主席语录——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在“擁護蒋總统”的大字上面,叠加着“爱国公约”,它的内容是用二简字书写的。二简字是第二次简化的汉字的俗称,于1986年被国务院废除。但废而不止,还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还在使用的“桔”字,它的原字形是“橘”。
呈坎记录曾经,在这里,深浅不一的墨迹涂画着时代风云。
环秀桥是呈坎的一座古石桥,横跨在众川河上。不仅连接着本村的溪东街和前后街,在古代,还是休宁通往歙县的交通要道。这座桥建于元代,原是一座五孔的石桥。与定远县炉桥镇的“桥上桥”一样,由于时间久远,部分桥孔已经被湮没。
关于这座桥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早在元代的时候,呈坎村里有一对青年夫妻,由于家境贫寒,丈夫别妻离乡,外出经商,终于家财万贯,却客死他乡。妻子遵照丈夫的遗愿,捐资为家乡建造这座便民桥,用丈夫的名字为这座石桥命名。
环秀桥的桥头铺设着石板,其中的一块长条石上刻着“皇清”“程公、吴氏合墓”等字样。这是一块清代竖立的墓碑,墓主人姓程。呈坎村以罗姓为多,如果程姓是大户,墓碑还会不会被踩在脚下?有时候,你惧怕的鬼,恰恰是别人心中敬拜的神。
环秀桥的石板有两块是新的,因为在1991年大水的时候,石板被咆哮的山洪冲走两块。近代有三次严重的水患,分别是1931年、1954年、1991年。环秀桥矗立600余年而完好,却伤于1991年的山洪,人类活动已然对山体环境造成破坏。因此隆重推出“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雨还在下着,这场雨,有踪有影。青山如画,挂在眼前。众川河的滚水坝上水流湍急,白云变成坝上的一条白线。
他与桥上的保安说着话,我趁机溜进宝纶阁。走进宝纶阁,这里正在维修,没有游客。门旁的石鼓被木栅栏包好,一棵400年树龄的桂花树站在雨水里,在仪门、享堂等建筑内,脚手架林立。看守货场的老人提醒我注意脚下的钉子。
走出宝纶阁,遇见一位保安,此人紧紧追着我问是怎么进来的?我撑着伞站着,不知道说什么好。另一位保安也走过来,让我出示门票。这时,他来了。他说:“小红,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赶紧回家吃饭去。”上来牵住我的手……
通灵古道(灵山段)
蜀源的凉亭
徽州很美,山水环境,物我和谐。这是驾车行走在柏油马路上的感受。以前,进出皖南山区,陆路全靠肩挑背扛,负重前行于山间,风吹日晒雨打,脚下路不平,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所以为造福子孙,徽州人年年都在修路,修了一段,再修下一段。那时修路,政府是不出钱的,全靠乡贤组织,并商贾百姓一同出资。迄今为止,徽州还保留着一些古道。
在去往蜀源的山路上,我看到了一段保存完整的旧时道路——通灵古道,长约7220米,通行的时间近千年之久。古道的石阶缘着山体慢慢抬升,在皖南的雨里,漫不经心地俯视着脚下的柏油马路和低处的一道道梯田。
他指着高处古道旁一个掩映在竹林里的建筑说:“那是凉亭,要不要上去看看?”我说不用看,咱淮南也有凉亭,还是继续赶路吧。
在没有看见蜀源的凉亭之前,我一直认为凉亭是四柱挺立,四面透风,四角翘起的那种小亭子,这在淮南常常可见。当我看见蜀源的凉亭后,才豁然明朗凉亭原来是亭屋,才切身体会到“孔雀东南飞”的“五里一徘徊”。
早在西周时期,由于传递信息的需要,产生出负责邮递的专职人员。为方便递夫休息,便在路边按照里程数设置一些建筑。规格是: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五十里有室,室有候馆。
到了秦代,开始在交通干线上每隔十里设一个亭。亭者,停也。人在旅途,政府人员和老百姓谁都需要停歇、纳凉或避雨。
时至汉代,有了更为细致的规定——五里设邮、十里设亭。除歇脚之外,还可以在凉亭处迎宾送客。东汉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里的孔雀“五里一徘徊”,是因为“五里”之亭在那时已经成为依依惜别的礼仪场所。
走近蜀源,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赞宪坊、节孝坊这两座架设在村外石板古道上的牌坊,而是毗邻它们的一间亭屋——在涧亭。
这座凉亭位于金带溪畔,建于清代,砖木结构,青瓦,白墙,墙上有门洞。可以理解成是一间没安装门窗的小屋子。
在涧亭是为纪念蜀源村中的烈女吴氏而建。烈女是指那些刚正有节操,拼死保全贞节的女子,这样的女人说一不二,视死如归。徽州男人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创业去了。为了让外出的男人安心工作,家里的女人恪守妇道。
今天,秋雨无形无欲,我在蜀源村里欣然闻古风。在涧亭静立在迷蒙中。青草地汪着一些水。在那两处牌坊的文保碑旁,一头黄牛甩着尾巴,慢慢咀嚼着古老的故事,在把爱情品尝。在这个以葵花著称的蜀源村外,我和他并肩走过。
唐模的水口
他说唐模就是唐代的模范村,有宣传资料这样介绍过。我说也许是吧,也许不是。徽州山区在两汉、唐末、两宋之际,中原士族分三次大规模迁入,带来先进的中原文化,改变了徽州的人口结构和数量。你说,“唐模”会不会是“唐末”的谐音,是村民在纪念先祖定居徽州的时间呢?
徽州山高林茂,汇纳百川,正所谓封闭的山,开放的水。深山里到处都是清冽的甘泉,跌宕的水流,白练般的飞瀑。徽州人在村落选址时,依山傍水,注重环境格局。他们匠心独运,在水上大做文章,努力调适水土,营建好村里的水口。
水口就是水流进、流出村落的地方,也可以是水流接近村落的地块。徽州的溪水盘山绕岭,穿峡过涧,在千回万转之后,流入一座座村落,流入其中的唐模。
唐模的水街宽阔,水岸不高,流速缓慢。这与灵山水街的窄、深、流速快形成鲜明的对比。沿着唐模宽阔的水街向下游走,我走进廊桥。廊桥里摆放着几张八仙桌和一些椅凳,格窗敞开着,外面是烟雨迷蒙的水街和高低错落的马头墙。一排长长的美人靠临街而放,临空悬飞。
尽管徽州寸土寸金,但一定会为村民们预留公共活动场所。一是祠堂门前的空地,二是架在水上的廊桥。在唐模的廊桥内,他说廊桥相当于现在的党群活动中心。
离开廊桥,沿着水街,走过毁于火灾的许氏祠堂后,树林越来越茂密,小西湖涟漪迎风。在湖边的石板路旁,竖着两块石碑,分别刻着“清听”“引凤”。
檀干园就在前面,附近还有一座同胞翰林牌坊。这座高大的牌坊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为了纪念一母同胞,进士出身,都在翰林院任职的许承宣、许承家两兄弟而立。
在同胞翰林坊旁,水街的水继续与石板古道平行着向下游延伸。河道里的石坝抬高了水面,落差处,水流急速,冲击着老水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徽州人擅长涵养一方水土,优化人居环境。他们强固村落根基的方法,就在整个村落众水的出口处,借助天然的山水形势,建造园林,美化环境,抵制人性的邪恶。大量植树,培植风水林,抗御自然风寒。修造水塘蓄水,维护水质水量,保证生产灌溉,以图人文昌盛。
在唐模的水口,小西湖涵泳着云影天光,檀干园清幽,古树沿溪。这里是一幅自然条件与人工调适相统一的花境,我是其中的一朵水花。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里最值得看的是许国牌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这是借坊主的名称命名的。也叫大学士牌坊,这是许国的官衔。还叫八脚牌坊,这是从构造角度给它的称谓。
一般的牌坊只能建成四柱,也就是四只脚,属于平面牌坊。八脚牌坊有八根石柱,气势恢宏,立体感爆棚。这是皇家才有的建制,王公大臣如果胆敢建造,就是犯了僭越的死罪。所以,当修建牌坊的许国终于从徽州老家返京,皇帝责问他这么长的时间不回京处理政务,就算是修建八脚牌坊,也该修建好了的时候,许国噗通一声跪地,连连叩头说:“谢主隆恩,微臣修的正是八脚牌坊。”皇帝金口玉言,许国反应机敏,这就有了中国唯一的八脚牌坊,号称东方的凯旋门。
许国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是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这是一个官居高位,却知道感恩的人。小时候,他靠吃母乳和嫂子的乳汁长大。做官后不忘嫂子的养育之恩,称呼嫂娘。在省亲期间,每天给嫂娘请安。还高度重视嫂娘提出的民生问题,并逐一解决。
许国在入仕前,科举之路坎坷。连考举人四次,次次名落孙山。十余年间,家庭入不敷出,只能临街卖字,度日如年。在第五次应考失利后,他在徽州府附近的太平桥上徘徊良久,纵身跳入练江,幸好被水上的大木商程爵救起,赠他银两,鼓励继续寒窗苦读,再接再厉。
有道是,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许国第六次应试,终于考中举人第一名。四年后,又考中进士。十官九进士,许国自此步入仕途,曾长时间担任万历皇帝的老师。
许国后来对木商程爵及其后人提携有加,以报答救命和赏识之恩。
在徽州古城里,距离八脚牌坊不远,还有一个牌坊,坊额上题写的是“东南邹鲁”,这是何意?原来,自南宋以后,统治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的理学大师程颐、程颢、朱熹的祖籍都在徽州。从精神条件来说,徽州被誉为“东南邹鲁”“程朱阙里”。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不知道你听说没有?这是程颐说的。所以在徽州,女人特别讲究贞操,这就有了前文烈女吴氏的在涧亭。在涧亭里,南来北往的人们把贞操故事慢慢述说,传播去四面八方。
宽阔的渔梁坝
许国跳的是练江,练江的终点是渔梁坝,这里又是新安江的起点。渔梁坝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明代,距今约1400年。它与寿县的安丰塘并列为安徽境内最古老的两大水利工程。
今天,这里雨水丰沛,江水充盈,渔梁坝没于江水里,只有一道宽宽的水墙骑在渔梁坝上,水声震天。
南宋建都临安以后,徽州因其地利,新安江流域的水运日益活跃起来,徽商逐步强势。明朝中期以后,徽商迅速崛起。
明成化至道光400年间,是徽商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儒贾结合,以商兴农,以仕强族。在徽州水路运输式微之后,代之而起的是风光旅游。
走在渔梁镇里,我听到一阵阵激越的水声,如千军万马过境。探头一望,脚下有一注巨大的活水从公路下的涵管里冲出来。在这注水流的两岸,砌着大块厚实的石头,形成石栏,整齐排列在水注两边,颇为壮观。沿着石栏向前走,就是练江。
练江岸边骑着渔梁镇。渔梁镇的老街铺满青石板,或是整齐排列着一块块鹅卵石。一棵树木上吊着一些硕大的青果,形同柚子。房主说不是柚子,叫香槟,好像是这个发音。
老街里有许多岔口,顺着岔口的石阶走下,会直接来到练江岸边。每一个岔口下面就是练江的一个码头,规模大小不等。你能在这里的青石板上找到一个个圆孔,有拳头大小,那是拴船只缆绳用的。
时逢雨季,练江水涨,远远的,渔梁坝的水声隐约传来。此岸,红色的小喇叭花开在雨里,祠堂,牌坊,还有雄而不笨的冬瓜梁。彼岸,青山上流云,观望着这边的老街与深巷。
走着走着,我走到渔梁坝。渔梁坝上,江水宽阔,水带如滑。因为400年久远的繁华,江水滑不去徽州的底气。
这里是徽商扬帆远航的起点,也是他们奋斗后的归途。这里有历史的足音,也有我与他的心声。
在这里,我拿起如泣如诉的笔,在凉月下,写徽州封闭的山与开放的水。
推荐阅读以下篇章
作者于渔梁坝码头石阶
拾级而下
就是渔梁坝
雨季
渔梁坝
徽商扬帆的起点
人生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