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来财
来 财
作者:赵健
来财是一个男孩子,那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
那个时候,来财在读初中,是在一个小城市的普通中学,那个小城市就是我的家乡临沂。来财是我的邻居,住我家隔壁的隔壁——最里面,最宽敞的房子,前后六间,两个小天井,院子里还有一盘石磨,可以磨豆浆——来财的爷爷喜欢喝新鲜的豆浆。
来财姓孙,他爷爷也姓孙,这房子就是来财爷爷的,我叫他孙爷爷。孙爷爷以前是这个机关大院的最高首长,是局长,我爸爸他们都是孙爷爷手下的喽啰。
来财每天按时上学,都有同学来叫他,都是拿着馒头,跑着走的。他背着黄帆布的书包,很神气。来财上学以后,孙爷爷也就拿着茶杯,装上热豆浆,到办公室去了。办公室就在宿舍区的后面,三十米远的地方。
他们一走,偌大的家属院就剩下有限的几个人。来财的奶奶,我叫她孙奶奶,没有工作,在家里做家务,喂鸡做饭。我奶奶也在喂鸡做饭,她们是朋友,虽然身份很悬殊,一个是局长夫人,一个是普通职工家属,但他们年龄相仿很谈得来。我那时也没有到上学的年龄,每天在家里帮忙喂鸡,另外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帮两位老太太看钟表上的时间,她们都没有文化,也不会认钟表。有时,孙奶奶会给我讲故事,故事都是更久远以前的事情,大约是解放以前。
孙爷爷小时候是孤儿,给各家放牛,身世很苦。孙奶奶比他大快十岁,是小脚,出身也很凄凉。周围的婶子、大娘看着两个孩子可怜,就把他们撮合到一起了,互相也好有个照应,成个家,省的周围的人们操心。他们成家时住在半山坡,四下不挨人家,也没有院墙。他们家是山里,距离一个叫“烂鱼店子”的地方不远,因为孙奶奶也给我讲过“烂鱼店子”的故事。
孙爷爷结婚的时候比孙奶奶矮一头,说话还有奶声。孙奶奶每当讲到这里的时候,就笑得弯了腰,笑到流眼泪。
不能总放牛啊,后来来了鬼子,再后来来了八路军,孙爷爷从家里跑了,鬼子和维持会(汉奸组织)到处抓他,他当了八路。
孙爷爷是游击队长。那一年,他十九岁。他想家,实在想不过,就回去了,却不知道被哪个天杀的告了密。半夜里,鬼子和汉奸包围了他的家,灯笼火把亮如白昼。
“叽里呱啦、缴枪不杀。”
孙奶奶吓哭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孙爷爷回家是请了假回来的,没有带枪,也没有带警卫员,手里只有两颗手榴弹。
年轻的游击队长让媳妇穿好衣服,给了她一颗手榴弹,说:“如果鬼子进来,就拉响它。”说完话,他脱光了所有的衣服,拿着另一颗手榴弹来到门口,突然开门,把手榴弹扔出去,轰的一响,一个白色的影子在烟雾里窜了出来——没有穿衣服的人是很难被抓住的。在乱枪中,他狂奔二十多里山路,赤身裸体回到了游击队。
他跑了,鬼子也就撤了,孙奶奶安然无恙。这个情节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按照电视里的情节,鬼子应该去抓走他媳妇才对啊。事实就是这样,否则就没人给我讲这个故事了。
孙爷爷跑了,第二年,他们有了两个孩子,起名叫做金山、银山。来财是金山的儿子,名字都是孙爷爷起的。
解放了,孙爷爷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接收了政权。他当了局长,一当就是三十多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人要批斗他。他双目圆睁:“老子是出来打鬼子的。谁批斗我,我杀他全家。”主持人讪讪地说:“老孙受刺激了,带他去休息。”从此,批斗大会上,他坐板凳,他不批斗人,也没人批斗他。
孙爷爷不识字,只会写“天下太平”和他自己的名字。他有两个笔记本,出去开会的时候,他用画画来代替,回来以后口述给秘书,秘书整理成文字,写在另外一个笔记本里,用的时候再找人读。平时,他拿红绸缎包起来,很神圣,锁在办公室的抽屉里。下班以后,他就跟看大门的潘师傅、伙夫郑师傅下棋、打牌、斗嘴开心——局长怎么没有应酬呢?他就是没有什么应酬。
孙爷爷经常跟下属说:“要是鬼子来了,看你们怎么办?松松垮垮!”最后一次说这话的时候,他发了大脾气,然后就半身不遂,被送到了医院,是从办公室送走的。满院子的人都说:“孙局长不行了。”懵懵懂懂的我,不明白这话的意思。以后,局长就换人了。
老头经常拄着拐杖,让老太太扶着出来晒太阳。有人就打趣他:“老孙,鬼子来抓你啦,怎么办?”他就含糊地说:“我—跑—的—比—谁—都—快—”然后就大笑,然后就喘气。
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回家,奶奶告诉了我两件事。一件事是来财读了六年初中,还是没有考上高中,看样子没有办法转“国库”了。当时管城市户口叫“吃国库粮”,这是很多人的人生终极目标,一如现在的移民。第二件事是“老孙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不行了,你爸去给他擦身子了。”我还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孙爷爷不是早就“不行了”么?
后来就是一阵兵荒马乱,听说行署专员来了,县长、县委书记来了。孙爷爷的级别是很高的,他的战友都是大官,有的在北京,有的在省城。他不识字,又离不开家,只能当局长。
再后来,来财捧着爷爷的骨灰盒坐车走了,这是来财第一次坐公家的车子。他的爸爸金山在家里务农,他的叔叔银山也在家里务农。银山没有娶媳妇,因为孙爷爷没钱给他盖房子。
来财走后不久,孙奶奶也跟单位上提出,她得回家了,因为机关的家属院离“家”太远,不方便。大家纷纷挽留,连我奶奶也出动了,可老太太非常坚决:“俺有金山、银山呢!再说了,俺不是队伍上的人,不能总给同志们添麻烦。”很朴实,她还管单位叫“队伍”。
孙奶奶和我认识的几乎所有的那个时代的局长夫人都不一样,她是原配、小脚!
来财来把奶奶接回去的,用的是公家的车子,带走了一个包袱的衣服。家具、房子都是公家的,还了。
那年的冬天,我们也搬家了。那个冬天很冷,滴水成冰。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来财和他的奶奶。想来也是,共产党其实也是希望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来财”就是明证。以前,总觉得这几个名字很土气,现在觉得很好听。
来财走的那年,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他回到了山沟沟里。
作者:赵健,山东临沂人,武汉大学副教授,最受学生欢迎十佳教师,副处级辅导员。
赵健先生小说作品欣赏
老郑的借调生活(阅读1749,赞33)
“麻儿”的命运(阅读1847,赞46)
“瞎奶奶”的一天(阅读1649,赞43)
执行主编:长安;版式设计:东方;文字校对:张心静。本文图片选自电视剧《我要当八路》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