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博兴八景之六“贝丘风细”

坐落在湖滨镇相公村西南侧的襄公冢,旁边古地名为贝丘,齐襄公死后葬于此地。传说不论是春季的南风劲吹,还是夏季的狂风暴雨;不论是横扫落叶的秋风,还是飞雪狂舞的北风,此处总是微风拂面,凉风习习。这里就是名列博兴八大景观的“贝丘风细”。

贝  丘

博兴县在远古时候是一片海洋,无数次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沼泽遍布的博兴大地。通过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博兴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他们大量捕食贝类,日久天长,其贝壳和其它食物残渣堆积成岭,形成了后来的贝丘山(或贝丘岭)。清康熙12年(公元1673年) 《博兴县志》“方舆志”载:贝丘,《史记》作“沛丘”,在县南五里,今已为平壤矣。《左传》齐侯“田於贝丘”,即此。

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2年) 《博兴县志》“方舆志·古迹”载:“来薰门南有贝丘山,齐襄公田猎处也。春夏清风徐来,披襟当之,和气怡人。”

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2年) 《博兴县志》“方舆志·山川”载:贝丘山,东北有齐襄公墓,土人开之,下入三丈,石函中得一鹅,鹅回转以翅拨石。复下入一丈,有青气腾空如陶烟,飞鸟过之辄堕死,遂不敢入。

此段文字后加一按语:贝丘四面无山,则所云玉仙山、贝丘山者,其示幻化者也。

《水经注》:渑水西,历贝丘。京相璠曰:博昌县(博兴古县名)南,近渑水,有地名贝丘。《左传》:庄公八年,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即此。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辞海》注释:贝丘,古地名。或作沛丘。在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左传·庄公八年》:“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即此。

以上辞书、志书记载,贝丘确有此地,就坐落于现博兴县湖滨镇相公村西南侧,传说早年有贝丘山,至明朝末年已荡然无存。贝丘之所以名垂史册,皆因其春秋时齐襄公经常狩猎于此。更有传说齐襄公为狩猎方便,在此建起豪华行宫。其行宫所在地,就是如今的相公村所在地。

襄公冢

齐襄公于公元前697年封齐王之后,经常猎于四野。他最钟情的猎场,莫过于齐都西北20余里处的贝丘山周围,遂命人在贝丘山下建了行宫。后除狩猎外,每天在行宫之中花天酒地,醉生梦死,荒淫无度,不理朝堂。朝中无君理政,国事托于群臣。公元前686年,齐国北部边境守关大将连称和管至父带10万大军守关已过几载,襄公仍未派将统兵前去换防。二将心生怨恨,密遣心腹回朝打探。心腹探得实情后,如实回报二将。二将听后怒从心头起,带10万大军回朝讨伐昏君,欲立新主。10万大军浩浩荡荡,晓行夜宿,不几日到达贝丘行宫,二将遂带兵将行宫围了个水泄不通。襄公闻报后直吓得面如土色,真魂出窍。情急之下,文臣孟阳与襄公互换衣冠,上床假寐,让襄公趁乱逃生。

守护行宫的兵将难敌边关虎狼之师,顷刻溃败,纷纷倒毙。大将连称率先冲进后宫,见一人卧于龙榻之上,手起剑落,头颅滚于榻下。连称抓起审视,乃文臣孟阳。遂转身仗剑,内外搜寻,仍不见襄公踪迹。

正当众兵将遍寻不见襄公之时,一头肥猪大摇大摆闯进行宫。众兵将诧异间,只见肥猪一头钻进墙边一堆乱柴,返身时嘴里叼着一只朝靴。连称认出乃襄公之履,指挥众兵上前,从乱柴中拖出了浑身颤栗的襄公。

大将连称和管至父历数其昏庸无道、人伦丧失、误国误民之数罪,当诛之以谢天下,遂将襄公斩首。为褒孟阳之忠,将其与襄公同穴葬之。

此时肥猪早已不见其踪,众人皆曰乃屈死之力士公子彭生所变,前来泄愤。

大将连称诛杀襄公后,命兵将在贝丘山下挖穴,又令10万将士双手捧土掩埋。一天时间,筑起了数丈巨冢,这就是相公村外的襄公冢。

贝丘风细

齐襄公虽说是个昏君,但终究还是一国之主。为了防止盗墓贼盗墓,大将连称和管至父带兵离开时,挑选了几十名士兵为其守墓。守墓士兵在此娶妻生子,后繁衍成村,人们以襄公名村。据《博兴县地名志》载:“据传:战国初,贾、李两姓迁此建村。因村西南邻襄公冢,故名襄公庄。1936年因划归二区相公乡所辖,更名相公。”时世变迁,沧海桑田。经过两千年的风霜雨雪,齐襄公连同他所造就的是是非非,早已掩埋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至元末明初,因连年战乱与灾荒,导致山东人烟稀少。洪武初年,随着统治者大量移民,山东境内逐渐恢复生机。襄公庄也随着人口迁入,人丁繁衍,再次成村。人们仍以襄公为村名,并延续至民国年间。

传说元末朱元璋带兵攻打山东时,为解决军资匮乏之虞,命将士挖掘襄公冢取宝。挖入数丈,显露主墓。将士打开墓室时,突然飞出一只白鹅。白鹅展翅盘旋于墓室之上,扇动翅膀从墓室之中扇出一缕青烟,众将士吸之纷纷倒毙。朱元璋闻报大惊,急命将士挥土掩埋。白鹅复入墓室,青烟随之消散,襄公冢恢复原貌。明代末年,贝丘山已成平地,但襄公巨冢仍默默矗立。

不知源自何年何月,此地出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这里一年四季清风阵阵,微风习习。不论春天南风肆虐,还是夏季狂风暴雨;不论秋天冷风阵阵,还是冬季朔风刺骨,此处总是微风拂面,和风细雨,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此处为何有此异象?有人说齐襄公是真龙天子,龙王布雨和风神行风时,都不肯惊扰齐襄公睡眠。也有人说大将连称当年埋葬襄公时,为襄公随葬的珠宝中有一颗避风珠。因此,不论刮多么大的风,避风珠都能化解为微风。究其原委,千百年来无人能说得清。也因此异象,自明清以来就招惹得达官贵人趋之若鹜,只为领略其微风轻拂面、细雨略沾衣的雅趣。文人墨客更是不吝纸墨,展纸挥毫,任思绪海阔天空、信马由缰。

上世纪60年代,随着“破四旧”风暴,矗立两千多年的襄公冢被夷为平地,那带给人们虚无缥缈的遐想、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神奇异象,都随之灰飞烟灭,带着她的神奇和未解谜团永久地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只有文人留下的诗篇,还依稀唤起人们的遐思。

由于“贝丘风细”的奇特异象,不但让此地名扬八方,同时也挤身博兴“八景”之列。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博兴知县陈文伟赋诗赞曰:

昔人车马猎齐东,

往事无凭尚在风。

侧耳乍听疏树里,

穿帘如觉小堂中。

林梢渐渐飞黄叶,

窗外萧萧响碧桐。

不独封姨曾有约,

令人千载恨无穷。

作者:舒立臣,山东博兴利见桥人。退休干部,大本学历,正高级职称。中国民协会员,山东省民协理事,滨州市民协原副主席。先后在全国性、省、市专业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故事、报告文学、人物通讯、戏剧、小品、曲艺、评论等15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作品集、故事集4本,主编专著、故事集3部(本)。获国家级、省、市政府部门、专业团体一、二、三等奖近三十次。

舒立臣先生在《滨州文学》发布文学作品,请点击标题欣赏

新说博兴八景之一“蒲姑春草”

新说博兴八景之二“南湖鱼棹”

新说博兴八景之三“湾水霞明”

新说博兴八景之四“通济酒家”

新说博兴八景之五“柳桥夜月”

麻大湖畔“怪集”多

鳝鱼西施(1~5)

血雨腥风麻大湖

麻大湖畔利见桥

利见桥村桥口集

父亲的多面人生

麻大湖九孔白莲藕的传说

早年农村过年习俗

我家东边是荷塘

麻大湖旧事:照虾

(0)

相关推荐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庄公八年

    #提要 [主要事件] ◇齐鲁围郕,郕国向齐国投降  ◇齐国内乱,齐襄公被杀 [涉及人物] ◇齐襄公.仲庆父.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费.石之纷如.孟阳等 [涉及国家] ◇鲁.齐.陈.蔡.郕等 #原文 ...

  • 新说博兴八景之八“西城蔬圃”

    博兴老城历史悠久,老城里不但人才辈出,围绕着老城也衍生出很多故事.传说博兴老城四周,景色迷人.早在明清时期,老城西边土地肥沃,惜地如金的人们深知"一亩园,十亩田"的道理,家家户户种 ...

  • 新说博兴八景之七“东野田畴”

    现在的锦秋街道南隅村,是古博兴县城.上世纪70年代初,中共博兴县委.博兴县人民政府迁出后,所属机关单位.企业随之迁出.博兴老城历史悠久,东汉时即为乐安县城,以后曾为乐陵县城.博昌县城.五代后唐改博昌县 ...

  • 新说博兴八景之五“柳桥夜月”

    新说博兴八景之五"柳桥夜月" 作者:舒立臣 柳桥村牌坊 发源于淄博市临淄区的乌河,流经桓台县,从麻大湖东南侧进入湖中.然后又从麻大湖东侧博兴县的院庄村曲折向东,经南河东村.柳王村. ...

  • 新说博兴八景之四 “通济酒家”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10期 新说博兴八景之四"通济酒家" 文/舒立臣 通济酒家故地--湾头村(摄影:孙长明) 通济河历史悠久.她源于济南,由众泉群和大明湖的水汇聚而成,然后一 ...

  • 新说博兴八景之三“湾水霞明”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153) 阅读本号文章,请关注:jdlc2016 民国以前,在麻大湖东北部的湾头村南100米左右处,有一南北宽80多米.东西长100多米的椭圆形水湾,当地人称为龙湾.这里便是名扬 ...

  • 新说博兴八景之二“南湖渔棹”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119) 阅读本号文章,请关注:jdlc2016 麻大湖又名锦秋湖.马踏湖.官湖.南湖.麻大泊.西大泊.西大白等名字.每个名字都有一番来历,而南湖却是因为该湖座落在博兴.桓台之间 ...

  • 新说博兴八景之一“蒲姑春草”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99) 阅读本号文章,请关注:jdlc2016 作者:舒立臣 作者简介: 舒立臣,山东博兴利见桥人.退休干部,大本学历,正高级职称.中国民协会员,省民协理事,原市民协副主席.先后 ...

  • 普宁古八景之培风宝塔

    培风塔,位于广东普宁旧县治洪阳城外东北侧的后坑村,是普宁古八景之一,号培风宝塔.因旧时建塔之处属乌犁村地,故往来民众又俗称其为乌犁塔,塔下所在后又得地名称塔脚,更还衍伸有塔脚中学等.现为广东文保单位. ...

  • 杞县八景之六

    河桥官柳 "河桥官柳"是描写县城东关护城河上的大桥及通往商丘古驿道上垂柳倒映河里的美丽景色. "河桥"指的是县城东关护城河上青砖砌筑的古建形单孔大桥.它南毗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