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之不去的放牧时光

城市没有季节。周末漫步于城市郊外,惊见路边沟壕中苍翠欲滴、郁郁葱葱疯长的青草,心中顿时涌起一种久违的冲动。这一抹抹一簇簇的翠绿,看起来是那么的熟悉亲切!芦草、茅子草、茶棵子,就像一个个多年未见的老友,伫立在沟边,静静地等待我的到来。此时很想俯下身来,持一把镰刀,割一筐青草,喂给饲养的耕牛,那牛儿肯定会大快朵颐,边吃边逍遥地抽打着尾巴,满目深情地哞哞叫上几声,表示感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鲁北农村,尚不知拖拉机等现代化机械为何方神物。耠地、耙地、耩地,几乎田间地头所有的农活,都依赖人力和畜力协作完成,因而饲养的牲口对于以种地为生的农家人来说,举足轻重。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年,我家与二叔、四叔除每家从生产队分得七八亩耕地外,还合伙分得了一头黑耕牛。

那是一个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年代。家徒四壁,缺衣少食,人几乎吃了上顿没下顿,更别说牛了。牛儿吃不饱,但农忙时还要耕种三家的农田,超负荷的劳动导致牛瘦骨嶙峋,像极了一架随时要散架的风车。有时牛满身大汗拼命般地拉着耠子耕着地,突然一屁股趴在田间,任人鞭抽棍打也站不起来,大有“羸病卧残阳”几近垂暮之惨状。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合伙喂养了一年,抓阉后那头牛归了我家。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原野披上一层绿茸茸的嫩衣。瘪着肚子蜷缩在牛栏里一个冬天的老牛,似乎嗅到了春天草木清新的气息,本能地伸着脖子探出头冲着天空哞哞直叫。在本村读小学的我下午放学较早,放牛的任务自然落在了我这小小“男子汉”的头上。

我村是地处鲁北平原北部的一处偏远农村,临近渤海湾,土地广博。除耕地外,盐碱地、荒地倒也非常宽漫。离村向东五里外有一片广袤的荒地,方圆十多里,不生长庄稼,但却是放牧的天然牧场。荒地四周被灌满流水的河沟包围着,大可不必担心放牧的牲口走失。

那时农村家家饲养牲口种地,马牛驴骡种类繁多,都需到野外放牧。有伙伴结伙放牧倒还有趣。下午放学后,同龄的孩子们一起,磨好镰刀,背起草筐,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向村东的荒地出发了。看到有的伙伴骑在牲口背上昂首挺胸吆五喝六威风凛凛的样子,羡慕嫉妒五味杂陈。而我家养的那头牛却有股倔脾气,根本不让我往它背上靠。强行窜到它的背上,它会变戏法儿般左窜右跳几下就把我从背上甩下来。羸弱的我暴怒之下拿起缰绳朝着牛一顿猛抽,再攀上牛背它依然安之若素,绝不“屈服”,照例把我往地上摔。好几次我都被摔得一瘸一拐,一疼就是十天半月。尝了几次苦头之后,我也就放弃了再骑牛放牧的想法。

到荒地后把牛缰绳往牛角上一盘,牛就与其他牲口一起,径行奔到荒地里随处自由找寻水草,我与同龄伙伴放下草筐镰刀,在一起现场取材,用小石块画出方框图形,干五斜、跳茅坑,疯玩得不亦乐乎。太阳快要落山时,匆匆到附近地里打上一筐青草(之所以称打草,是因为草茎短,只能一手抓住草茎,一手用镰刀朝草的根部猛砍)。待晚霞映红西边的天空,村中的烟筒里升起袅袅炊烟,牲口自觉陆续回到放牧的地点,然后各自背着草筐排着队浩浩荡荡地结伴回家。

记忆中结伴到荒地放牛好景不长。荒地毕竟贫瘠,长出的青草不茁壮鲜嫩,加上放养的牲口太多,草刚抽出一段草茎,就被驴马等大牲口用牙齿从草根部啃掉,依靠舌头吃草反刍的牛再也很难吃饱。

为了及时给牛贴膘,母亲吩咐我到青草相对茂盛些的沟壕中放牧,还要捎带打上两尼龙袋子青草。母亲把两条尼龙化肥袋的一边对接起来穿针引线地缝好,打来的青草塞满袋子,一边一袋往牛背上一搭,驮回家。打回来的青草,半夜三更父亲还要起来给牛添两次青草,剩下的青草晒干后留到冬天备用。

沟壕中的青草与荒地的青草相比,倒也算得上鲜嫩茂盛,一般能满足牛疯狂的胃口。但放牧的过程比较寂寞,没有伙伴陪伴,只能牵着牛缰绳,在一条条沟壕中随着牛落寞地游走。

有伙伴同时牵几头牛在同一条沟壕中一起放牧,牛与牛就会在沟壕中你争我抢地吃青草,哪头牛也不愿吃前边牛“扫荡”后剩下的青草。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畜类更不懂得高尚。两头牛常因同时抢一处青草,最后发生“肉搏战”,相互用犄角死死地顶在一起,比力气,赛水平,一决胜负,人即使在一旁抓着缰绳拉架也拉不开。“战争”的结果要么一头牛脑袋上被另一头牛的牛角抵得血肉模糊,败下阵来。要么两败俱伤,相互“挂彩”。回到家被家长发现后,肯定会挨上一顿狠狠的训斥。

沟壕两边都是郁郁葱葱的庄稼地。牛禁不住沟两边地里碧绿庄稼的诱惑,有时会趁人不注意,伺机窜到庄稼地边,舌头一卷,几棵庄稼被牛顺入嘴中,庄稼地顿时一片狼藉。那时庄稼就是农家人的命根子,庄稼人像呵护自己的婴儿一样料理着田间地头的庄稼。牛吃庄稼被主人发现后挨上一顿骂还不算,有的还会找到家长,跟着“沾光”挨上一顿数落和白眼。因而不敢有丝毫的偷懒,只有步步惊心,监视好牛的一举一动,不能给牛留有任何伺机犯罪的机会。或牵着牛的缰绳跟着游走,或把缰绳搭到牛的脊背上紧紧跟在牛屁股后面,趁机在沟沿上打上几把稀疏的青草。

那时沟壕中的青草非常稀疏。农村家家养牲口种地,都需打草喂养,田间地头的草没等到长高就被打掉了。放牛之机,趁机打上两袋子青草也并非易事。沟沿上的青草草茎仅有几厘米,左手抓住草茎,右手用磨快的镰刀向青草根部猛剁。经常没打到多少青草,镰刀崩到草边的石块,顺势把抓草的手指砍得血肉模糊。独处野外,即使手被砍伤也不能成为打草“豁免”的理由,因为牛需要吃草耕地。听长辈们说泥土和唾沫和在一起能消炎,忍痛吐在出血伤口上一口唾沫,再抓起地边的土撒到伤口上面,扯一片玉米或高粱叶子包住伤口,用绊子草的茎稍微缠绕,咬着牙忍着痛继续用另一只未受伤的手扽草。像我这样在农村生活的同龄人,有几个人手上没有几处被镰刀砍下落得疤痕?

独自放牛的过程是寂寞的。牛只顾埋头猛吃,碰到草少的地方还要跟着牛四处游荡,找寻水多草鲜的地方。周而复始,一年四季,春夏秋,除非冬天才能幸免。漫长的暑假更是从早到晚,雷打不动。那时就想,这无聊的放牛岁月何时才是尽头?放牧的落寞滋味只有牧童自己才能深深体会,哪像古诗中描述的那样“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牧童遥指杏花村”般逍遥!

现在农村生活富裕了,耕地也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农村中为种地而饲养牲口的也越来越少,孩童们到野外放牧的就更少见了,牲口慢慢退出农家的历史舞台。田野间沟壕中的鲜草虽然茁壮茂盛,但已无人问津。

如今,童年曾放牛打草的我,也成了一名肩负重任的人民法官。每天案牍劳形,用童年打草砍伤带疤的手敲击着键盘,撰写出一份份法律文书,郑重诠释法律对人世间是非的评判。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看到野外路边沟壕中茁壮茂盛的青草,儿时打草放牛的一幕时常浮现在脑海中,恍若昨天,若即若离,且久久挥之不去。

作者:孙德国,山东无棣人,现就职于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发表散文五十余篇,作品散见于《人民司法.天平》《大众日报》《山东法制报》《齐鲁晚报》《滨州日报》《鲁北晚报》《鲁中晨报》等报刊。

(0)

相关推荐

  • 难忘饲养院

    难忘饲养院 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牲口是生产队里的一支"生力军",拥有几匹雄壮威武的骏马和几头壮牛,才能耕种大片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牲口承载着全村人的希望,是生产队的宝贵财产.自 ...

  • 那段割草喂牛的经历

    文:张天科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村子附近在公路南边有一个国营合作养牛场,都是奶牛.一天除了喂饲料,还要吃青草,特别是每年冬天来临之前,都要提前大量收买储存好青稞饲用之料,以备后用. 那个时候,大 ...

  • 清晨

    清晨 七月往往是最热的季节,但对于西南地区的山谷来说,并不是所有时间都是如此. 浓厚的雾还掩盖着山里的一切,这时人的视野往往看不了多远,整个世界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木瓦房下 ...

  • 宁廷常:麦收如歌|散文

    依依:最后一次争吵|小说 文/宁廷常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麦子走过了最贪婪的生长期,麦酱变成了淀粉,胖乎乎的麦粒紧紧地簇拥在麦秆之上,麦芒如针,如剑,精神抖擞.麦收季节到了,仿佛不是收割的到来,而 ...

  • 【半亩方塘】放牧时光

    放牧时光 张守梅 又是一年春来到,田野里转眼就是绿油油的了,又到了放牧的好时节. 我们村子后面,一条十几米深,长约五六里地的大沟.沟的两边是大片的麦地,麦苗返青时,那麦地里就长出了各种野菜:荠菜.婆婆 ...

  • 邓丽君逝世26周年 | 任时光匆匆,依然怀念你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 她的声音能让整个世界安静下来,她的歌声能让人陷入无限温暖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 1995年5月8日,华人歌坛一代巨星邓丽君因哮喘病突发 ...

  • 张德湘‖回不去的时光【客都原创】

    回不去的时光 --清明回乡拜山的见闻遐思 文/张德湘 清明祭祖遐思 拜山是人们对先人的纪念,同时,也祈祷家人风调雨顺.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懂得自己的来处,更知道自己的未来.不管你富贵还是贫穷,无一幸免, ...

  • 春夏秋冬夜VS四季时光,到底哪个好?

    德国作家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创作了一副大作,被评为世界最美图书,目前主要有两个版本: 浪花朵朵出版的<四季时光>:寒冬.暖春.盛夏.凉秋和月夜 逻辑狗出版的<春夏秋冬夜>: ...

  • ​看新社区商业前湾友时光如何营造国际社区生活方式,揭开区块商业新封面

    微信排版/Ben King 除特别标注外,图片均来自/杭州前湾 ▼  ▼  ▼  ▼  ▼   ▼  ▼  ▼  ▼ 4月23日,由香港置地全新打造的光环系列首个项目--重庆光环购物公园带着约42米室 ...

  • 时光荐书No.626

    时光荐书No.626

  • 【游在渝中】老建筑唤醒旧时光

    有人说 渝中半岛很小 一转身就和它擦肩而过 也有人说 渝中半岛很大 千姿百态 包罗万象 从巴县衙门到抗战陪都 "母城"渝中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 在这里 你经常会邂逅一些 让人眼前一 ...

  • 物语 | 时光,请不要伤害她。

    5月9日,母亲节. 偶然翻到一首小诗, "母亲老了  扶墙走路 已经踏不出脚步声" 千头万绪,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真想,时光再慢一点, 让我的妈妈,不要那么快老去. 这个世界,总让 ...

  • 世间最美的情话:愿时光有你,许岁月成花

    一辈子不长,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做一个能与光阴厮守的人,可飞花逐水,叶落随风,望着镜子里不再年轻的脸庞,不禁让人感叹光阴荏苒,岁月无情. 韶华易老,流光最易把人抛,总有孤独无人的夜晚,也总有泥泞潮湿的小 ...